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版集团规模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9年以后,出版业相继诞生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广东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辽宁出版集团、中国科学出版集团、山东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等以资本为纽带的出版集团.为了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这些出版集团诞生后大都进行了一些规模扩张,也有的正在着手进行规模扩张.本文想对出版集团的规模问题做些探讨,以资参研.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的大部分出版社处于不同的部门主管之下,所有的出版资源由上面分配确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出版社普遍缺乏竞争力,批发、零售等流通环节或者市场化程度不高,或者还处于散兵游勇的落后局面之中。根据中国加入WTO的相关协议,中国已经开始逐步允许各种资本进入报刊出版发行领域,而各地也先后组建了出版集团以应对挑战。对于出版领域来说,比规模扩张更重要的是体制改革,只有坚持推动管理制度的优化才能实现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3.
《出版参考》2005,(12S):F0002-F0002
重庆出版集团是以重庆出版社为基础,经过内部扩张自身裂变发展成的大型国有出版文化企业集团。重庆出版社的前身是西南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0年12月。  相似文献   

4.
集团不是一个明晰的概念,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和规模,更不是由政府和主管部门可以评定的.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集团,甚至是组建不久的新集团,经过努力,假以时日,可以发展成名牌,而一个名牌企业也可以发展成集团,甚至它本身就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集团规模.这就是本文主要论及的集团名牌化和名牌集团化的议题.两者都可以向着一个目标演变,即做大做强,殊途同归成为名牌集团,但这种演变的方式和代价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出版集团改革始终伴随着经营上的专业与多元之争."集中兵力,以强制胜"成为专业主义者选择出版扩张专业化战略的论据,而"群胆群威,多角制胜"则是多元主义者选择出版扩张多元化战略的原因.依托出版界和学术界特有的形象思维,各自阵营还分别用相当精彩的比喻论证各自战略的合理性:专业主义者极为欣赏马克·吐温"把所有鸡蛋都装入一篮,然后看好那个篮子"的观点,毕竟看一只篮子比看多只篮子的成本要低很多;而多元主义者则认为不要把全部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即追求成长和分散风险,从而提出多元化战略能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是当前中国出版集团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6.
中外出版集团规模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集团在许多国家的出版产业中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拥有雄厚的资金、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著名的产品品牌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国家出版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又是出版技术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的先锋.许多著名出版集团还实现了跨国跨地区的发展和扩张,成为了世界性的出版集团.  相似文献   

7.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传媒经济学的重要特征,也是报纸扩张的动因所在.所谓报纸扩张,是指报纸扩大自身规模的经济活动.媒体的扩张模式一般分为三大类--"横向的、纵向的和斜向的扩张".①横向合并战略可以获得规模经济,纵向整合战略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而斜向扩张则可以分散风险.  相似文献   

8.
我国广播电视媒体自产业属性确立后,追求效率所引发的规模扩张本性逐渐显现.从省级卫视的“上星”,到省、市级媒体集团的组建,从受众规模的扩大,到实体规模的累积,电视媒体不断寻求“做大”.媒体整合是一种“做大”的路径.在市场力量和体制的行政力量共同作用下,我国的媒体整合呈现出某种必然的路向,即在行政区划体系内,在同级媒体间寻求整合,从实体的合并过渡到产权与管理机制的融合,实现最大化的规模扩张.笔者分析了这一路向生成的内在逻辑,尤其在“署局合并”的背景下,这种路向从推想到现实,从小规模的实验到大规模的实践,似乎更具确定性.但从长远来看,媒体整合的边界受到行政区划的限定,媒体的规模扩张很容易走到尽头,因此,市场结构难以达到最优,行业的整体发展仍会遭遇瓶颈.  相似文献   

