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经看到园丁给树苗施肥,他们在远离树苗根部几十厘米的地方挖洞、浇水、灌肥,很是不解。我忍不住问:“为什么要挖洞?直接浇水施肥不省事些吗?”老园丁笑了,他说:“施肥是为了让树苗长得更好,但是如果距离太近,肥力太足,树苗就会被肥死。所以,要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里找水源与养分。”  相似文献   

2.
<正>林清玄的《桃花心木》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种树人隔三岔五地来给苗木浇水。有时多,有时少,有时浇得勤快,有时浇得疏懒。"我"很不解:为什么不按规律浇水?为什么不浇得勤快一点?种树人告诉"我":种树是百年的基业,所以树木要学会自己在土里找水源。老天下雨是没有规律的,他浇水模仿老天下雨,不让树苗养成依赖的心。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  相似文献   

3.
王青 《甘肃教育》2000,(3):25-25
“一主三环”指的是以读书训练为主线 ,按照“初读感知—精读领悟—积累迁移”三个环节进行课文教学。一、操作程序1 初读感知。对课文的感知阶段 ,要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这一步要完成的任务是 :掌握生字读音 ,联系上下文理解一部分生字的意思 ;课文要读的正确流利 ,个别难懂的句子老师可以带读、领读 ;其教学流程一般为 :(生)读—(师)导—(生)读—(生)纠—(生)读。2 精读感悟。对一些语言文字优美或含义深刻的词、句、段 ,强化诵读 ,注重感悟。让学生原原本本、老老实实地去读书、思考。披文入情 ,进入课文所创…  相似文献   

4.
《桃花心木》是台湾作者林清玄的一篇哲理散文 ,作者从种树人怎样给桃花心木浇水的事实和从与他交谈中获得启迪 ,感悟人才成长的规律。从生活小事入手 ,显现人生智慧 ,是林清玄作品的基本特点。教学时 ,应根据课文特点 ,引导学生感知事实 ,感悟道理 ,发表见解。(对课文特点的准确把握 ,是确定教学思路的重要依据)主要教学环节安排如下 :一、充分地读1 初读。扫清字词障碍 ,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 美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 ,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 ,或选择合作伙伴自由地朗读 ,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获得…  相似文献   

5.
育苗人种了一片桃花心木树苗,他浇水时很不规律,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水量有时多,有时少。经常有树苗莫名地枯萎,他来的时候便总会带几株树苗补种。有人忍不住责问他:“如果你每天有规律地浇水,树苗应该不会枯萎吧?”他不以为然地笑了:“种树不像种菜或种稻子,几个星期几个月就可以保收,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很自然就枯萎了。  相似文献   

6.
种树苗     
多多和小姑娘在种树苗。小狗看见了,也帮着拎水。多多说:“你真是一条勤劳的好狗。”小狗不好意思地说:“这没什么。”多多天天去给树苗松土,小狗天天去给树苗浇水,小姑娘也天天  相似文献   

7.
思悟之角根深才能叶茂,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生需要挫折,这是个人成长的规律。可惜大人在教育孩子时都有意无意在违背规律。邻居是位园艺师,退休后他的目标是把那近10亩的大院子劳作成一片树林。我发现他栽植的每棵树苗都很少浇水,就半开玩笑地说:“您可不能只求数量不要质量啊!”老园艺师微微一笑解释道:“我少给树苗浇水,它们才能感觉到水分的可贵;为了掘取更多的生命之水,它们就要顽强不息地把自己的根须伸入土壤的深层,而这正是我想要的。”老园艺师已故多年,但他那无人管理的庭院俨然一片树林,棵棵大树枝繁叶茂。我大悟,所谓“根深才能…  相似文献   

8.
育苗人种了一片桃花心木树苗,他浇水时很不规律,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水量有时多,有时少.经常有树苗莫名地枯萎.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补种.有人忍不住责问他:"如果你每天有规律地浇水,树苗应该不会枯萎吧?"他不以为然地笑了:"种树不像种菜或种稻子,几个星期几个月就可以保收,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  相似文献   

9.
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搪要求作文.(60分) 他租了我家旁的空地,种下了大片桃花心木的树苗. 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浇水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时多时少.他有时早上浇,有时下午浇,时间也不一定. 更奇怪的是,树苗有时莫明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时总会带几株补种. 我忍不住问他了.他笑了,说:“树木要学会自己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成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相似文献   

10.
育苗人种了一片桃花心木树苗,他浇水时很不规律,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水量有时多,有时少。经常有树苗莫名地枯萎。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补种。有人忍不住责问他:“如果你每天有规律地浇水,树苗应该不会枯萎吧?”  相似文献   

