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在今天依然分工明确。去新闻事件现场采访的文字记者总要叫上摄影记者同行,以便配上图片。遇到摄影记者忙得拉不开栓的时候,文字记者往往急得抓耳挠腮。突发事件发生了,若是报社记者在现场,电视台记者未能赶来,那当天的电视新闻只好口述报道。如果文字记者精  相似文献   

2.
过去,摄影记者只是拍照片。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记者朝多能化方向发展已成必然的趋势。不论是文字记者还是摄影记者,都应该而且都可能向对方学习,分别拿起对方的武器,在报道新闻中多方出击,为报纸提供及时的、符合新闻规律的稿件。 近几年来,文字记者拍出好照片的例子很多,以新华社老社长穆青为代表的文字记者,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摄影记者当中,以工人日报的于文国和中国青年报贺延光为代表,在1998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一举获得文字类的大奖,这在中国新闻史上是罕见的。 摄影记者写文字也好,文字记者拍照片也好,各有各的…  相似文献   

3.
袁建亭 《新闻三昧》2007,(10):42-43
长期以来,文字报道和摄影报道一直是纸质媒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由于专业化的分工,人们约定俗成地把记者分为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时间久了,便形成了文字记者不懂摄影,摄影记者不精文字的尴尬局面。然而,随着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和报业  相似文献   

4.
“摄影记者”与“记者”的关系 “摄影记者”是以摄影为报道手段的记者。也就是说,“摄影记者”的角色首先是记者,然后才是摄影。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都是记者,他们各有不同,前者以摄影为报道手段,后者以文字为报道手段。现在的问题是,相当多的摄影记者对“摄影”角色的意识很强烈,而对“记者”角色的意识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5.
刘开明直言不讳:摄影记者不能总是跟在文字记者身后当配角。初当记者时,他也时常象“出租车”似的为文字记者做“跟班”,只是配角当惯了以后才不甘愿起来。他琢磨:新闻摄影与文字报道相比独具形象优势和魅力,摄影记者的主攻方向应该是更多地运用形象独立报道新闻。或许,正是有了这份不甘愿,刘开明名下的“独立报道”才得以在新民晚报上频频出现。常读《新  相似文献   

6.
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如果能够很好地配合会使新闻报道锦上添花。本人通过多年来的新闻摄影实践以及近来担任文字记者的一些采访经历,深深地体会到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既不能机械地“合作”,也不能盲目地“单干”。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的这种“分”与“合”的关系如果拿捏得当,会充分发挥新闻照片在报纸版面上“一图胜干言”的良好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不断提高素质,增强文字写作能力具有较高的新闻敏感、摄影素质和文字写作能力,是数码时代对摄影记者的基本要求。目前,新闻摄影在完成了版面上"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革命后,急切呼唤"图文并重"的摄影记者。相机数字化提高了其普及率,不少文字记者拿起了相机。摄影记者只满足于简单地"咔嚓",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一方面,受众对新闻图片有图文并茂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媒体要求摄影记者在单兵作战时要成为多面手。  相似文献   

8.
在报社编辑部,文字记者为了丰富自己所写的报道,往往想起摄影记者:唉,配个照片吧。 摄影记者为了能使自己拍摄的照片作为单条新闻在报纸上发得突出些,便不愿意和文字记者一起去掺和。摄影和文字,到底谁配谁? 我以为,谁也不用配合谁,两者在报纸上不是主从关系,是并列同等的伙伴,只是报道新闻时所借用的手段不同而已。 文字和摄影,在报纸工作中应该是竞争和协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摄影记者不是“照相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下,在一些报社摄影记者正在成为仅仅发挥工具作用的照相匠。摄影记者成为照相匠,往往有着三类表现:一、成为文字记者的手。在一些报社文字记者指挥和调动摄影记者的情况很普遍,他们协作采访,但是,文字指挥摄影,往往在采访现场要拍场面或者要拍细节,有时甚至是要拍摄实证性的证物。二、成为编辑的腿。许多编辑有调动记者策划新闻的职权,于是他们会在反映环保主题的版面指定要有蓝天白云的  相似文献   

