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对于党的建设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要进一步的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使马克思主义逐渐的由政治主导型逐渐的转化为大学生群体和人民群众自觉的思想和行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教学就是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思想中进一步的改革马克思主义的统治地位,同时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2.
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为此,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推进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的逻辑是时代赋予的重大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引擎。  相似文献   

3.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推进与普及,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和普及的重要渠道,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改进方式和方法,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而确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平台.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事关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系统工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通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必须通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教育合力,最终使大学生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相似文献   

6.
《集宁师专学报》2013,(3):53-5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在高校推进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目前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推进中既有优势也存在问题。文章主要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实践大众化、创新大众化,以及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保障、动力和举措几个方面探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大学生是高校德育的时代课题。高校德育要顺应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要求,加强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在研究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上,在推动学科建设更好地服务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上,在探索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紧密结合的实现途径上有新的突破与发展,不断提高服务于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面向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意,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采用辩证思维方式来重新诠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澄清国内存在的由于知性思维逻辑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的误区,以点带面,为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开展赋予更充分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经途径和重要环节,通过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大众化的形式把马克思主义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必要.同时,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过程中,高校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积极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普及,使其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又有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人才高地和思想源泉,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存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合作机制尚未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部运行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效果。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创新,重要的是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外部机制建设,二是内部机制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调机制以及全员育人机制,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外部机制。第一、第二课堂联动机制以及规划机制、保障机制、评估机制、预警机制等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实践阵地,因此,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教育者需要首先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明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和心理变化过程,从社会文化、家庭学校教育以及网络化时代等方面探寻出大学生思想变化产生的根源,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内容和本质要求。从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意义着手,分析了当前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新形势下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主体力量的培养,有效地探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途径,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创新宣传教育载体,贴近大学生学习、思想、成长实际,关注青年成长成才的需求,加强大学生的实践砥砺,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阵地、武装学生头脑、指导学生行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源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任务。高校凭借雄厚的师职资源业已成为有效实现这一任务的主阵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推进高校马克主义大众化的最主要载体。分析并深入理解大学生理论学习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明确在大学生理论学习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探索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角下加强大学生理论学习的途径,是在实践操作层面上有效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面向全国所有高校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要注意处理好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教材与教学、认识与实践三对关系,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韦滢  陆浩 《考试周刊》2015,(32):139-140
借助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又是青年学生成长及精神皈依的需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可以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又可以通过发挥网络宣传主控权优势、加强学生社团组织、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等路径形成阵地,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贯彻十七大报告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导向功能,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正确认识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积极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在高校实践的过程中随着学生学习内容、生活环境的改变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文章通过在学生中的调研和了解,探索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思考如何通过党团组织建设、网络等新媒体运用,结合学生成长诉求设计专题活动等渠道,对青年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科学引导其思想成长,帮助青年学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大众化”为契机 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七大报告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高度,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承载、传导教育信息,渗透教育内容,促进主客体相互作用等功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可为在大学生群体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搭建新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