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国家教育部 2 0 0 0年 3月正式颁布的新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观念、人的本质力量的论述 ,从教师、教材、学生这三个方面论述了语文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这种人的教育应该体现在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动态关系中 ,应该具有人文精神、人文价值并体现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
何远清 《教育导刊》2004,(17):11-13
素质教育要求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非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既然如此,就必须研究儿童。生本教育理念首次站在人的角度,提出了重在体现人的发展与教育价值观、伦理观、行为观,确认了学生才是教育的本体,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有力的挑战,还了教育的“庐山真面目”。本项实验教材,继承了中国化的传统,强调思维整体性、强调感悟、注重实际运用、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打破了传统教材与现实生活脱节的局限,突破了传统教材以知识点相串带动学习层次的提高的束缚。教材的呈现方式承载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达到教师主导下的共性教学与学生个性化学习较为和谐的统一我们期望通过生本教育实验,改善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但教师不得不教、学生不得不学的现状,改变某种程度上师生对峙的局面。通过实验更新教师原有的教学观念,带动学校的整体改革,以学生的乐学、好学和教师的善教、乐教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力。  相似文献   

3.
创业教育与师范院校的教育整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教育体{目和课程目标、结构迅速变化的形势下,师范院校的创业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业和再创业意识与能力,全面提升学生教育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势在必行。创业教育内容的设计应该以普适性为基础,教育创业为主线,兼顾不同专业特点。当前要解决好创业课程制度化、教师团队组织和专门教材建设等同题。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对教师学历层次的追求上,更重要的体现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效益的要求上。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教材、教师、学生中的显性教育因素,也要关注蕴藏其中的隐性教育素材。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从来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阵地,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更是这块阵地中的制高点,语文教师一般都很重视利用古诗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审美教育,那么在教学中老师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审美教育呢?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理念倡导综合教育,强调学生具有各种发展潜能,教育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承认学生是发展的、有潜力的、有差异性的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材的传声筒,学生也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设计者、教材的组织者、课堂流程的规划者。为了适应这种教育理念的要求,新时期教师的情感素质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教育活动中要不断培养自己的情感,塑造自己的形象,以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审美教育是通过文学艺术形式以及其他审美对象对人的情操进行陶冶,以唤起人的美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的一种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本文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通过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和广阔的社会美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其次,通过教材的丰富多彩的语言美与教师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美,培养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朴素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再次,通过异彩纷呈的人物形象美去美化学生的心灵,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形成学生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8.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落实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具体要求就是:第一,关注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所有学生都看成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通过尊重、关心、牵挂,让学生享受最好的教育。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用“心”施教,体现教师热切的情感,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英语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目标的五大组成部分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主义观点。本文阐述了情感态度的定义和作用,提出了教师自身应具备的良好的情感素养,并结合教学实际,论述了如何挖掘教材内涵实现情感态度目标,以及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贯穿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0.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落实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具体要求就是:第一,关注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所有学生都看成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通过尊重、关心、牵挂,让学生享受最好的教育。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用“心”施教,体现教师热切的情感,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兴高采烈,  相似文献   

11.
综合性大学中的教师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应该将综合性大学中的所有师范专业集中于一个专门承担教师教育的学院,由该学院统一组织师范专业学生的各种教学、教育活动,形成综合性大学中教师教育的集中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既能充分地体现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特点,又能保存现行模式的长处,从而保证综合性大学中教师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语文课情感教育入手,分析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关系,指出三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述教师、学生、教材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层次联系。  相似文献   

13.
从领导、教师、学生、教材、资金设备、评估手段、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落后地区大语文教育滞后发展的原因,并着重从教师的课外阅读指导方面,论述在落后地区实施大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个性化教育已形成共识,而语文学科又是最具个性的教育.语文学科的个性教育主要体现在教材、教师和学生三方面,而尤以学生为主体,文章就试图从三个方面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教育本身就是直面人的生命,为提高人的生命价值而服务的.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注重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在本文中,就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教学内容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及阐述.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以完全人性化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心明眼亮。一改以往的黑白版,以大量的彩图、图表的形式,呈现在学生与教师的面前,更容易让人接受。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个性化教育已形成共识 ,而语文学科又是最具个性的教育。语文学科的个性教育主要体现在教材、教师和学生三方面 ,而尤以学生为主体 ,文章就试图从三个方面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应该是美的课堂,体现教学与审美的和谐统一。真情实感是课堂审美教育的重要基础。无论是教材中美学因素的发掘、教师声情并茂的引导传授,还是学生对美的体味感悟,都应从真情实感出发。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是永恒的主题,高职院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学语作为高职公共课有它自身的特点,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体现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开发人的潜能,本文就从论述潜能与创新关系入手,进而提出了开发不同层次学生潜能的几个基本途径:创设环境、识别强项、寻找教材中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的因素、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