10.
“变形”记     
在奥运会新闻大战中,新华社记者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字记者或摄影记者,在许多场合下,我们既是文字记者,又是摄影记者,有时还要做翻译,或充当类似中国代表团新闻官的角色。仅就文字而言,新华社记者是本届奥运会上唯一用两种文字发稿的记者。我们既要写英文稿,又要写中文稿,工作量比别人大一倍,再加上一批为奥运快报和国内报纸写的专稿,实际上光文字就是三套稿子,每套稿子的角度、风格、用词又各有不同,而  相似文献   

11.
"一专多能"时代,文字记者摄影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所服务媒体的竞争力.譬如,摄影记者都被"撒出去"人手紧缺时,若正好碰到有重要会议要采访,文字记者就得扮演文字、摄影两种角色.而会议新闻,正是文字记者"单兵作战"最多的"主战场".所以,文字记者掌握会议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流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陈勇 《新闻前哨》2005,(12):69-69
去年10月,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斥资200万元,给湖北日报编辑部一线90名文字记者、编辑配备了便携电脑和数码相机,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鼓励文字记者、编辑拍摄新闻照片。 为文字记者配备数码相机是一项十分有远见的举措,此前只有新华社这样做。以此为契机,编辑部鼓励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换位思考。更可贵的是,记者们开始寻找文字与摄影的相通之处,摄影记者用“拍”的思维去“写”,文字记者用“写”的思维去“拍”,努力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经过  相似文献   

13.
不少新闻研究者指出,中国报刊界长期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只把文字记者真正看作记者,而把摄影记者当作为文字配图片的人员。他们一再呼吁,“要把摄影记者视为新闻队伍里的一个独立兵种。把新闻图片当作新闻报道的一种独立形式。”虽然早在1990  相似文献   

14.
文字记者写出好文章,摄影记者拍出好照片,和记者的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都是密不可分的。摄影记者同文字记者相比,除了报道形式的区别之外,调研方面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近年来,国内报刊纷纷出现图片告急的现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报道质量上乘的好照片,照片质量好坏同记者采访深入与  相似文献   

15.
在摄影报道中曾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摄影记者口述所采访的新闻事件时,将当时的场景、画面及发生发展过程描述得十分感人,但观其所拍摄的图片,却远不及口头描述的那么生动。究其原因,主要是摄影记者观察和捕捉瞬间形象的功夫不够,拍摄的新闻图片缺乏较强的形象表现力。主要用图片形象而非用文字语言报道新闻事件,这是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的重要区别之一,也是摄影记者独特的工作方式。因此,能否运用照相机新闻事件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曾几何时,平面媒体被分成了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事实上,文字记者在用文字记录时代发展、民生进步的同时,用好手中的相机同样重要。文字记者“随手拍”记录下的新闻画面,不仅是对新闻摄影的有益补充,有时自己的文字还不得不让位于自己的摄影。  相似文献   

17.
国际新闻圈     
万名记者采访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七月七日,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前往采访的记者多达万余人,其中仅日本记者就有一万人,外国记者有大约一千七百人。在外国记者中,美国派出的记者最多,有四百多名文字记者和一百名摄影记者。其次是英国,有一百五十名文学记者和六十名摄影记者。  相似文献   

18.
都市类报纸的文字记者,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文字水平,更要学会“玩转”手中的相机。新文字记者,既要有一般意义上文字记者的素质和修养,又要有摄影记者的素质和修养。新文字记者的基本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都市类报纸的文字记者,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文字水平,更要学会“玩转“手中的相机。新文字记者,既要有一般意义上文字记者的素质和修养,又要有摄影记者的素质和修养。新文字记者的基本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驻地记者多为文字记者,尤其是各报纸的记者站,由于长期以来报纸偏重理性解析的缘故,大多数记者站的记者都是“清一色”的文字记者,鲜见摄影记者。然而,随着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报纸已经迈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