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七○三所是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下属的一个舰船动力设备研究所。于1961年6月组建。它拥有燃气轮机、蒸汽轮机及热能工程、船舶锅炉及工业锅炉、自动控制等11个研究室,一个试制工厂和一个以高新技术为主的科工贸总公司。 研究所已为舰艇研制了多型蒸汽轮机主动力装置、燃气轮机主动力装置及调控监测系统。目前,有关船舶的预研课题有50多项。  相似文献   

2.
姜莹 《科学中国人》2007,(10):79-79
胡国庆1936年生,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8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78年进入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1985年被评为研究员,1992年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者,同年享受国务院特贴,并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1993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党员,当选湖北省第六届政协委员。曾任中国地震局科技委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约评委。长期从事电子仪器与精密仪器的研制,研制的仪器多次获得省部级和国家级奖项。在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相似文献   

3.
地震检波器是地球物理领域地震勘探分支中地震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将机械振动转换为电信号的机电转换装置,也是广泛应用于石油地震勘探及工程测量领域中的专用传感器。本文依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中公开的地震检波器技术领域的专利数据,着重对地震检波器技术在全球和中国范围内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以期掌握地震检波器技术的发展状况,为国内申请人在地震检波器技术专利布局和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地震是地应力长期持续作用下引起的岩石圈的剧烈破碎变形,是地壳运动激化及现今活动断裂构造发生、演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地震预测既要迅速查清前期地震发生的地点、规模和破坏程度,找出地震形成的原因,更要准确地推测出下一次地震(尤其是大地震)可能出现的地点、时间。可见地震预测不仅仅是需要有观察、测量,记录地应力形成、演变的精确仪器,更要有完整、系统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卫星通信、遥感技术、直升机、生命探测仪、爆破技术、野战医院、心理干预、房屋隔震、地震预警等高新技术及产品在汶川抗震救灾过程中所起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论述,着重指出高科技产品是抗震救灾的"利器",我国科技救灾工作既要重视传统救灾工具和手段的使用,又要有针对性地研发专用抢险、救灾、救援等器械,特别要大力研发使用与此相关的高新技术及产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6.
用皮尔逊检验分析年度地震趋势预测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皮尔逊检验方法 ,考虑不同地区的地震活动背景概率和地震及前兆监测能力的差异 ,除去监测能力很低的青藏高原地区 ,将中国大陆地区分成东部、西部、川滇等 3个区域 ,分别进行年度地震趋势预测效果的检验 .所得结果具有不同的特点 ,其中东部地区的概率增益和皮尔逊检验的置信水平明显高于另外 2个地区 ,表明在现有的年度地震趋势预测中 ,对地震活动性的认识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相似文献   

7.
池顺良,男,我国资深地震监测预报领域观测技术专家,河南省鹤壁市科委副主任、市七届政协副主席、鹤壁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主要从事钻孔应变仪器研制、地壳应变与应变固体潮观测、大地构造与地球动力学研究,是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开放实验室客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地震学报》编委。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天虹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8年(前身为武汉市天虹智能仪表厂,以下简称武汉天虹),是以研制、生产、销售各种环境监测仪器和大气采样仪器为主的专业环保公司,现已发展成为中国知名环保企业之一,为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高新技术企  相似文献   

