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建构和确立中产阶层的市场经济主体性的过程中,各种财经媒体可以说是居功甚伟。从传媒文化的角度来看,财经媒体实际上提供了新的传媒话语,它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第一次就中国财经传媒的发展所做的深度调研报告<第一财经产业价值链研究报告>的摘要,从第一财经产业价值链构建的背景与意义、第一财经产业价值链的现状、第一财经产业价值链的重构、第一财经产业链构建的政策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指出中国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强势中国财经媒体的支撑,需要一个能向世界传递财经权威信息的话语平台.第一财经为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示范.  相似文献   

3.
中国媒体正在走进新财经时代. 我们需要建构新的话语体系,探索新的报道策略,以应对扑面而来的冲击. 新建构:媒体话语体系在变 新财经时代有两个支点. 从报道对象来看,新财经时代国际国内经济格局发生深刻转变.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中国经济运行方式与节奏将呈现全新面貌;同时,经济国际化、全球化迫切要求"中国声音"尽可能与"中国实力"相匹配.  相似文献   

4.
《声屏世界》2010,(2):66-66
新建构:媒体话语体系在变。一、“转型话语”奠定新财经时代新闻报道的基本语境.“转型话语”是指新闻报道将“转型”作为报道的元语境。二、“职业话语”界定新财经时代新闻报道的职业道德.媒体的“职业话语”将给媒体可持续发展带来强劲动力,媒体的专业素养、职业理想将得到更加自觉的维护。三、“国家话语”确立新财经时代新闻报道的国际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在中国的深化和普及.商业和财经在中国百姓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读者(包括投资经营者)希望大众传媒提供最丰富、最实用、最新鲜的财经资讯。同时,财经媒体的发育程度和商业化水平太低,存在市场空白。因此,自2000年升温的传媒投资热潮中.财经类媒体成为市场主流。  相似文献   

6.
孙明静 《新闻世界》2011,(11):141-142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作为信息提供商的财经媒体也随之快速发展。但随着网络财经媒体的崛起,以及财经纸媒同质化竞争,财经纸媒的处境越来越危险。本文通过抽取三家财经类纸媒,分析目前国内财经纸质媒体的市场定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分析国外优秀财经纸媒市场定位,为中国财经媒体的市场定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何晶 《当代传播》2007,(4):43-45
本文分析了中国内地报刊对中产阶层进行积极的话语建构这一媒介现象,研究发现大众传媒主要从概念引入、形象呈现和共同议题设定三方面对中产阶层进行建构;这种建构行为的内在动力主要来自于中产阶层自身的成长、经历市场化转型的媒介对高端受众的追逐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松动.同时,全球化也作为中国社会系统外部一种力量推动了中国中产阶层话语的兴起.  相似文献   

