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 生:《迎接绿色》。 师:(板书课题,提示“迎”的笔画,生跟着书空)大家预习了吗?老师先来出示一些生字、词语,看看你们能否读正确。  相似文献   

2.
一、检查预习,理解词语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一株紫丁香》,课文预习了吗?生:预习了!师:这篇课文中的生字在预习前全都认识的同学请举手。(多数学生举起了手)师:还有哪个小朋友有一个字不认识,是通过预习才认识的?(有一生举手)师:通过预习你认识了哪  相似文献   

3.
一、检查预习 师:今天,我们学习寓言故事《扁鹊治病》.课文大家都预习过了,我来检查一下.谁来读读这几个词语? (出示) 蔡桓公 扁鹊 皮肤 肠胃 骨髓 理睬 (生读) 师:读得很准确,说明你预习得很充分.其中有两个词语大家要注意,两个三声的字组成词语,第一个字会发生音变,读二声.我们一起来读.  相似文献   

4.
<正>板块一:检查词句,初步感受课文的表达特色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史铁生写的一篇与“盼望”有关的文章。请齐读课题。师:一篇文章总是由一些相互关联的词语或者句子组成的,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一起先来读读文章中的一些生字词和句子。第一排谁来读?生:请大家跟我读:“明媚”“沉郁”“荒凉”。师:非常好,教得字正腔圆,读得也很认真。这些词在文章中都是写阳光光线的,但是我们在读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 一、检查预习,回顾全文 1.读准以下词语。(强化“撮”“挫”“肃”是平舌音,“应”是多音字) 2.观察这两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相似文献   

6.
一、检查预习1.指名读课文,老师适时指导、纠正。2.齐读。3.导入:《识字2》所有的词语都与什么相关?(桂林山水)二、创设情境,学习词串(一)学习词语“碧水、秀峰、倒影”1.出示漓江山水图。(配乐)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最美的地方是漓江。漓江到底美在哪儿呢?生:它的水特别绿,特别清,两边山也特别多。水里有山的倒影,青山绿水,美丽无比……2.出示词语:碧水。师:这么清、这么绿、这么美的水,我们就叫它——碧水。(师指名读)师:你读得真好,老师好像看到了清澈的漓江。(男女生比赛读)3.出示“碧水、秀峰、倒影”图文。师:水美,山…  相似文献   

7.
读文练写 合理迁移德保县教研室黎力(教例)一、检查预习教师出示生字卡,让学生辨词,联系上下文解释重点词语。二、指导阅读1.解题。师:课文是写活动的文章,说一说你最近参加的一次活动。(学生从“时、地、人、内容”方面口述最近的一次活动)师:从内容上来看,...  相似文献   

8.
一、检查预习,指导写字师:同学们,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理想吗?师:这节课,周老师要送给大家一把神奇的钥匙,它可以帮助你们打开理想之门。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2课,去寻找这把钥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师: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文中有10个生字,其中6个一类字要求大家会写。请翻开书,看看这6个生字所组成的词语中,如果让你选择一个词报给大家听写,你会选择哪个词语?(指名报词)【点评:教者把听写词语的选择权交还给了学生,  相似文献   

9.
课前游戏。上课。师:美国的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你们熟悉吗?生:熟悉。师:他,你们也熟悉?真了不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题目你们都知道吧?师:(板书课题)课文读过了吗?能把文中的字音读准吗?生:很好。师:来试试吧,把这些词语读一下。(课件出示词语:兴奋、誊写、皱眉头、谨慎、歧途、出版、腼腆)“兴”字,还有一个读音,读什么?通过预习课文,你还了解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回顾一下你的预习情况,等会我们来交流,好吗?生浏览课文,回顾预习情况。生: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课文主要写巴迪妈妈和爸爸给他的诗的评价分别是“精…  相似文献   

10.
一、检查预习情况。了解知识经验。引发质疑 1.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昨天大家回家进行了预习,请你告诉同学们,关于3的倍数,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相似文献   

