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通过对今文《周书》302个偏正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和词性构成的分析,揭示了今文《周书》偏正式复音词的词性数量分布、偏语素的语义功能、正语素的语义范围、偏正式复音词的内部词性构成以及音节构成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拟话本小说《石点头》中有偏正式复音词2410个,占全书复音词总数的四分之一强,构成情况也颇为复杂。语义构成上,偏正式复音词可大致分三类:有关人、时、物的;有关动作行为的;有关性质状态的。词性上,偏正式复音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其中名词最多,动词次之,形容词和副词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3.
《百喻经》是研究中古词汇系统的一部重要语料,书中偏正式复音词内部的语义和词性构成较为复杂,对其构词状况和特点加以探讨,可以为中古时期偏正式构词法的发展特点提供一些佐证。  相似文献   

4.
对《世说新语》中的偏正式复音词语义和词性的构成状况进行详细考察可以发现,“世说”时期,偏正式复音词在语义和词性构成上,较先秦时期有明显的发展。从语义构成上看,表身份、职业大类名词的正语素有所增换;正语素表示动作、行为,偏语素表示情态、状貌的偏正复音词大量出现;数量词的用法在继承先秦用法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些变化。从词性构成看,像先秦一样,构成名词的仍然占绝对优势,但构成动词的比先秦有所增加,并且出现了构成形容词、副词、连词、代词的偏正复音词,各类形式词的构成情况较上古更为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5.
《抱朴子》偏正式复音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抱朴子》内外篇共约十八万字,除人名、地名、职官名、书篇名、虚词以及脱讹衍倒造成语意不明的不计数外,据笔者初步统计,共有各种结构的复音词约5408个,其中偏正式复昔词共H85个,占复音词总数的42.2%,占语法构词的43.7%。下文就《抱朴子》偏正式复音词的语法构成、语义构成以及词义的发展作一些定性定量的分析探讨,以期为汉语文的研究提供点滴参考。一、从词性看构成根据偏正式复音词偏语素与正语素的组合关系,《抱朴于》偏正式复音词的结构类型月分为下列十五类:一、名十名—-~名。如:(l)必欲长生,常服山精。(内·…  相似文献   

6.
<列子>是一部道家思想的作品,它的语言也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语料.支配式复音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考察<列子>中支配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状况,我们可以发现:<列子>书中支配式复音词的数量比较多,涉及事物的范围也比较广,同时语义构成关系比较复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语词汇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今文《周书》复音实词的全面考察,探索了其类型、意义,分析了合成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和语法构成,发现今文《周书》复合式复音词中的联合式和偏正式构词方式发展已趋成熟,动宾式、动补式、主谓式构词方式尚处于萌芽阶段,总的来看今文《周书》的构词方式已完成由语音构词向语法构词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对<颜氏家训>中偏正式复音词的语义和词性的构成状况进行详细考察可以发现,其偏正复音词在语义和词性构成上,较先秦时期有明显的发展.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魏晋南北朝是汉语词汇复音化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9.
《孟子》一书中的偏正式复音词数量多,特征鲜明.文章拟从词性角度,对《孟子》中的偏正式复音词予以全面考察,并通过与《论语》的比较分析,探究偏正式复音词在先秦时的细微变化,以期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家山汉墓竹简》是20世纪重要出土文献,反映了秦至汉初语言的实际面貌,具有珍贵的语料价值。笔者从语义构成和词性构成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张家山汉墓竹简》复音词具有如下特点:语法造词已经占了绝对优势;偏正式构词法最为能产;与先秦相比动宾式有了明显发展;结合稳固,有不少直到现在还在使用。  相似文献   

11.
《荀子》词汇总量丰富。其中,单音词占优势地位,复音词居次要地位,但复音词所占的比例也已比较大。其复音合成词的结构方式多种多样,有联合式、偏正式、附加式、主谓式、动宾式等,联合式构词法和偏正式构词法是合成词中最主要的构词方式。《荀子》词汇是先秦汉语词汇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地位比较重要。  相似文献   