9.
栾春娟  侯海燕  王贤文 《科学学研究》2013,31(11):1606-1614
 分析与比较科学仪器和工程仪器的发展趋势、发展阶段、网络结构、学科分布和重叠比例等特征,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科学仪器和工程仪器的发展规律,及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科学仪器和工程仪器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阶段都极其相似;1963-2011年间呈现出多项式增长趋势;经历了萌芽-持续增长-快速增长-高速增长四个阶段;“电气与电子”是科学仪器与工程仪器技术网络中的最大子网络;科学仪器分布最广的学科领域是化学,工程仪器分布最广的学科领域是计算机科学;在近50年的发展过程中,工程仪器对科学仪器的依赖性更大一些。下一步拟将继续探讨科学仪器与工程仪器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矿山地震问题是人类地下采矿工程活动引起的一类地震现象,其研究是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研究。与其相关的采矿工程、岩石力学与工程、地质学、固体地球物理学等学科的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长期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结果。矿山地震问题本身具有涉及学科领域广、开采条件多样、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对矿山地震问题的研究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势态,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手段以及对相关学术术语的定义与运用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国内外学界尚未对相关概念形成统一认识,本文从矿山地震相关学术术语的定义和矿山地震问题的研究方法为出发点,对矿山地震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1.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是重要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从价值区间、购置时期、产地、经费来源、仪器类型、区域集中度、运行情况和共享情况等多个角度分析比较了江浙两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现状差异,并从经济及资源总量、区域发展平衡、科研水平和经济开放度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了原因,最后提出了目标导向、全方位共同推进和优势带动等优化配置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428XL仪器是法国SERCEL公司于2006年推出的新一代地震勘探仪器系统。该系统能广泛应用于陆地、湖泊、沼泽、过渡带等复杂地表区域。通过不断的技术提升和改进,428XL仪器的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延伸。一些全新的技术不断推出,满足了甲方对地震采集高密度空间采样对仪器系统的要求,特别是新的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不断投入使用,使得陆上施工的效率已经达到或超过海上施工。文章较详细分析了428XL仪器的最新发展,并提出陆上地震勘探采集趋势,最后给出了对我处的仪器现状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大规模的宏观异常,往往具有强震短临前兆的性质,对地震预报具有重要的意义。徐州市地震局根据徐州地区震情需要,结合当地的养殖业,建设了徐州市地震宏观观测远程视频采集系统。地震宏观观测远程视频采集系统,作为健全徐州地震监测预报体系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徐州市地震监测综合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部委员刘恢先,是我国地震工程学的奠基人,现任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他首先在我国系统、全面地开展了地震工程研究,创建并发展了工程力学研究所,使之成为享有盛誉的、我国第一个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5.
浅谈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地震勘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勘探,英文名为seismic prospecting,是利用专门仪器检测、记录人工激发地震的反射波、折射波的传播时间、振幅、波形等,从而分析判断地层界面、岩土性质和地质构造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震勘探广泛应用在煤田和工程地质勘查、区域地质研究和地壳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先进的科学仪器是发现新现象、揭示新机理、获取新数据、发现新规律的重要手段,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工具",科研仪器的创新研制已经成为现代科学进步的重要主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1998年开始相继设立了多种科学仪器项目类型支持创新仪器的研制工作。为探索科学仪器类项目的管理模式和资助成效,我们对数理科学部力学科学处推荐并获批的相关项目进行了跟踪研究与专项研讨,深入分析该类项目资助的成效和特点,并针对改进仪器类项目的资助、实施及验收等过程提出政策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在线监测专用无线传输系统应用于高速铁路信号及信息化系统,用于高速铁路实现高宽带、高安全无线信息传输。通信网络作为铁路、地铁部门的基础设施和必要条件,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通信网络技术的进步和网络规模的扩大,通信网络管理进入了集中式维护阶段,主要特征是通信设备全部采用数字化,通信网络采用将各自分散的专用系统集中起来进行维护,并开发完成了一些分专业集中操作维护系统,初步实现了集中维护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石油地震勘探成果的管理和有效分析对重大油气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地震勘探资料具有数据种类多样、数据量大的特点,本系统采用了围绕物探项目为中心的多个专题数据库集成管理的方式,旨在建立油田地震勘探成果的一体化管理,解决物探成果的高效存储与综合查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统计了"十五"数字化以来,安徽省内所有地震前兆仪器标定结果和故障实例,深入研究了仪器标定原理。获取了使结果更优化的标定技术和标定故障排除方法,确保地震观测系统正常运行。地震前兆仪器标定系统又称检定系统,作为地震仪器重要组成部分,标定系统通常与观测系统并存。在功能上,标定系统是对观测系统的校正与检查,确保观测系统工作参数正确。长期以来,省局及台站工作人员专注于仪器观测系统正常运行及维护(赵小贺,2014),对仪器标定系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地震勘探技术是油气资源,地球深部探测及工程勘察等重要的物探方法之一,而地震反演技术是地震勘探的核心技术。地震反演技术是利用采集到的地震资料反推地下介质的波阻抗或速度分布,并估算储层参数进行储层预测和油藏描述的一种技术方法,对储层预测,内陆深部探测及隐伏油气藏等勘探过程中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简述了近年来的几种地震反演技术理论,并对地震反演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