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石油供给体系的再平衡将成为左右油价未来走势的基础, 也将决定 2015 年国 际油价的整体运行水平。 此外, 全球经济复苏进度、美国货币政策走向、市场投机活跃程度、 地缘政治动态都将对 2015 年油价波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通过自主研发的油价综合分析 预测系统, 我们预测, 2015 年, 国际油价将在各方博弈下低位运行, Brent年平均油价为 72 美 元/桶, WTI年平均油价为 67 美元/桶,平均价差将缩小至 5 美元/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影响国际油价的主要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我们认为,2014年供需基本面和宏观经济走势将主导全年油价走势。美元汇率走强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压油价,市场投机活动和地缘政治风险也都将对市场波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我们建立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油价综合分析预测系统,得到如下预测结果,2014年国际油价水平将整体下降,Brent年平均油价为104美元/桶,WTI年平均油价为95美元/桶,两者平均价差进一步缩小。  相似文献   

3.
2016年,OPEC的产量决策将对全球石油供应形势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将影响市场对于油价重回上升通道的信心和预期。全球经济形势,特别是OECD国家的复苏进度将成为影响需求增长的关键因素。美元汇率走势、市场投机活动以及地缘政治事件都将成为油价短期波动的不确定因素。文章通过自主研发的油价综合分析预测系统预测,2016年国际油价将继续保持低位震荡,Brent年平均油价为53美元/桶,WTI年平均油价为49美元/桶,平均价差为4美元/桶。影响这一趋势的最大不确定性是OPEC的政策以及OPEC与俄罗斯等产油国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总结2010年国际油价波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2011年影响国际石油市场形势的主要因素,认为2011年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仍将主导国际油价走势,而石油市场供需、市场投机及监管、美元汇率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都将在不同程度上助推油价的短期波动。结合对形势的判断和我们研究的模型,我们预测,如果全球经济继续维持目前的缓和复苏状态,2011年国际油价将整体处于窄幅上涨趋势,全年平均油价为87.7美元/桶。但是,如果欧洲债务危机出现恶化,油价将可能回落至70美元区间;相反,在弱势美元及投机力量的助推下,油价也可能冲高突破100美元/桶。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2013年影响国际石油市场形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2013年全球经济形势,特别是欧美经济体的缓慢复苏进程将主导国际油价走势,地缘政治风险集中和市场投机助推炒作将影响油价波动的幅度和运行区间,而石油资源国的地缘政治隐患以及美元汇率下行风险等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油价的短期波动。通过广义模式匹配、传统季节规律调整和市场预期相叠加,我们建立了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油价综合分析预测系统,得到如下预测结果,2013年国际油价将稳中略降,全年平均油价为105美元/桶。但是,如果美国经济出现大幅度衰退,欧元区债务危机加剧,或中东地区地缘政治事件集中爆发,全年平均油价也有可能下跌或推高20美元/桶。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总结2011年国际原油市场价格走势的基础上,分析了2012年影响国际石油市场形势的主要因素,认为2012年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仍将主导国际油价走势,地缘政治因素是价格变化的最不确定因素,而石油市场供需、市场投机行为以及美元汇率等也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油价的短期波动。结合对形势的判断和我们研发的模型,我们预测,如果全球经济继续维持当前的缓慢复苏状态,2012年国际油价将整体保持上涨趋势,全年平均油价为101.6美元/桶。但是,如果欧洲债务危机出现恶化,油价将可能回落至76美元附近;相反,伊朗问题等地缘政治事件升级将推动油价突破130美元/桶。  相似文献   

7.
2017年,OPEC和非OPEC国家减产协议的执行力度将是影响国际石油价格走势的最大变数。国际石油市场供需两侧均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美国页岩油产量的恢复速度、OECD国家石油需求的反弹力度以及新兴经济体对石油需求的拉动作用都将影响石油市场的再平衡状态。除此之外,美国加息的不确定性、市场投机的活跃程度以及地缘政治的“黑天鹅”事件都将增加油价的短期波动性。文章通过自主研发的油价综合分析预测系统预测,2017年国际油价将保持窄幅震荡,Brent年平均油价为56美元/桶,WTI年平均油价为55美元/桶,平均价差保持在1美元/桶左右。  相似文献   

