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和传播交流的国际化背景下,翻译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不仅影响信息传播的流量和走向,更是沟通文化的桥梁。为了确保对外宣传的传播效果,翻译工作者要坚持以传播文化和传达信息为己任,发挥传播者在信息选择、观点表达、流量控制等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兼顾受者的文化观、价值观和审美取向,把受众"可接受性"置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朱明胜 《英语辅导》2008,(1):103-107
剧本中的台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语言,具有自己的特点。作为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戏剧翻译,也有自己的特点,这些都决定了戏剧翻译的标准不能完全套用其它文学题材的翻译标准。由于戏剧翻译是要将某部戏剧作品从一国舞台搬到另一国舞台上,其目的就是让移入语的观众得到与原文观众同等的反应,所以怎样在翻译中既要保留原作的某些风格又要领略到异域的风味就显得尤为重要。英若诚先生对于戏剧的翻译可谓是独树一帜,他的译文口语化、简练和性格化,使得译文非常适合演出,同时也达到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作为对传统翻译"等值"观的一个重大突破和翻译理论的重要补充,翻译功能理论强调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认为翻译目的决定译文,也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从而为公示语的翻译策略研究开辟了新视角。本文以公示语翻译为中心,首先分析公示语的功能,再着重联系功能翻译理论论述相关的英译原则,并探讨具体的翻译策略,从而实现公示语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翻译的根本性质决定了翻译要遵循的一些规范性标准和原则,同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加强交流和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5.
不同体类型的翻译要求选取不同的翻译策略,这是由译预期的目的和功能来决定的。广告体的目的和主要功能,即诱导和说服顾客接受其产品和服务,决定了广告的翻译必须要把目的语言和译诸放在首位,实施归化式的翻译。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新闻翻译实践与研究概况和新闻翻译的传播学模式,在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基础上,结合新闻翻译工作的实际情况,研究传播学的五种理论分析,即传播者分析、传播内容分析、传播手段分析、传播对象分析及传播效果分析,并从传播学视角对新闻翻译工作的发展进行研究,指出新闻翻译工作要想最终达到理想效果,就需要研究和分析新闻翻译传播过程的特征,使新闻翻译工作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顺利实现信息转换.  相似文献   

7.
旅游文本,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文本,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汉英旅游文本由于其语言差异,要求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务必考虑目标读者需求。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翻译目的作为最高指导原则,决定了翻译过程中所需的翻译方法及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翻译理论和翻译教学最终要解决的是翻译观问题。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翻译观,翻译观的不同决定着译作的不同。中国近代翻译观是不断变化的,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翻译理论来源于翻译实践并对训练学生的翻译技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指出,交际目的是决定一切翻译行为的首要原则,突破了以原文为中心的“忠实”“等值”译论,为电影片名的翻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电影片名的翻译作为应用翻译,其主要目的是实现影片的艺术价值和商业利益,提高上座率。根据目的论,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处理片名翻译中的一些具体现象,以实现片名的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10.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翻译目的当然也会影响翻译过程,决定翻译策略。广告翻译应在目的论的指引下,更加明确翻译本质和翻译目的,结合特定国家的特色习俗、价值观、社会背景等因素,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以实现广告目的语在内容上的忠实性、形式上的吸引性和文化情感上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1.
广告语翻译与其它文学体裁的翻译不同,决定其是否成功的因素是看其能否达到和原广告语一样的表现力和效果。因此,除了要考虑文字意义,广告语翻译还要考虑译语文化、广告效应、美学因素等。该文以三个洗发水广告语为例,通过分析其翻译思路和过程,探讨如何在广告语翻译中将文字翻译和和文化翻译结合。  相似文献   

12.
翻译离不开语言与文化.对外汉语教师不仅是汉语言的传播者,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中国文化与文化翻译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各高校都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非常重视.对外汉语专业英语翻译课教学可以从外语教学与文化二者的联系出发,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应用词汇语义学理论培养学生的"文化翻译"技能,增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弗密尔的目的性理论认为目的决定翻译手段,翻译的最高法则是目的法则,源文只是一种信息源,不再对翻译起决定作用。目的性理论对广告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广告语言是所处的特定文化的产物。国际广告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广告由于其明确的商业目的,这也决定了受众、目的语文化的根本地位和作用,也决定了翻译的过程。源语篇只为广告翻译提供信息和内容,它不再是翻译决策的首要根本依据和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4.
超额翻译和欠额翻译是翻译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语言与文化上的差异无法回答其多样性的问题。超额翻译与欠额翻译是产生于翻译过程中的、由译者的心理活动决定的翻译现象,其多样性源于译者的认知因素和对翻译过程的操控。  相似文献   

15.
李永芳 《文教资料》2013,(23):20-22
目的决定手段。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手段,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对电影《魂断蓝桥》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目的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翻译作为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翻译单位应是动态及多元的。德国功能学派认为,翻译策略与翻译单位的动态选择应充分考虑翻译过程中各个因素以及翻译目的。诺德进一步指出翻译单位是一种动态的功能单位。而同声传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具有更多的动态性,这客观决定了其翻译单位的选择更应是动态的。  相似文献   

17.
赵蕙 《文教资料》2010,(10):57-58
电影字幕翻译是一个新兴的翻译领域,它对各国之间的电影文化交流起着极其重要的媒介作用。本文指出电影字幕翻译必须根据电影字幕翻译口语化、口型化、人物性格化、情感化、大众化的特点,以译语观众为中心.着重强调电影要达到的目的.从而启发译者使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决定字幕最终呈现的样子,以及影响整部电影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德国学者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开辟了一个新的翻译研究视角。它认为翻译这种行为,应具有一定目的并决定整个翻译过程,翻译策略的采用应在预期的翻译目的的指导下进行,这一理念对广告翻译有显著意义。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浅析其在汉英广告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从文本视角解读影视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视翻译长久以来一直受到国内译界的忽略,而在当今国际翻译理论百花齐放,多领域、多视角的翻译理论研究层出不穷的今天,这似乎有点不太和谐。要构建中国自己完善的翻译理论体系,影视翻译的理论研究不容忽视。影视作品具有独特性,其独特性决定了翻译方法选择的特殊性。其独特的文本类型特点鲜有人论述,本论文试图从影视作品独特的文本类型出发,来探讨其独特的翻译方法——“变译”法。  相似文献   

20.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策略必须由翻译目的决定,而旅游文本的翻译目的就是传递信息和吸引游客,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游客的文化背景。文章以此作为理论依据,对伊春林区森林文化旅游翻译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功能翻译理论指导的旅游文本更能满足读者获取信息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