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舆论监督栏目是中国新闻中的一个特殊品类,从事舆论监督的记者也是一个特殊的记者群体。本文通过对舆论监督记者特殊作风的研究分析,试图探寻一条培养具有高度职业精神、优秀舆论监督记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社会丑恶现象和党内腐败现象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也是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其担负的舆论监督职责更重。 党报派驻各地的记者,与编辑部记者一样承担着舆论监督重任。驻站记者除了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外,还应拿起新闻批评的武器,对所驻地域那些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与现象,进行批评和揭露,以明辨是非、扶正祛邪。 与编辑部记者相比,驻站记者开展舆论监督遇到的阻力更大,更容易受到驻地的制约。驻地党政领导对待舆论监督的态度,直接影响着驻站记者开展舆论监督的行为以及舆论监督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最近多起“记者被抓”事件引起人们对舆论监督的关注,当人们发出舆论监督是否遭受新危险的疑问时,似乎将记者在舆论监督过程中收受财物等一些失范行为有所忽略,正是这些失当行为,为记者被抓提供了口实。其实,记者的自律对于拓展舆论监督空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自律应该成为记者自我保护的方式和拓展舆论监督空间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4.
狄多华 《今传媒》2006,(10):52-53
驻站记者如何在坚持舆论监督的同时,处理好与地方政府、党委的关系,是摆在不少驻站记者面前一个不大不小的课题。做中青报驻站记者四年多了,舆论监督稿写了不少,至今也没有承诺放弃舆论监督,但和所在地省、市两级政府,包括部分县级政府均保持了健康、友好的关系。我的做法是:一  相似文献   

5.
从事舆论监督,是记者的重要职责之一,敢不敢进行舆论监督,善不善于搞舆论监督,是检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水准和业务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于1978年任《工人日报》鞋地方记者以来,就与舆论监督结下了不解之缘,参与舆论监督有关报道,几乎年年不断,其中的各种滋味都尝遍了。如果回过头来对  相似文献   

6.
记者受伤害案件的频繁发生说明了舆论监督之难,说明了缺乏媒介素养的社会公众对记者舆论监督权力的漠视,说明了记者进行舆论监督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本文试从以上三方面找到突破舆论监督难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难”,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共同体会。记者采访受阻,有时遭到围攻或殴打,加之法律救济相对滞后,从事舆论监督工作的记者、编辑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有如履薄冰之感。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不仅要敢于监督,还要善于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就必须要讲究报道策略。 舆论监督报道策略是记者在实施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为达到报道目的而采取的合法手段及方法。从我国舆论监督的基本情况来看,有效的舆论监督报道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准确定位。定位策略是舆论监督策略中最…  相似文献   

8.
孟海 《新闻窗》2007,(3):17-18
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是媒体的主要工作,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记者如何依法开展舆论监督,是值得新闻界思考的问题。一、以“促进问题全面客观公正的解决”为依法开展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坚信开展舆论监督的真理性,是记者实施舆论监督的精神基础;促进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作为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揭黑报道大多会令人大快人心,其掀起的巨大社会舆论又能够促使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但为何记者在报道易建联“年龄门”事件过程中却遭到了社会一定数目人的反对和奚落?究竟是记者报道方式问题还是另有深层次原因?我认为,新闻舆论监督在受众接受心理层面上存在两大类别,即硬性舆论监督和软性舆论监督,而记者在行使其舆论监督权时忽略了这两类新闻舆论监督的区别,从而造成了事与愿违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传媒业的迅猛发展,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的作用日益突出。但在新闻实践中,作为新闻舆论监督载体的批评报道,也出现了一些误区,影响了批评报道的质量,削弱了舆论监督的功效。例如:记者在报道中的角色,即记者是新闻事实的旁观者;批评报道越多越好,要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就得靠"曝光";认为舆论监督极容易引发纠纷和官司等。  相似文献   

11.
高敬毅 《今传媒》2003,(5):68-69
有着六十多年光辉历史的《陕西日报》,一直比较重视舆论监督工作,不少优秀记者因为舆论监督得力而名扬三秦,成为年轻记者学习的榜样。尤其在2001年5月报社进行的新闻改革中,又加强了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组建了社会法律部和新闻调查部,专门负责舆论监督工作,两个部门分工协作,都打了不少硬仗和胜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社会上和读者中反映良好。  相似文献   