12.
句法歧义产生的原因有:层次和句法结构关系都不同产生的岐义、句法结构关系相同而层次不同产生的岐义、层次相同而句法结构关系不同产生的歧义、词类不同产生的岐义、词和短语同形产生的歧义;语义歧义产生的原因有:语义指向的多向性产生的岐义、某些词语义特征不同产生的岐义、两种语义格交叉产生的歧义、修饰关系或修饰范围不确定产生的岐义。  相似文献   

13.
Goldberg的构式语法提出语义表达式总是由构式素和填充素组成。但这种构式离不开词这一要素。在词(概念)具有客观性的前提下,词具有指称性、说明性、修饰性和关联性等四个自主功能。构式就是依据这些功能组成的二元语义结构。这种语义结构就是语言的普遍语义结构。  相似文献   

14.
汉语同素逆序物象词是一种值得关注的词汇类聚现象。从词义类型上看,同素逆序物象词分为词义完全相同、词义不完全相同两种;从语法结构上看,主要有偏正式、联合式两类;从年代分布上看,有些产生于大致相同的年代,有些产生于相隔较远的不同年代。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高缓,必须有的放矢,从词汇入手打好英语写作的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完善考试制度,将写作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注重文化导入,多练多改和边练边改,从而全面增强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结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原本不是一个被语法学界完全认可的语法组合,然而在当代口语及书面语中,“程度副词 名词”组合却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可见,“程度副词 名词”虽是一类很特殊的结构,但已具有相当程度的可接受性。与一般意义上的名词不同,进入这一结构中的名词需具有由具体指称向情状描述转化的潜在语义特征,这一类名词与程度副词的组合弥补了形容词语义表达上的问题,并由此引发了部分名词向名形兼类词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对于英语写作,我们除了掌握写作理论,熟悉各种文体的写作要求,还应当掌握一定的修饰性写作技巧,才能使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叫人爱不释手。本文主要讨论了英语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文章的启、承、转、合,用词准确、生动形象,以及句式结构多样化等修饰性写作技巧对英语写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涌现出大量新词新语,对它们的构词方法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词义,同时也是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丰富和发展。近十年以来的新词新语构词方法有其显著的特点。如:利用偏正式构词法形成的新词新语占大多数,复合式中的其他构词类型所构成的词只是作为"陪衬"出现,而附加式构词法又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新词新语构词方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刘政元 《海外英语》2012,(8):253-256
Linguistic subjectivity is pervasive in almost all the utterances.Language without speaker’s affect,judgment and view point doesn’t exist.Idioms constitute one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Knowing a language includes knowing idioms in that language.Variation is one important aspect to idiom.Different from ordinary phrases,idioms tend to be frozen in form and meaning and don’t allow change in structure and meaning.However,variation is one important aspect to idiom.The words of some idioms can be moved orsubsti tuted by other words.The syntactic structure of idioms can be altered.Some idioms function as normal sequence of grammatical words.They have changes in tense and aspect.All these changes contribute to the creation of idiom variation.Speakers create new idiom out of the original ones by modifying the original idiom to convey extra meanings.Idiom variations are the results of people’s creative use of language.  相似文献   

20.
汉语的三音词从先秦到现代一直稳步发展,明显增加。推测在数百年之后,三音词的数量将超过双音词。汉语词长的历史发展趋势是:单音词为主一双音词为主一三音词为主。以三音词为主的阶段将会到来的理由:当代三音词发展迅速,比例剧增;现有的三音词中,名词和偏正式的比例最大,这正是汉语词汇增长的强项,从不同方面表现了三音词的优势;词根语词形的多音化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多音化的主要原因是认识的复杂化精细化要求语言的基本单位与之相适应,社会发展的影响较小,语音简化之说缺乏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