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动研究是一种研究途径,它的主要特征在于行动,在于改善现有状况,并不在创造新的理论。研究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研究场景和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研究模式;行动研究的操作过程简单、易学,十分适合中国开放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2.
行动研究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动研究是一个术语,一种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强调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中,行动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计划、行动、反思以及评价的动态性、实践性的研究,并且将研究成果在较短时间内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以解决实际问题。在教育领域,行动研究对于促进教学过程中优化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行动研究在于问题的及时解决,而不在于发展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因而其效度不高。  相似文献   

3.
“行动研究”是一种适应小范围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重点不在于建立理论或规律,而在于系统地、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霞 《江苏教育》2008,(7):50-51
“德”是个会意字,左边表示行动,右边意为心正、目不斜视,合起来即为行动要正。德本在于行,所谓德行、品行。那些关于道德的知识也应该更多的是在行动中获得的。是自己在行动中体验、体会、体悟、体认到的,由此才能悟出所谓的“道”,形成真正的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5.
《职教论坛》2007,(4S):40-40
刘邦祥、吴全全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5期撰文指出,行动导向的学习起源于改革教育学学派的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一样着眼于探讨认知结构与个体活动之间的关系。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以及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行动导向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其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它倡导通过行动来学习和为了行动而学习,是“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Meyer1989)。  相似文献   

6.
试论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上世纪70年代以来,行动导向教学作为指导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的原则一直在德国职教领域颇为流行。考察了行动导向教学的演变和主要特征,特别介绍了项目教学法和设计行动导向教学的关键概念-完整行动和反思性学习。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从保证教育质量、支持学生社会化以及加强学校管理方面出发,论证了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改进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核心在于"通过行动来学习",教学过程强调通过模拟实际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幼专英语教学改革在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开发了基于行动导向的英语教学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8.
行动研究法是当前国内外课程改革背景下广泛流行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成 为教师的必然选择,在于它的三大特点:行动研究是以人性为核心的定性化研究;行动研究注重以叙事为手段 的诗意化表达;行动研究是以实践为出发点的生成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民生型政府建设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内容具体而复杂。就民生型政府建设的基本内容而言,其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其基础在于发展社会事业,其着力点在于提升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其行动准则在于将依法行政和以德行政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者,时间也。人们口中的时间既伟大又虚幻,伟大在于它改变世间万物,虚幻在于它总是行动于无形之中。  相似文献   

11.
<正>夏正江在《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第2期中撰文指出:近些年来,源于教师的反思性实践、内在于教师行动、植根于特定教育情境的"实践性知识",日益受到教育学者的关注与重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是相对于学术界所生产的教育理论知识而言的,为"源于教师的反思性实践、内在于教师行动之中、植根  相似文献   

12.
兔侠传奇     
《红领巾》2011,(9):50-50
一只不会武功、备受欺凌的兔子,如何对抗只会用暴力说话、妄图夺取武林盟主令牌的欺世盗名的伪装成熊猫的大白熊?憨憨傻傻的免二将用行动告诉观窳:侠,在于守诺,在于除暴安良……  相似文献   

13.
校本教研所秉持的行动研究的基本精神在于"亲自参与"。这个基本精神实际上已经暗示了"叙事的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即"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可以将这个过程表述为"讲述教师自己的教育故事"。  相似文献   

14.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一种职业教育策略,其根本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引入行动导向的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就业岗位能力需求及课程的内容特点,设计学习领域,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德国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行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是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利器。行动导向法的目的在于发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彻底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法,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流城市应该有一流教育。讨论“一流教育”问题,我想其意义在于行动,在于通过主观努力将我们这个城市的教育事业办成具有一流的水准。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初中生大都是独生子,物质条件优越,普遍缺少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成为当前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意志和意志行动意志是指人们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并通过不断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在意志的支配下,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叫意志行动。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心理过程,后者是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18.
如何进行个案研究及撰写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案研究,顾名思义,是指研究者对个别对象进行的研究。“个案研究”可以归入教育研究方法中的“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适应于小范围进行的教育改革或探索,这种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科学地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建立某个完善的理论体系。行动研究是在行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行动研究的基本精神在于倡导中小学教师与研究者合作,因而素有“合作的行动研究”美称。但由于行动研究素怀实证主义情结,“介入尴尬”因之不断发生。发展并守护行动研究的“合作”精神须鼓励教师从传统、权威中解放出来,并以持续的“自我批判”成为“反思性实践者”。  相似文献   

20.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即解决完整项目应用的能力.并在行动的过程中,掌握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使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延展性.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学情,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研究对象,从教学活动设计、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应用及教学考核评价设计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