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家世》既有对鲁迅家族家世变迁的宏观描述和分析 ,又有鲁迅直系亲属对其影响的缜密考探 ,集资料性、学术性为一体 ,在鲁迅研究史上填补了一项重要空白 ,是研究鲁迅的一部佳作。  相似文献   

2.
以鲁迅家世为研究对象的段国超教授的《鲁迅家世》于1991年7月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以来,能够在短短的数年后的1998年9月以修订本的形式再版(扩充了三个专题),而且印量超过了初版数量,这个事实除了说明国超教授这本专著独有的学术价值外,似乎还给了我们一个启示:……  相似文献   

3.
国超的《鲁迅家世》,在1991年出版时嘱我写序,我当时因病未能写成。现在听说这本书要修订再版,我要将这序补写寄上,以表示我的心意和对这本书的看法。鲁迅的伟大思想及其崇高精神品格,鲁迅对于人生与社会、对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对于人性的光明与黑暗的探索与解...  相似文献   

4.
马蹄疾在《鲁迅与许羡苏》、《我可以爱——鲁迅的恋情世界》、《鲁迅生活中的女性》等著述中,有许多观点是没有根据的。马蹄疾在研究鲁迅的学术活动中,其写作思想和方法存在着很大伪科学或是媚俗的成份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四年,《人间世》杂志开辟了“作家访问记”专栏,并刊出接受采访的作家的照片。杂志编辑写信给鲁迅,要求鲁迅接受采访。并准备刊出两张照片。一张为以书房为背景.  相似文献   

6.
时下 ,中国大地上又泛起来一股贬损鲁迅、诋毁鲁迅的浊流 ,一伙别有用心的人想方设法诋毁鲁迅的人格力量与文学成就。或抬高周作人贬低鲁迅 ;或攻击鲁迅的创作思想充斥“怪、力、神” ,宣扬鲁迅的美学思想是丑学思想 ;或不遗余力地阻挠深入研究鲁迅与全面评价鲁迅。这里仅举一实例 ,可窥一斑。有一篇《鲁迅的编辑生涯》的学术论文(刊于1997.10.7《文艺报》理论版) ,著者潜心治学 ,从编辑学的角度精研鲁学 ,文章颇有新意 ,《光明日报》先是刊载了数千字的主干部分 ,继而《文艺报》又全文刊载 ,在当时反响颇大。就是这样一篇两家大…  相似文献   

7.
段国超在完成他的学术专著《鲁迅家世》中,熟练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研究定位、洞悉选题的历史现状、广泛搜集文献资料和进行学术创造中,坚持独立思考,尊重别人但不迷信别人,具体问题实事求是地具体分析,不片面武断,不以偏概全,不对研究对象作情绪化处置  相似文献   

8.
读完鲁迅的《小说史略》,浮想联翩,思绪久久难以平复。鲁迅的文笔,就像一把犀利的手术刀,毫不留情地、深刻地解剖了封建社会和20世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王吉鹏在鲁迅比较研究领域开垦出一片沃土,在鲁迅与外国文学、文化比较方面,有同李春林合作的学术著作《鲁迅世界性的探寻——鲁迅与外国文化比较研究史》、《鲁迅与外国文学关系研究》;在鲁迅与中国文学、文化比较方面有学术著作《鲁迅民族性的定位——鲁迅与中国文化比较研究史》、《鲁迅与中国文学比较研究》、《鲁迅与中国作家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0.
傅国涌 《语文新圃》2009,(12):37-38
1936年10月19日.56岁的鲁迅在上海病故,第二天,具有广泛影响的民间报纸《大公报》(上海版)以大半个版面的篇幅做了报道,有《鲁迅昨在沪逝世》的消息,有《鲁迅事略及其生平译著》,还有日本作家佐藤春夫谈《鲁迅之作风将影响日本今后文学》,在左下角另有一则《悼鲁迅先生》的短评,共配了四幅图片,包括力群的鲁迅木刻像、鲁迅遗容、鲁迅家属合影、鲁迅近照。就是这则不足300字的短评引发了一场风波。  相似文献   

