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线段的中点是沟通线段端点、线段斜率、线段长度以及与线段有关的对称问题、轨迹问题的“血管”和“神经”。灵活利用线段中点的“动”“静”规律,有时可给我们解题带来许多方便。现举数例说明,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所谓“双端点运动线段”,是指两个端点都在某个图形上运动的线段.与“双端点运动线段”有关的最小值问题的解题策略是:给“双端点运动线段”找到“替身”——“单端点运动线段”,然后利用“垂线段最短”确定“替身”的最小值.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识的题目,同学们非常害怕此类题目,由于思维定势,在解题时生搬硬套,熟视“形似”之外,无睹“神不似”之处,很容易解错此类题目.对于此类问题应要认真审题,抓住问题的关键条件,不仅要注意“形似”之处,更要找出“神不似”之处.下面以一组电磁感应的题目为例进行剖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中有两种基本图形:“A”型图和“X”型图.它们都是由DE//BC而构成比例线段。在解题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浅谈了相似三角形中的“A”型图和“X”型图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不管什么样的应用题,都有一个解题的“切入点”,找准了这个“切入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下面介绍结合线段图,从“剩余等量”切入,巧设单位“1”,转化求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压轴题常见题型有求解二次函数解析问题、动点问题、交点问题、中点问题、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存在性及面积问题、线段长度或图形面积的最值问题等类型.要想有效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掌握解题规律,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多种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提高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7.
运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是一种常用的求最值的方法,但在运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必须同时注意三个条件,即“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是指各项必须为正,“二定”是指各项的乘积或各项之和为定值,“三相等”是指各项可取到相等的值。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会导致解题错误。  相似文献   

8.
“圆中比例线段”涉及面广,知识点多,数学思想方法丰富,综合性强,是初中数学重要的知识交汇点之一,其题型多变,解法灵活,常常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尽管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很注重解题过程的结构分析,试图将一些解题规律教给学生,然而,面对一些关系不显露的问题,不少学生还是紧皱眉头,束手无策,望而生畏.究其根源,是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现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圆中比例线段”证明问题例说如何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9.
图 1是平面几何中常见的一类图形 .一般把它看成是过△ABC内一点O作AD、BE、CF分别与三边交于D、E、F所成的图形 .本文将探讨这个图形中一些线段比之间的关系问题 .为叙述方便起见 ,在本文中称AB、BC、CA、AD、BE、CF等六条线段为基本线段 ,称A、B、C、D、E、F、O等七个点为结点 .在这类图形中 ,每条基本线段上恰好有三个结点 .文中所说线段 ,均非有向线段 .本文提出两个观点 :( 1 )在此类图形中 ,存在着多组“若干条线段比的乘积等于 1” ;( 2 )可以用“封闭运动法”找到那些乘积等于 1的线段比 .在本文中…  相似文献   

10.
对于比较复杂的几何图形,我们可以将其进行分解,取出其中对于解题有用的关键部分或基本图形,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概括为两个基本图形,即“A”形与“X”形,如图1,它们在具体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最值问题一直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难点,尤其在数学竞赛中许多学生在遇到此类问.题时感到无从下手找不到适当的切入点,,,导致思维阻滞为了让学生开拓思维提高分,,析能力使学生从畏难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本,.人就此类问题中的一些常用的切入方法、思路与大家商榷.巧做对称解题1 在初二几何课本P页上有如下一道例89题:例1 要在河边修建一个水泵站分别向 ,张村和李庄送水问水泵站应修建在河边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水管最短?,分析如何证明两线段和最短?考虑到:初一时学的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那么如何把这两条线段转化成一条线,,段呢…  相似文献   

12.
袁启永 《新高考》2004,(3):22-23
研究近几年的高考立体几何试题,发现几乎每年的试题均与几何体的某些线段的中点有关,我们不妨称之为“中点问题”.“中点问题”往往涉及到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等重要关系,因此,探寻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2021年新高考数学全国Ⅰ卷第22题为例,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对“怎样解题表”在导数极值点偏移问题的设计进行了探究,旨在为学生提供解答此类题目的思路,同时启迪学生对其它导数类型题的思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4.
在解答行程问题时,常常需要根据题意用线段图“把题目画出来”。“把题目画出来”,往往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便于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从而获得更多、更好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证明线段的积相等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丽积法.但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题时,面对复杂的图形,要寻找合适的相似三角形会很困难.为了使大家更好地掌握解答此类题目的技巧,现举例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迁移法”解题是将一种题型的解题结论应用于其它题型中,通过融会贯通、巧妙解题.下面就两例谈谈此类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解题教学中可尝试两条确定解题方向的路径:一是以“题眼”为起点寻找到达结论的路径;二是以“模型”为“子目标”探索由条件变形为“模型”的路径,并运用逻辑推理为解法寻找合理的、清晰的“辩护”,从而更清晰地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如何解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一道“通过构造点的运动轨迹求线段最值”的试题为例,对其解法、思路进行结构化分析与梳理,挖掘试题蕴涵的考查意图、知识背景、数学观点、数学思想及其关联变式,展示通性通法的提炼过程、解题教学的有效路径,落实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素养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完全平方式是指形如a^2ab b^2数式,它的结构特征可概括为:首末两项“戴”平方,乘积2倍在中央.利用完全平方式的非负性,可以妙解许多问题.下面介绍几种构造完全平方式解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初中热学中有关比值的问题较多,对此类题目多数学生感到做起来有困难.但若结合各类热学比例题的特点,采取“三步走”的解题方法,则此类问题便迎刃而解.“三步走”的解题方法即为:第一,写出已知比例及已知量;第二,列出待求比例式或形成比例式;第三,代入已知量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