12.
4月23日,大河报记者在太康县高贤乡调查干部公款旅游时,被乡党委书记斥为"小野记者"。近年来,这类对记者的斥责并不少见。这些对媒体舆论监督的批评与质疑,不是真诚的专业交流,也非有诚意的对舆论监督的监督,而仅仅是为了泄愤、发泄不满,便完全将舆论监督一棍子打死,不仅公然排斥舆论监督,似乎要将舆论监督扼杀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新闻界运用舆论的力量对社会生活进行监督方面有很大作为,新闻工作者以各种方式积极开展舆论监督,产生了一批因舆论监督而声名鹊起的名牌记者;但也有一些记者因舆论监督而对簿公堂。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公共权力运行中的偏差行为及其它不良社会现象进行批评和制约,促使其修正错误。舆论监督的主体是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传媒业的迅猛发展,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的作用日益突出。但在新闻实践中,作为新闻舆论监督载体的批评报道,也出现了一些误区,影响了批评报道的质量,削弱了舆论监督的功效。例如:记者在报道中的角色,即记者是新闻事实的旁观者;批评报道越多越好,要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就得靠"曝光";认为舆论监督极容易引发纠纷和官司等。  相似文献   

15.
由于目前法律对记者保护的薄弱,在舆论监督中,记者常常会遇到新闻采访权以及媒体的舆论监督权,被某些部门和一些人轻视,导致记者的新闻采访权屡被侵害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记者要发挥自身的舆论监督作用,就面临巨大的压力,如履薄冰。如何在舆论监督中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根据笔者多年来处理群众来信来访进行舆论监督的实践经验来看,记者要端正思想,心中装有法,遵守新闻规律和职业道德,才可有效地保  相似文献   

16.
记者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在深入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全面记录社会生活、开展舆论监督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记者发挥舆论监督的舞台是广阔的,可以运用主观能动性进行采访、写作,对事件进行报道,达到舆论监督的良好效果。记者的新闻敏感、新闻责任、新闻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7.
记者采写湖南郴州的舆论监督报道,不但有可能得到“舆论监督奖”,还有可能被授予郴州市“荣誉市民”称号。这是记者1月12日从湖南省郴州市委了解到的新信息。1月11日,中共郴州市委办、市政府办向所辖各县市、区及市直机关单位等转发了市委宣传部《关于进一步支持新闻媒体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设立“舆论监督奖”,“专门奖励主动把舆论监督线索交给郴州调查处理或通过舆论监督对郴州工作产生重大推动作用的中央、省级媒体记者”。去年下半年,一系列令人瞠目的腐败事件频频在全国媒体曝光,使处于湘粤交界、矿产和旅游等资源丰富的郴州市成了…  相似文献   

18.
舆论监督稿件的写作往往加入了作者对新闻事件的态度,主要表现在新闻标题制作的尖锐性,行文语气的批判性等方面。也正是因为舆论监督稿件写作者批评性情感直接介入的表达特点,导致了许多新闻官司和笔墨方面的争议。那么如何提高监督稿件记者情感表达的适度性,从而减少因批评语气的不适当运用而导致的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的争议?笔者就记者在舆论监督稿件写作过程中的情感定位进行探讨。 舆论监督稿件中,记者舆论监督情感的定位标准是什么呢? (一)价值标准基础上的是非定位 舆论监督的过程中,记者所要遇到的第一层面的问题,便是对事…  相似文献   

19.
媒体舆论监督的影响力自不待言,问题是怎样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前提下开展正常的舆论监督。本文就《河源日报》舆论监督的环保特色、舆论监督中的记者道德及如何加强和改进目前的舆论监督工作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何彬  刘征  熊健 《新闻前哨》2005,(10):79-80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舆论监督报道中,更来不得半点马虎。记者的报道中如果失实,不仅达不到反映民意、化解矛盾的目的,反而授人以柄,陷记者和媒体于尴尬境地,有的甚至对簿公堂。因此,舆论监督报道不仅要求记者有冷静客观的分析能力、高超的采访技巧,还要有运用自如、有的放矢的文字表达能力。记者不仅要把真实的事情说出来,还要说得好听好看,讲求舆论监督的报道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