11.
茅盾是鲁迅最早的知音,是第一位自觉地奋起捍卫鲁迅的文学批评家。他最早认识到鲁迅及其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给予了鲁迅的《呐喊》《彷徨》等文学创作以高度的,然而是正确、公允、科学的评价。茅盾对鲁迅创作的评论既有宏观的整体综论,也有微观的单篇分析。他都能以十分深刻的、敏锐的目光,慧眼独识地发现鲁迅作品的思想光辉和艺术创造美,并且热情地加以肯定,从而捍卫了鲁迅的战斗业绩。  相似文献   

12.
《学衡》是持文化保守立场的学术性杂志,早期多刊登攻击“新文化运动”的言论。身为新文学家的鲁迅撰文回应“学衡派”众人,批评《学衡》的文化复古倾向。杂文具有鲜明的鲁迅式杂文的色彩,言辞犀利,切中要害,体现了鲁迅杂文的独特魅力。鲁迅与《学衡》的论争,凸显了现代知识分子的不同文化选择倾向,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作品中有很多关于月夜意象的描写,在他的《故乡》、《社戏》、《孤独者》、《肥皂》、《弟兄》等等篇什中都涉及到"月夜"。本文通过鲁迅的部分作品,来分析其月夜意象的象征意义:精神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象征。  相似文献   

14.
齐慧爽 《现代语文》2009,(10):156-157
鲁迅的《野草》独具魅力。如何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真正魅力,对《野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解读,至关重要。《野草》中鲁迅寻求希望,与绝望抗争,敢于直面存在的虚妄。绝望与希望之间的矛盾不仅来自于外在的客观世界,也来自鲁迅内在的精神世界。与鲁迅沟通,是走向《野草》解读的第一把钥匙。本文从绝望与希望的矛盾中探讨鲁迅《野草》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对联野草》的深层把握。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五组课文是“初识鲁迅”的单元,第一篇是鲁迅的作品《少年闰土》,后三篇是他人写鲁迅的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编者的意图在单元导读中有充分的体现:为孩子自主走进鲁迅世界打开一扇窗——“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吧”……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与神话     
本文从鲁迅与神话的角度,简单叙述鲁迅先生对神话的起源,演化、分期、分类等中国神话的特点以及《山海经》的性质等许多涉及中国神话研究的重大问题的独到见解。从四个方面阐释了神话对于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用神话典故;创造神话意象;以神话为题材进行创作;神话对鲁迅塑造人物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也是具有世界声誉的伟大作家,他的中篇小说早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名著。鲁迅一生的主要文学成就,有小说集《呐喊》、《彷徨》与《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另外还有十六本杂文集。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把《呐喊》里的篇名串成下面一段有趣的话:  相似文献   

18.
一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梦》万众《彷徨》这副挽联巧妙借用鲁迅的作品组织成句,概括出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生平功绩和去世后举国悲痛万众彷徨的情态。一语双关,贴切自然,别具特色。二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此联采用对比、反复、反复中语意翻新的手法,赞颂鲁迅虽不是孔子,却胜过孔子,他的影响无与伦比。三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陨泪;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两位文学巨匠鲁迅和高尔基,相差四个月…  相似文献   

19.
朱金凤 《师道》2009,(11):61-61
要讲鲁迅的《雪》了。 这是一篇关于"雪"的精品。虽然自己做了精心准备,经过反复阅读,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但还是感觉有些棘手。要让学生真正走进《雪》的世界,理解鲁迅的品格,走进鲁迅的心灵,绝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想,学习《雪》应该做好这样几件事情。  相似文献   

20.
原先我曾以为,鲁迅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乃是瑞典皇家学院的偏见所致。后来读了《鲁迅全集》,才知这属臆猜。事实上,这与鲁迅先生的自重、自谦、严于律己直接相关。 一九二七年秋,瑞典诺贝尔奖的评委,探测家斯文海定来到中国考察后,曾与北京大学的刘半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