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多元化改革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目前已初步构建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和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体制。但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还存在投资主体相对单一、政府投入不足、教育成本社会分担体系不健全、政策制度改革滞后等问题。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要真正实现多元化,必须发挥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在政策制度上激发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优势,提高高校的教育成本分担贡献率。  相似文献   

2.
对改革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一些认识东南大学李忠实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是关于教育经费的投资主体及其与投资客体关系的变革,以及它们的职、权、利的重新划分,其目的是要使教育资源能合理配置,从而能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保证教育事业的发展.它关系到谁来办学、办什...  相似文献   

3.
教育经费投资体制和使用体制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90年代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重大的表现在于突破了政府包办教育的格局,初步形成了政府投资为主与社会各界共同投资相结合的投资新体制。投资体制与使用体制是紧密相联的,要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其利用效率,做到“开源”和“节流”相结合。适应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育经费在投资体制和使用机制的改革方面,要做好以下工作:1.改革由政府包办教育的教育投资体制,促进办学主体或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办学主体应当多元化,社会各方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办学经费多元化战略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转变推动了大学办学经费多元化格局的形成,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体制的转变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导入,这为大学筹措办学经费提出了新的课题,大学应当实施积极的办学经费多元化战略,导入经营理念、市场理念、改革理念,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缓解办学经费紧张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充足的办学经费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基本条件。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是一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逐渐建立起来的既条块分割又多元化的投资体制。这种体制在近些年的高教发展与改革中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反思近几年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之所以难有实质性的突破,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没有有效地解决条块分割的投资体制所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多元化的投资体制上还存在许多政策性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中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中两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在进程、资金来源、承担主体和立法上各有特点.作为先行者,美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给中国以宝贵的经验与借鉴.本文认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重点是: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的多元化办学体制;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大力发展专科层次的社区学院;实行多样化的入学途径和方式;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多元教育投资体制;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是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增加教育经费是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根本措施,各级政府、社会各方面和个人都要努力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而要保证教育经费的不断增长,必须改革长期以来单靠国家财政拨款的单一投资体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多元化结构的投资体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物品性质出发,阐述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缘由。深度剖析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成本分担现状即构建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必要性,探索合理构建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方法。明确政府、个人和社会相关主体在高等教育投资中理应分担的成本比例,构建体制中的相关规则,最后为这一体制的完善提出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国家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体制的转变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引入,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转变推动了高校办学经费多元化格局的形成,给高校筹措办学经费提出了新的课题,高校应当实施积极的办学经费多元化战略,引入经营理念、市场理念、改革理念,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  相似文献   

10.
改革精英教育为大众教育,是吉林省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的重要措施。改变精英教育模式、大一统的管理格局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弊端,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办学主体多元化,高校自主办学、公平竞争的格局,以实现我省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办学体制改革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极为关键。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从“国有公办”逐步转向多元化办学的格局。这一改革历程既是高等教育外部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型,也是高等教育主体内部利益的重新分配。政府权责划分不清、高校及第三方办学的力量仍然薄弱、制度保障体系不完善是制约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办学体制深化发展的现实困境。面向未来,高等教育办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多元化、规范化与国际化并存,坚持高等教育办学多元化、深入落实高等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规范发展以及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立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打开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利益的重新分配。体制改革的目的是通过财产权利的重新界定,确立利益激励机制,从而最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办学体制多元化改革意味着办学主体多元化、投资体制多元化和经费来源的多渠道。通过利益和教育产权的重新组合分配,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教育质量。其中,因出资途径不同而形成的产权关系构成了办学体制改革的制度内核。多元体制必然带来产权的多元化,其结果将表现出由原有体制的一元向多元、由封闭向开放的产权结构过渡。产权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根本目的在于建立一种能够明晰办学主体及其利益关系(如…  相似文献   

13.
对教育产业问题的讨论是当前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根据马克思关于服务消费品的阐述观点,分析了教育的产业性特征,同时,讨论了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办学体制多元化的客观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摆脱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症结性困扰:投资体制单一;投入严重不足:高级人才严重缺乏;分配制度改革滞后;自主开发创新能力不强。建立混合所有制,使高校改制为教育产业,实现投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高等教育在办学自主权、教育绩效管理、开放式教育等方面自成体系。结合我省高等教育实际,我们可以借鉴其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政府宏观调控、高校自主办学的管理体制和制度建构,采取以省政府投资为主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资体制,实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办学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在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要解决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必须进行投资体制改革,拓宽投资渠道,实现投资体制多元化。只有强化政府主导,鼓励高校创收,积极开展多形式办学吸纳资金,争取捐赠建立基金,构建法律制度支持体系,创建多样化的投资体制,才能保持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多元化格局中的高校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慧芳 《江苏高教》2007,(2):106-108
高等教育多元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等教育的多元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学校职能、入学对象、教师结构、教育机构、教育形式和办学主体多元化六个方面.高校德育与高等教育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使得高等教育的每一次嬗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高校德育的振动与变革,高等教育多元化的趋向和发展必将对高校德育改革提出新的要求,产生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崭新思想,经济体制改革将有新的突破。这为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高教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当前,我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正深入展开,并校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形式。本文试阐述并校与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关系,对并校改革发展多元化高等教育作几点思考。一、多元化是面向新世纪深化高教改革的必然选择1高教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经济建设正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高等教育也必须实现两个重要转变,即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教…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性环节就是进行体制创新,以扫除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体制性障碍为重点,实现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重中之重,又是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办学投资体制和高等学校自主办学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元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快办学体制改革,办学主体多元化已形成了一定的发展格局。但时至今日,多元化的局面尚未真正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多元化之路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办学困境。本文将从原因和对策两方面作初步的探析,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如何摆脱发展中的办学困境,走上真正的多元办学之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