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成为导致老年人死亡的最常见疾病之一.AMI典型临床表现为胸骨后持续性压榨样疼痛,老年人AMI症状多不典型,部分心肌梗死患者以晕厥为首发表现,甚至是唯一症状,现结合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塞(AMI)典型者一般诊断不难,但对首发症状不典型、无典型胸痛,临床上称之为无痛性心肌梗塞,则往往误诊为其它疾病而贻误治疗。在门诊和急诊的接诊工作中,护士应对此有较深的认识和足够的警觉,才不致失误。 1 常见的非典型表现 1.1 以头晕、晕厥、肢体瘫痪、抽搐甚至昏迷,主要表现为 脑供血障碍部分心梗病人,心前区疼痛并不明显,而主要表现为头晕、烦躁不安、肢体瘫痪或突然意识丧失、抽搐等脑循环障碍症状。其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性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关系。方法根据16例老年性急性凡肌梗塞的心电图首要改变,将其分为窦缓、窦停和房室传导阻滞(AVB)三组,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为依据,对其临床表现、心肌酶学检测和心电图的定位诊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结果显示三组病人的临床表现相似,均有不同程度高血压(93.7%)、冠心病(87.5%)、糖尿病(81.3%)、高血脂(62.5%)和长期吸烟史(68.7%),以晕厥为首发症状(100%),脉缓(93.8%)伴低血压(56.3%)心电图定位诊断显示窦缓织对应下壁,窦停组对应下壁和侧壁,房室传导组对应下壁、正后壁、右室和侧壁。心肌酶学检测以肌酸磷酸肌酶(CK—MB)的峰值为标准,CK-MB的高低与梗塞面积大小和AVB存在与否有正相关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AVB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和狭窄程度较窦缓组和窦停组严重(88.8%对57.1%,P<0.05),尤其是优势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最突出。结论 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心电图常以窦缓、窦停或AVB为其突出改变,对应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三组病变与冠脉病变的支数和狭窄程度有关,尤其是优势型的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是AVB发生的重要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临床医学上,晕厥是一个症状,引起晕厥的原因极其复杂。但对健康成年人来说,晕厥只是一种极轻微、极短暂的不适表现。为了消除大学生在体育运动时对“晕厥”、“休克”的恐惧心理,有必要对体育保健中与晕厥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科学描述。该文对“重力性休克”、“直立位低血压性晕厥”、“血管扩张性晕厥”这三个欠严谨的概念进行了必要的修正。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急诊科常见急症之一。发作时以出现典型心前区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然而却有相当部分病人症状很不典型,已越来越引起急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将病人分为青年组(≤40岁)和老年组(≥60岁),对发病危险因素、发病情况、梗塞部位及并发症、死亡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MI老年人明显多余青年人,青年中男性为主(82.5%),老年中女性比例高(47.18%)。青年组中以吸烟、阳性家族史、高脂血症为常见危险因素,老年组以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为主。青年AMI发病突然,症状典型剧烈,多就医及时,并发症少,死亡率低;老年AMI症状多不典型,常耽误就医,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结论:青年AMI有特定临床特点,可有针对性控制,以减少AMI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35例碳酸钡中毒儿童的临床和急救处理,认为儿童钡中毒的首发症状是口、鼻周围麻木感,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及各种心律失常。治疗除洗胃外,硫代硫酸钠为特殊解毒药。  相似文献   

8.
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老年糖尿病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老年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延误诊治的原因。方法对26例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常因忽略血糖检查而延误诊治;代谢异常和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是糖尿病合并动眼神经麻痹的主要发病机理,血管损害起着重要作用。结论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应及时检查空腹血糖可避免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梗死前心绞痛对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首发AMI患者,根据梗死前1周内有无心绞痛病史,分为有心绞痛病史组和无心绞痛病史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梗死前有心绞痛病史组患者的早期并发症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早期住院死亡率明显低于梗死前无心绞痛病史组患者(P<0.05).结论梗死前心绞对冠心病患者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因此,临床工作中对梗死前无心绞痛发作的AMI患者应加强监护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正> 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诊断并不困难,而老年人SAH发病早期的临床症状、体征往往不典型,易误诊。本文对20例60岁以上老年人SAH误诊情况进行分析,供临床参考。1 临床资料1.1 以肢体麻木、单瘫或偏瘫为首发症状,初诊为脑血栓的9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  相似文献   

11.
小儿消化性溃疡病急性穿孔是一种严重的急腹症。临床上不多见。我院小儿外科自85年以来收治12例,均经外科手术证实并对其进行了临床观察,本文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2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4岁,最大14岁,发病多无明显诱因,多以突发腹痛、恶心、腹膜炎为首发症状而就诊,发病  相似文献   

12.
晕厥是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是由于大脑一时性、广泛性供血不足所致。在临床中,经常遇到由于种种原因,在肌肉注射过程中发生晕厥的患者,现将笔者多年的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专科医师对舍格伦综合征的认识及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是以下颌下腺病变为首发症状的SS.结论仔细询问病史并进行自身抗体等相关检查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收集我院1988年10月~1989年10月资科完整急性心肌梗塞(AMI)41例,其中青壮年急性心肌梗塞(YAMI)8例.我们对其早期临床症状、体征、治疗及预后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所致偏侧舞蹈症病例临床分析,探讨其发病特点、病因及预后.方法:对确诊的脑梗死所致偏身舞蹈症病例25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偏身舞蹈症为首发表现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轻,治疗效果好.结论:急性脑梗死是偏身舞蹈症的主要病因之一;病灶以基底节区为主;氟哌啶醇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青霉素是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但有一定的不良作用,最主要的是过敏反应,尤其发生过敏性休克。临床常见少数人在肌注青霉素时,出现眩晕、出汗、甚至有血压下降,突然昏倒等晕厥反应。本文通过对27例患者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休克与晕厥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经确诊的原发于各器官和部位的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一般不难辨认。而以骨、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的骨转移瘤被误诊为其它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疼痛的情况并非少见。现将我院1985年1月至1992年10月收治的35例误诊的骨转移瘤的临床资料及其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以双下肢无力为首发症状就诊,较长时间误诊,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肺癌的5例患者,其临床表现缺乏呼吸系统症状,为避免误诊,应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及详细询问病史。  相似文献   

19.
<正>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acmosidcrosis(IPH)是一种少见病,多见于儿童,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多以干咳、气促、贫血或血丝样痰为首发症状,容易误诊、漏诊。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收治的1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0.
老年肺炎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减少临床误诊率,提高老年肺炎的诊疗水平.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德州市人民医院资料完整的96例65岁以上肺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既往有慢性心,肺疾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基础病及高龄者发病多,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临床症状:约2/3患者有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1/3的患者以非呼吸道症状为首发症状.47%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痰培养显示革兰氏阴性杆菌多,双肺CT及X线检查以双肺小片状渗出影多见.结论:正确认识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做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