8.
2009年国际原油市场分析与价格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在回顾2008年国际油价走势的基础上,从石油市场供需、投机监管、金融危机和美元汇率等方面出发,对2009年国际石油市场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判断。认为.2009年国际油价的大趋势应该是短期内继续低位震荡。之后油价有可能会出现回升.回升的时间和幅度将依赖于经济复苏的进程。乐观情况下。2009年全年平均油价将为73美元/桶;但是,如果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甚至进一步恶化,油价也可能长期在55美元/桶上下波动。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油价不断飚升。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之后.油价开始摆脱欧佩克组织所设定的22—28美元/桶的“价格带”范围。2003年。国际油价运行区间是25—35美元/桶。2004年升至35-45美元/桶。2005年进一步升至45—65美元/桶:2006年油价又突破了75美元/桶,预计今后依然高位运行。油价的攀升。  相似文献   

10.
正进入2016年,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跌至每桶30美元左右,创下12年来的新低。遥想2008年,国际油价曾突破140美元/桶,那一时期专家鼓吹油价将会突破200美元/桶。但是到了今天,油价却下跌得愈加厉害,突然间,人们开始意识到,高油价的时代已经成为了遥远的记忆。按一般的理解,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消耗掉就不会再有了,曾经  相似文献   

11.
国际油价变化及未来趋势判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雷  李江苏  黄园淅  杨波 《资源科学》2011,33(1):158-162
自进入石油时代以来,世界各国经济便开始受到油价波动的巨大挑战。本文的研究表明:1965年-2000年期间,国际油价的波动始终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而主导这一时期油价波动的是发达国家与石油输出组织国家。发生于1973年的中东十月战争、1979年的伊朗革命和1990年的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正是引发这一时期原油价格大幅上升的三次关键事件。进入21世纪后,国际油价变动开始从政治主导指向转变为经济主导指向,传统的出口与进口二元国际市场结构也被石油出口国、老牌与新兴石油进口国的"三足鼎立"格局所取代,从而引发了一场新的市场利益博弈。1965年-2000年期间,全球石油消费需求增长的近70%来自老牌石油进口国。然而自2001年以来,全球石油消费需求增长的95%则自新兴石油进口国。与此同时,老牌石油进口国需求下降国家数量也从2003年不足10个上升至2008年的17个。随着国际石油市场博弈程度和全球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投机行为最终占据了油价机制的主导地位。其结果造成现行油价高出正常油价1~2倍以上,标志着国际油价进入了高风险期。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石油输出国、老牌与新兴石油进口国的市场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投机成分主导下的风险机制将使世界油价继续处在一个高风险阶段。所不同者,经历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石油市场的消费格局将发生相应变化。此种情况下,国际油价很可能呈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据此得出的判断是:未来国际油价有可能保持在100美元/桶的范围(按2008年价格计算),其价格变幅大体保持在(80~120)美元/桶之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石油进口国,中国应认真对待这一种变化。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以来国际油价暴涨暴跌,目前在33.2美元/桶~60.08美元/桶之间的箱体内已盘整了6个月,从原油供需有所缓解、OPEC减产、美元指数下降、油田投资减少和潜在投机等因素判断:油价下跌空间较小,上涨概率和上涨空间较大,目前的低油价潜藏巨大商机.我国并没有在油价偏低的时候大量储油,主要原因在于储油能力不高.应加紧建立多层次石油储备体系,启动民营企业参与石油储备.合理管理和利用外汇,在油价偏低的时候,加大石油进口力度.  相似文献   