11.
一、导语在夏天的夜晚 ,我们会发现在草地上 ,在花丛中 ,有一些小东西飞来飞去 ,还一闪一闪的 ,你们知道 ,那是什么?你们看见过萤火虫吗?李老师还会念一首萤火虫的儿歌 :萤火虫 ,点灯笼 ,飞到西 ,飞到东。一闪一亮 ,一亮一闪 ,好像星星落花丛。你们喜欢萤火虫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萤火虫》的课文。(板书课题)二、范读课文三、自学课文(读正确 ,初步理解课文)提出要求 :要一字一字读正确 ,读完一遍 ,把加拼音的字再认一认。读完一遍再提要求 :不懂的词自己猜猜。比方“夏夜” ,这个词你们没有学过 ,意思能猜出吗?再比方“燃烧”…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2 理解课文内容 ,教育学生做事不要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 ,不能急于求成。3 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 ,理解寓言的寓意。教具准备 :幻灯片、卡片。教学过程 :一、用幻灯片出示一幅图(一个累得满头大汗的人正在拔禾苗)。想 :这个人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从哪儿看出来的?二、出示课题 :揠苗助长利用工具书理解“揠”和“助”的意思。注意“揠”的读音。三、学习课文1 初读课文 ,想想这则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一个人盼望自己的禾苗长高 ,把禾苗全拔高了一截 ,结果全枯死了。)2 指…  相似文献   

13.
邻居是位园艺师,退休后的目标是把那附近0.1公顷的大院子劳作成一片树林。我发现他栽植的每棵树苗都很少浇水,就半开玩笑地说:“您可不能只求数量而不要质量啊!”老园艺师微微一笑解释道:“我少给树苗浇水,它们才感觉到水的可贵,为了掘出更多的生命之水,它们就要顽强不息的把自  相似文献   

14.
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二、自学课文1 把课文读通、读懂、读流利 ,不懂的字词通过查字典和结合上下文理解。2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①牛顿的小风车是怎么做出来的?②同学们对小风车有哪些看法?③小风车被摔坏以后 ,牛顿为什么心里难受极了 ,但又没有流一点眼泪?④牛顿从这件事中受到了什么教育?3 试着给课文分段(讨论分段的理由)。三、交流讨论1 朗读课文(读正确、有感情)。2 讨论交流上述①②③④问题(结合有关课文具体内容 ,从读中感悟、理解)。四、课堂作业1 读准“摔”、“受”、“任”、“磨”、“几”、“扇”等字的字音…  相似文献   

15.
生日树     
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照例要给我买生日蛋糕。我对妈妈说:“今年这个生日我想过得更有意义些。”妈妈问:“你打算怎样过这个生日呢?”我想了想说:“我要在院子里种下一棵小树,让小树和我一起成长。”妈妈听了我的话非常高兴,便带我去苗圃买回了一株小树苗,然后就在院子的围墙边开始挖坑。妈妈挖了一会儿,又让我亲自动手挖。不久,一个小土坑便挖好了。我把小树苗放到坑里扶正,妈妈把土填了进去。我在泥土上面轻轻地踩了几脚,又拿来洒水壶给小树苗浇水,并给小树取名为“生日树”。望着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小树,我默默地许下了一个心愿———小树…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是《猴子种果树》。课文讲的是一只勤劳的猴子自食其力种果树,它天天给果树苗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果子。在此过程中,热心的乌鸦、喜鹊和杜鹃纷纷前来为猴子传授种果树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一、用有个性的朗读 ,为学生创设情感的氛围1 同学们 ,谁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妈妈”这个词?2 交代任务 :这节课 ,我们就带着这样亲切、深情、甜美的感受 ,学习“妈妈的爱”这首诗 ,我们不但要用情地读好它 ,更应把“妈妈的爱”印在自己的脑海中。二、用真实的体验 ,感悟诗歌的内涵1 请大家读读课文 ,看看诗中有没有使你感动的地方?2 小组内先交流一下 ,你们可以说说你们的感受 ,也可以读读表达你的感受。3 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1)第一节诗使学生感动的汇报。①让学生具体说诗中哪些语句使自己感动了 ,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18.
正育苗人种了一片桃花心木树苗。他浇水时很不规律,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水量有时多,有时少。经常有树苗莫名地枯萎。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补种。有人忍不住责问他:"如果你每天有规律地浇水,树苗应该不会枯萎吧?"他不以为然地笑了:"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很快就枯萎了。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我认为,要让学生拥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离不开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并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而有效的词语教学对整篇课文的教学来说,能起到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那么,如何...  相似文献   

20.
乡下老家前面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树苗种下后,我总是隔几天去帮助浇水。种树人来的天数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来一次。他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不久有些桃花心木树苗就枯萎了,这样,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