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要求基于核心素养,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这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挑战,如何从学生的角度组织课堂教学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分析蔡格尼克效应,探索从心理层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蔡格尼克效应与课堂教学中的留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籍莉 《中学教育》2008,(3):58-61
新课程改革给传统的教学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开始动态化地处理课堂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课堂教学的能动性。当课堂得到真正还原后,许多在教师意料与掌控之外的变化就被激活了。因此,教师常常需要面对教学任务不能当堂完成的情况,但“未完成的教学课”却往往拥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良好的课堂成效当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众多因素中,有一种心理机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蔡格尼克效应”(又称“未完成效应”)。本文试图阐释这种心理机制的教学意义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3.
自圆心理又叫“紫格尼克效应”,最初由一位叫紫格尼克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他做了一个实验:给138个孩子布置了一系列作业,让他们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令其中途停顿。一小时后对这些孩子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多数孩子对中途停顿的作业记忆犹新。紫格尼克得出结论:人们对业已完成的工作较为健忘,因为“完成欲”已经得到满足,而未完成的工作则在脑海里萦绕不已。[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尼克的父亲早逝,他和哥哥以及母亲相依为命。哥哥每天都帮母亲干活,以减轻母亲的负担,而尼克就知道整天东奔西跑。有一天,哥哥见尼克又要跑出去玩,便将他堵在了门口,哥哥说希望他留在家里做点什么。尼克告诉哥哥他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在忙自己的事。哥哥问他在忙什么事,尼克说他要用玻璃瓶建造一座城堡。 哥哥听了大吃一惊,问尼克:“你知道建造一座城堡需要多少个瓶子吗?”尼克说:“需要两万个。”哥哥告诉尼克,两万个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尼克说:“我能捡到两万个瓶子。一天一天地捡,一年一年地捡,两年、三年或者五年,我一定能捡到这么多瓶子。”哥哥说:“你去捡吧!”哥哥不相信尼克,尼克也许能坚持十天半个月,但绝对坚持不到捡到两万个瓶子。就算尼克真的捡到了两万个瓶子,他也不可能用它们建造一座城堡。  相似文献   

5.
“齐加尼克效应”是指对某项未完成的工作不忍丢下而表现出更大热情的现象.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让一个叫贝士的人连续去做一些工作,其中有些工作一次完成,而另一些工作则在中途强迫停止.实验结束后,齐加尼克让贝士回  相似文献   

6.
当把这个问题给一位从事写作的人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会这样说:“我喜欢读书是因为我喜欢写作!”但实际上那个读书仅仅为了写作的人,不过是一个“邮差”,或者一个尾巴主义作家,而非真正地道的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别的作家,那就绝对不会有他这位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一位说过什么的人,那他也就不会有什么东西能说给读  相似文献   

7.
一、“边际效应” “边际效应”也称“边际递减效应”或“边际效益递减效应”,它本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思是说“人们从获得单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会随着所获得物品的增加而减少。”也就是说越是需要的东西,得到后越有满足感和幸福感;但随着需要程度的减弱,再得到同样的东西。其满足感和幸福感就会减弱。  相似文献   

8.
尼克和他爸爸一起去探望祖母。火车上,尼克时时把脑袋伸出窗外。爸爸说:“尼克,安静些!别把脑袋伸出窗外!”但尼克仍然把脑袋伸出去。于是,爸爸很快地拿掉了尼克的帽子,把它藏在身后,说:帽子被风吹掉了。”尼克害怕了,他哭了,想找回帽子。爸爸说:“嗨,吹声口哨,你的帽子或许就会回来的。”尼克凑到窗口,吹起了口哨。他爸爸很快地把帽子放在尼克的头上。“哦,真是奇迹!”尼克笑了。他很高兴,飞快地拿掉了爸爸的帽子丢出窗外。“现在,该轮到你吹口哨了,爸爸!”他快活地说。该爸爸吹口哨了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是一个关心幼儿成长的人,你该多了解一下幼儿的思维特点,这些知识或许就是你教育孩子的一个入口,你不妨试试。 模仿思维 有这样一个故事,尼克和爸爸一起去探望祖母,火车上,尼克不时把脑袋伸出窗外。爸爸说:“尼克,安静些!别把脑袋伸出窗外!”但尼克仍然把脑袋伸出去。于是爸爸拿掉尼克的帽子,藏在身后说:“看,帽子被风吹掉了。”尼克害怕了,他哭了,想找回帽子。爸爸说:“嗨!吹声口哨,你的帽子或许就会回来的。”尼克凑到车窗口,吹起了口哨,爸爸很快地把帽子放在尼克的头上。“哦,真是奇迹!”尼克笑了。他很高兴,飞快地拿掉了爸爸的帽子丢出窗外,“现在该轮到  相似文献   