13.
石油作为一种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战备资源,素有“工业血液”之称。当前,中国面临的石油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是2001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再次重现了暴跌暴涨的反复波动。2001年11月,国际油价跌到了18美元/桶左右的水平,与上年同期最高位价格相比跌了一半。而到2002年9月底和12月中旬,油价再次升破30美元/桶的高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暴跌暴涨给中国的经济稳定运行带来重大影响。二是“9·11”事件后,美国不仅军事打击伊拉克的行动已是箭在弦上,而且已经公开提出要“对所有支持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化石能源消耗量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而不断上升,而从已知的数据判断分析,目前已探明的资源状况和逐年递增的资源需求量都显示能源危机已日益严重. 2003年之后,欧美发达地区能源需求直线攀升,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增长趋势仍未减速,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大规模启动,电力资源需求提速,引发全球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国际原油价格一年的波动幅度达30%至50%,最高时上涨数倍.2007年1月,纽约原油期价接近60美元/桶,随后逐月上升,至12月油价高达93美元/桶,至2008年7月竟高达147美元/桶,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国际动力煤价也一度飙升至190美元/吨的天价.中国是典型的贫油富煤国家,工业动力煤价也一度由不到300元人民币/吨,快速攀升至600元人民币/吨,最高时曾接近1000元人民币/吨.而在用电高峰期,我国煤炭供应一度吃紧甚至短缺,导致局部地区拉闸限电保重点等现象频现.  相似文献   

15.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受需求增强、美伊危机等多种原因影响,从2002年稳步走强,2002年一季度国际石油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为21.5美元/桶。2003年原油价格总体在高位运行,前三季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布伦特原油价格达到28.4美元/桶,提高了32%。  相似文献   

16.
石油,之所以被人们冠以"黑色黄金"的美称,是因为它与生俱来的能源特性——不可再生、不可或缺,而且关乎国计民生。现在,全世界依赖度列第一位的传统能源仍是石油,列第二位及第三位的是煤炭和天然气。让人担忧的是,不久前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2006》指出: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40年后全球石油将开采殆尽。另外,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报告预计:在未来23年内,国际油价将上涨到100美元/桶。曾于20世纪引发过的三次石油危机的高油价,仿佛让我们已经听到了第四次石油危机的脚步声。  相似文献   

17.
石油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目前,石油占全球商品能源消费的40%,加上天然气,世界近2/3的商品能源是由广义的石油提供的。所以,石油短缺目前也成为我国国内能源安全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今年1月中国进口石油836万吨,同比增长77.7%,平均进口价格上升了51%,净增11.1亿美元。该月份我国进出口当月出现12.5亿美元贸易逆差,而中国外贸逆差的“罪魁祸首”则正是国际油价上涨。2003年2月以来,北京、广州等地原油价格上涨超过50%;3月  相似文献   

18.
赵玉  张玉 《资源科学》2014,36(8):1590-1599
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关乎中国能源安全。采用货币乘数理论和内生性结构突变的平滑机制转移模型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对国际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铀燃料市场的冲击。在"一价定律"的框架下讨论了国际能源价格受到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后,波动如何传导至中国煤炭和石油市场。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通过乘数效应、货币贬值和贸易等途径使得国际原油、天然气、煤炭和铀燃料价格分别上涨了约28.23美元/桶、1.65美元/MMBtu、45.21美元/t和12.05美元/磅。而该政策通过贸易和汇率途径使得中国原油和煤炭价格分别上涨了约15.71美元/桶和10.03美元/t。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扭曲了能源市场的传导机制,使得国内外能源市场偏离了均衡状态。针对美国量化宽松对我国能源市场的溢出效应,应加强能源市场风险的预测和预警,制定独立的能源政策,改革现有的能源储备制度并允许企业进行套利贸易,加强能源期货市场建设以发挥我国期货市场在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08年7月11日,国际油价已上升到每桶147美元。有人预言,油价突破每桶200美元就在年底,而在不远的将来可达到每桶400美元。于是,一个老问题出现了:地球上的石油会不会用完?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至1974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原油标价权,并将其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2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