11.
一、基于预习,检查自学自得情况1.听写词语。2.认读新词短语。3.简介作者安徒生。【设计意图:坚持先预习再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二、了解与众不同的出世  相似文献   

12.
师:昨天,老师要求大家预习课文,大家预习得怎样 ?老师要检查一下。谁来读读课后的词语 ?  (生读词语,教师相机订正 )  师:很好 !在自读课文时,你们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 ?  生:“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 ?鱼怎么会游到纸上来呢 ?  生:课文说的是一个聋哑青年画鱼的事,为什么用“鱼游到了纸上”作标题呢 ?  生:我认为鱼是不能游到纸上来的,课文说的“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是什么呢 ?  生: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有什么关系呢 ?  生:“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有什么不同 ?  生:什么是“忘我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 生:<迎接绿色>. 师:(板书课题,提示"迎"的笔画,生跟着书空)大家预习了吗?老师先来出示一些生字、词语,看看你们能否读正确. (出示:钢筋满楼清香水泥鲜嫩滴翠蜂巢视觉污染蓬蓬勃勃)  相似文献   

14.
一、情境展示 下面截取的是七年级语文公开课<白兔与月亮>中的三个教学片断. 情境一 师:课前教师已布置了同学们预习课文,大家认真预习了吗? 生:预习了! 师:光明大道教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请解释下列词语.  相似文献   

15.
徐慧颖 《小学语文》2007,(11):38-41
一、教学实录 (一)揭题导入,检查预习师:请同学们抬起头,先看老师写课题。(板书:给予树。)谁会读?(生读课题。)真不简单,不仅读准了多音字“给”,也读准了生字“予”。(分别给“给”和“予”注音)谁再来读。(生再读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一、初读:读准字音 师:昨天下午,大家预习《行路难》的时候,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关于词语读音的问题比较集中. (师生共同解决词语读音问题.) 师:解决完了词语读音问题,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诗歌. (一生朗读诗歌,字音标准.) 师:字音读得很标准,请大家齐读诗歌. (生齐读诗歌.) 二、细读:理解诗意 师:预习中提到的关于诗歌意思的问题比较具体,老师整理了几个比较集中的.  相似文献   

17.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题解、简介作者;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理清结构层次;讲读课文1—4自然段,使学生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及对论点中“骨气”的解释和分析。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检查预习效果: (一)给下列汉字注音: 淫、丞、嗟、(口么)、晗; (二)先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后解释整个词语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最近,到小学听一位老师教《再寄小读者》,这位老师开头一问,就把我“抓”住了:师:同学们,《再寄小读者》这篇课文大家预习了吧。生:(齐)预习了。师“大家知道这篇课文是书信体裁,先回忆一下,冰心奶奶开头是怎样称呼你们,最后又怎样署名的?生:冰心奶奶开头  相似文献   

19.
【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嫦娥奔月》第一教时。(指导学生朗读词语)师:通过课前的预习,你理解了哪些新词呢?生:我理解了“敬重”一词,意思是恭敬尊重。师:那读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谁?生:我想到了后羿。生:我理解了“奸诈”一词,意思是虚伪、狡诈。师:你读这个词想到了谁呢?生:我想到了逢蒙。生:我理解了“贪婪“一词,意思是不知满足。师:你想到了谁?生:我想到了逢蒙。生:我理解了“接济“一词,意思是从物质上支援。师:你想到了谁?生:我想到了嫦娥。师:能结合课文内容,把这些词语适当归一下类吗?生:“敬重”是与后羿有关的,“接济”…  相似文献   

20.
高庆友 《语文学习》2022,(12):16-18
<正>师:同学们,今天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我们先从预习任务说起。一是预习《别了,“不列颠尼亚”》并初步理解记者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二是尽量收集1997年7月1日国内各大媒体对香港回归的报道,初步和课文比较记者报道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的不同。我们先讨论第二项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