10.
【题目类型】命题作文【题目来源】上海市奉贤区实验中学六年级期末考试作文题【原题再现】写作指导这是一篇以记事为主的命题作文,审题时一定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就这个题目而言,关键词有“我”“长大”“了”。“我”是一个限制词,决定了文章的主人公是“我”,要用第一人称来写,这一叙述角度有利于作者感情的抒发。当然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动物或植物等,这样就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了”表示一个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一位心理学博士在分析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现状时警告说,必须警惕另一种棍棒教育——过度关怀。他在说明这个问题时,使用了“关怀强迫症”这个词语。所谓“关怀强迫症”,就是一个人特别需要别人依赖自己,总是爱向别人提供不需要的关怀。并且,这种人还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关怀,从而使别人不能独立。当别人依赖自己的时候,他就会感到满足,感到自己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由一个“迷惘的准考生”的留言谈起说起来挺有意思,偶然在“百度”里发现一则留言:“我要中考了,谁能提供好的作文素材,事件就可以了,谢谢!”大多数人看到这个帖子都可能会一笑了之.我却多揣摩了一下这个“准考生”的心思:给我一个事件,我自己会根据需要加工.他也许不知道,自己无意中说出了一个道理——事件和写作素材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上有个“木桶效应”理论:决定一个木桶的盛水量的多少由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决定.许多家长把这个理论套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以期把他的短处“拉长”,让孩子这只“木桶”能够装最大量的水. “木桶效应”理论适用于团队合作和管理工作中:工作效率是由最慢的那个环节或部门决定的,提高了该环节的效率就提高了整体效率.但这个理论并不适用于孩子的培养.因为一个人并不需要在所有的领域都出色,也不需要拥有所有的性格优点,他只要在一个方面出类拔萃就足够了.以己所长去选择职业,既能轻松地做出成就,自己也会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需要他人的赞美,同时也需要赞美他人。赞美会产生特殊的心理效应,因而它能够加强或满足人所必需的“尊重”需要。而当这种需要获得满足后,也会以相应的形式进行回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那些对分阶段不吝惜“赞美”的人,往往就是受到他人经常赞美的人。  相似文献   

15.
Jokes and Humour     
在火车里尼克和爸爸去看望奶奶。在火车车厢里,尼克经常把头伸出窗外。爸爸对他说:“尼克,安静点,别把头伸出窗外。”可是尼克还是不停地把头伸出窗外。这时爸爸悄悄地从尼克头上摘下帽子藏在身后,然后对他说:“瞧,你的帽子被风刮跑了。”尼克大哭起来。他要他的帽子。他爸爸说:“好了,吹一声口哨,你的帽子也许会回来。”尼克靠近窗口吹了声口哨,爸爸很快地将帽子戴到了尼克的头上。啊,这太有意思了。尼克笑了。他很开心。他很快地从爸爸头上摘下帽子扔到窗外,高兴地说:“爸爸,现在该轮到你吹口哨了。” InaTrainCarNickwenttoseegrand…  相似文献   

16.
“晕轮效应”是人际知觉偏见之一。不是吗,我们在认识和评价一个学生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选择一种突出的品质,从而由一点作出对这个人整个面貌的判断。当一个学生某种突出品质被标定为“好”时,他就被一种积极肯定的“晕轮”所笼罩,被主观地认为其它的品质都是好的;当一个学生某种突出品质被标定为“坏”时,他就被一种消极的“晕轮”所笼罩,被主观地认为其它的品质都是坏的,即“一俊遮百丑”或“一丑遮百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在认识和评价学生时就深受“晕轮效应”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
1993年秋天的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急匆匆地回到家,准备把我们家院子里的一些必须做的工作处理掉。当我正在打扫院子里的落叶时,我那五岁的儿子尼克走过来,拉了拉我的裤腿。“爸爸,我需要你帮我写一个牌子,”他说。“现在不行,尼克,我正忙着呢,”我这样回答。“可是,我需要一个牌子,”他坚持说。“干什么用的牌子,尼克?”我问。“我打算把我的一些石头卖掉,”他回答。  相似文献   

18.
心中的冰点     
美国的塞利曼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花了二十多年,找了一万人做一些心理方面的实验。实验的结果显示,悲观的人往往会自艾自怨生出病来,有些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塞利曼博士举了下面这个实例来说明:  一家铁路公司有一位调车人员尼克,他工作相当认真,做事也很负责尽职,不过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他对人生很悲观,常以否定的眼光去看世界。  有一天,铁路公司的职员都赶着去给老板过生日,大家都提早急急忙忙地走了。不巧的是,尼克不小心竟被关在一辆冰柜车里。  尼克在冰柜里拼命地敲打着、叫喊着,全公司的人都走了,根本没有…  相似文献   

19.
当把这个问题提给一位从事写作的人时,他会这样说:“我喜欢读书是因为我喜欢写作!”读书仅仅是为了写作的人,不过是一个“邮差”,或者一个尾巴主义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别的作家,那就绝对不会有他这位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一位说过什么的人,那他也就不会有什么东西能说给读者听。不,我决不是为了写什么才阅读,我爱读书只是因为在这个世界我只有一个生命,而一个生命对我来说是不够的,一个生命不能把我心中的全部动因都激发起来。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因为它从生命的深处增加了生命,尽管它…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在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塞浦路斯一位王子皮格马利翁用象牙雕刻了一位美女 ,雕刻时他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感情 ,雕成后又每天捧在手中 ,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她 ,时间久了 ,忽然有一天这个美女竟然有了生命。受这个故事的启发 ,1968年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罗森塔尔和雷诺尔·贾可布森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 ,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应。他们把这种效应称为“皮克马利翁效应” ,人们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的实验表明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的预言 ,会决定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在实验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