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问题一直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核心问题,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就要全面把握当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新问题,突出重点,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是大学德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及其教育的研究是促进社会发展与大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本研究在对广东省10所大学的8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广东高校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特点作了分析讨论,接着分析了日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大学生性道德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观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性道德价值观、人生价值观量表对四川高校2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青年大学生在性道德价值观上存在显著差异,性道德价值观能够预测人生价值观。结论: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和人生价值观教育,有利于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远大的人生价值观,建立科学的性道德价值观体系。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其对于人生目的、人生实践进行认识、评价所持有的基本观点或观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国家在经济、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高等学校的教育问题也因此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校园中"应酬文化"的衍生就是大学生群体人生观与价值观出现偏差的实例.因此,新常态下如何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已成为各大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加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与过去相比正在发生着变化,涌现出许多新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传统范式的人生价值观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只有认真研究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现状、特点、成因,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真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只有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人生价值观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从面向苏州、南京地区六所高校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调查中,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和存在的问题。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讨论、归纳了影响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要因素,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取向与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取向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分析,提出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8.
李海 《教育评论》2012,(4):9-11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多元化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使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面临新的困境。探索多元化社会环境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策略、方法,有助于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现状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新世纪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了解当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开展针对性的思想工作非常有必要,也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剖析大学生人生观的主流、问题和原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切实开展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高校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0.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针对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错误认识,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由于受到市场经济价值观念和国际形势多元化的影响,呈现出政治功利性、价值取向多样性、学习浮躁化等问题和特点。这些新问题和新特点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些新问题、新特点,高校德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树立和践行新的德育理念,切实保障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应积极创新德育方法和手段,切实有效地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的说来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价值观念的多元倾向;是非标准的多元倾向;非道德化倾向;社会公德和明行为的淡漠。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德育与智育在实际工作中一手软一手硬;片面渴求子女成才的家庭教育;大学生特殊社会身份等原因。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着眼点在于: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路要改变;制定适宜的目标,激活个体道德需要;同时,要在生活中生成和养成德性。  相似文献   

13.
论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的大学生面临着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考验,同时也承受着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心理压力。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显得尤为迫切,高校德育研究者和实践者都在探索更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可以对高校德育工作提供启示,以提高新时期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创新视野下的大学生科技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技创新对大学生科技价值观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必要以价值观念、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教育为内容,从强化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强化教育理念转变、强化实践教育环节、强化科技价值氛围营造等几个方面,加强大学生的科技价值观教育,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当代成人大学生在经历了一段“学习荒芜期”后,进入到一个“思想性断奶”的人格再构时期。如何认识和把握当代成人大学生的思想世界?如何为成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航?如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这些问题是值得深思的。基于我省成人大学生思想政治存在的新问题、新矛盾,揭示其特点和成长教育新规律,积极探索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成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之路,努力建设有电大特色的教育载体,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加强,但基于形势变化和学生发展的要求,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依旧面临着不少困难。传播学作为一级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可通性的。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审视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困境,并运用传播学理论提出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阶层。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知识密集、网络应用广泛的群体,其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也深受互联网的影响,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从制度建设、队伍专业化建设、平台多样化建设和长效机制建设四个方面积极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同时也应该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核心。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过"如何更有效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的情况,要求以人为本必须是所有高校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关注学生的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教育理念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教育内容脱离社会现实,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很好地解决社会快速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教育形式呆板、单一,缺乏时代特色,不能满足大学生学习形式多样化、兴趣多元化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性不强、时代感欠缺、开放性不够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90后"大学生已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体,该群体的思想动态将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正确认识"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并分析影响其思想特点的种种因素,对高校教育工作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