9.
战略是以未来为主导,与环境相联系,以现实为基础,对企业发展的策划、规划.目前西方企业家已把现代企业管理称作战略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战略管理和战略创新,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而选择符合集团自身特点的战略体系则是实施战略管理的关键.对于出版集团而言,就行业自身特点及制度基础、外部环境等来说,可供选择的发展战略体系主要包括重组战略、专业化战略、营销战略(市场战略)、品牌战略以及资本运营战略等等.下面,本文将就这一战略体系的组成及运转控制,做一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出版集团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获得了双丰收.但不可否认,这一年中,出版集团也面临了一些发展中的困境和问题.本研究针对诸如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并购重组、数字出版、内容资源整合以及走出去等8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应的分析和评判,并指出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1.
我国书业企业扩张策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锦宏 《出版科学》2007,15(4):48-49,34
本文从我国书业企业战略扩张的实际需要出发,探讨了我国书业企业进行扩张的六个策略,以期能为书业企业的战略扩张行为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兼并:西方书业集团扩张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兼并作为企业扩张和发展的一条途径,一直受到西方书业企业,尤其是大型书业集团的重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书业企业兼并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波及北美洲、欧洲、亚洲、澳洲和拉丁美洲.书业企业兼并行为的动机何在?有何特点?对世界出版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国内出版集团及业内专家多年来一直在探索与尝试多元化经营的策略与理念,并大体确定了相关多元化经营、非相关多元化经营双轨并举的模式。出版集团多元化经营仍存在着企业的执行力问题、纵向和横向产业链的扩张问题、进入不同行业的风险问题。出版集团多元化经营将利用内容生产者优势走行业拓展之路;整合资源,探索资本多元化经营;发展新技术为多元化经营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相似文献   

14.
当前,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鼓励和大力支持优势媒体实施"跨区域扩张",这对于致力于异地扩张的优势媒体来说无疑是个重大利好.但是,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优势媒体实施的异地扩张,多出现了水土不服,失败的案例多,而成功的案例少.总结异地扩张的经验与教训,异地办报要取得成功,需要把握好如下"力"与"度".  相似文献   

15.
内涵式出版集团是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自我裂变、自我扩张的方式组建而成的.我国的内涵式出版集团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出版集团的运作方式,在集团化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还存在管理机制落后、集团内部发展不均衡、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未来我国内涵式出版集团可能数量增多、规模增大,还有可能进入资本市场,并向数字化、全媒体转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个别出版集团为了做大做强,盲目进行多元化经营,以致有人认为产业规模虽然扩大了,文化影响力却没有明显提高.这种现象令人担忧.多元化经营的内涵是什么,出版集团该如何进行多元化经营?笔者拟对此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出版、电影和唱片等行业不断孕育出新的表达方式,由此引发的版权保护对象能否扩张的问题亟需回应。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将作品类型条款由“封闭式”转为“开放式”,在立法上为版权保护对象的扩张提供了空间,但仍需明确合理扩张的具体路径。文章通过对“宽容扩张”理念的分析,梳理了版权保护对象扩张的方式以及作品类型归属的认定,针对新类型表达可版权性判断的具体路径,认为可版权性要件是作品扩张的首要标准,法定作品类型在扩张保护的认定中发挥着示例性而非限定性作用,提出应当审慎适用兜底条款将创造性表达认定为“其他作品”类型,揭示应然角度下版权保护对象合理扩张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界定创新扩张概念的基础上,从人才聚集角度出发,以知识势差理论为依托,对知识创新扩张机制的基本内容、制约因素以及模型进行研究.认为,知识创新扩张是以一定的机制作为保证的;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知识创新扩张在人才聚集影响下呈波浪式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参考》2007,(10S):I0004-I0004
9月12日,由安徽出版集团主办的“首届民营图书推介会”在合肥召开,这是继今春该集团成功举办“出版发行春茗恳谈会”后的又一创举。安徽出版集团副总裁牛听表示,必须抓好民营书业这一环,走好民营渠道这一步,把市场做得更实、更细、更广,让集团图书在国有、民营两大渠道并驾齐驱,和谐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出版人,在我们没能走出国门开拓新点的时候,还得把脚下的土地稳稳地踏着,否则,今日我笑人,他日人笑我。咱们域内那些称王称霸的大型出版集团,也最好从贝塔斯曼的扩张中,及早意识到战略扩张的意义与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