8.
《新闻战线》2021,(1):118-118
2020年12月26日,以“破局·突围·奋进”为主题的“2020中国经济媒体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领军人物,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等500余位嘉宾出席。论坛由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主办,传媒茶话会、中国财经媒体版权保护联盟承办。中宣部传媒监管局、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领导出席论坛并讲话,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会长赵健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9.
林晖 《新闻记者》2007,(8):11-14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财经信息渠道终端的主导权、财经事件的舆论主导权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决策和公众投资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一边是西方主流财经媒体唱衰中国股市、力压人民币升值、鼓吹中国房市泡沫,一边是大量热钱涌入中国的楼市和股市,等待政策调控的效应显现再突然出手。这些现象迫使我们认真思考今天围绕财经资讯市场的竞争。●争夺关于中国经济的话语主导权和信息主导权是中国媒体的必然目标;以独立、客观、冷静的态度报道中国经济是中国财经媒体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因此,必须把做强做大中国财经媒体,加强专业性和权威性放在关乎中国经济安全、促进决策科学的背景下考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财经媒体在走向移动新闻业的过程中,由内容提供商向平台运营商大力倾斜,众多优秀财经新媒体平台脱颖而出,不乏资深财经媒体人创办的微信公众号。但是,互联网转型并不是简单线上与线下的嫁接,纵观近些年财经媒体的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运营成本过高、服务意识淡化、价值链重构遇挫……以互联网思维再审视其平台建构发现:构建新商业生态圈是财经媒体互联网转型的出路与归宿,其中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创新商业模式是财经媒体竞争制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市场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受众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接触财经报道,在财经信息的传播中,网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做好财经网站也是很多财经媒体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媒科技》2014,(20):60-63
<正>11月7日,在蓝鲸传媒主办的第六期财经记者新闻实战训练营上,证券时报财经传媒集团战略发展部投资总监范卫锋,对传媒行业发展进行了阐述,他认为,传统媒体当下无疑已经失败,而且其失败是全面性的,从APP到社交媒体,从内部创业到资本运作,媒体始终未能找准自己的机会。媒体的机会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王方 《传媒》2009,(11)
2009年10月,<财经>杂志人事风波发生后,各界议论纷纷,猜测传闻不断,一度演变成极具眼球效应的"新闻事件".当然,作为中国最知名的财经媒体之一,备受公众关注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如何理性、客观地看待、评价"<财经>杂志离职事件"并非易事,要谈此事件对中国传媒业尤其是财经媒体的发展的影响、教训及借鉴意义就更难了.就事论事,笔者认为"<财经>杂志离职事件"的发生,除了金融危机、美国媒体寒冬、中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及时下传媒人创业潮等外部原因外,关键在于杂志自身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14.
近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宣称将在中国出版简体中文版,而中新网报道《AC米兰队刊》中文版也将在大陆落户,并在本赛季出四期。中文版已成了国外传媒进军大陆的号角。其中,虎视眈眈于庞大中国市场的国际财经传媒中文版更是值得人们关注。以下笔者就当前各种国际财媒中文版现状(主要以网络版为分析对象,以下简称中文版)作一分析,并就其对国内财经媒体的影响提出不成熟见解。  相似文献   

15.
林梅 《新闻知识》2012,(5):14-16
俄罗斯自上个世纪末进入社会转型期以来,大众传媒从形式到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媒话语作为媒体影响和说服受众的主要手段成为现代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俄罗斯学者运用修辞学理论对传媒话语的建构和表达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当前主要存在的话语道德、"极端受众中心论"等问题,并呼吁通过传媒话语恢复和建构受众的民族认同感,从而增强媒体的社会功能。对俄罗斯传媒话语修辞批评的分析和总结对我国的大众传媒研究有着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媒科技》2013,(9):13-13
8月28日,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挂牌仪式在京举行。这标志着财经出版传媒事业发展步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第一财经传媒集团所处时代最大的特点是全媒体时代、大数据时代,基于互联网平台背景下的媒体构造,用户体验得到空前的强化,第一财经全媒体集团如何紧扣时代脉搏,准确把握受众需求,在强化既有专业财经新闻生产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创新,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财经》杂志高管集体辞职事件,虽让人震惊,但也在意料之中。笔者曾在一篇传媒评论中写道:"赵世龙、朱德付、朱学东、程益中的理想有多远?"这次轮到胡舒立等人了,《财经》的理想有多远?这确实值得籍此深刻地反思一番!中国更需要新闻,还是媒体?  相似文献   

19.
财经媒体市场与财经媒体的竞争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一、对财经媒体市场的几个基本判断财经媒体市场今后走势如何 ?拿什么作为我们决策与运作的依据 ?分析各种情况 ,我们可以有以下几个基本判断 :财经媒体市场空间一定还很大 ,财经媒体市场的选择性今后会更强 ,财经媒体市场竞争可能会越来越激烈 ,财经媒体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多地呈现为跨媒体竞争。1.空间很大的财经媒体市场可以断言 ,财经媒体市场空间一定还很大 ,财经媒体市场的成长速度 ,可能会比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要快得多。为什么这样说 ,可以从几个角度分析。其一 ,与以往相比 ,中国经济正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 ,…  相似文献   

20.
王迪 《新闻世界》2010,(7):236-237
欲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制定并执行完整规范可行的品牌战略是财经媒体的最优选择。本文以上海第一财经为例,简要分析塑造品牌形象对于财经媒体取胜的关键性作用及其品牌战略的诉求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