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闻链接2012年3月26日,2012"影响荟萃魅力独享"——电影频道-CCTV6西南地区广告客户交流会在西南重镇成都成功举办。中国广告协会电视分会秘书长金国强、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副主任亚宁、广告部主任党海燕、电视电影部副主任董瑞峰、北京新盟盛世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国庆、北京雷明顿广告有限公司董事副总尹露、西藏东方博杰广告有限公司销售中心总经理刘然,以及众多广告代理公司、媒体、广告主出席了本  相似文献   

2.
植入式广告是一种隐蔽性比较强的广告形式,它隶属于隐性广告这个大类别,但是很多人容易混淆二者的界线。在显性广告的性价比日渐下滑、国家广电总局频繁出台"限广令"的今天,植入式广告的优势不言而喻,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植入式广告却呈现出一派混乱的景象。笔者通过分析植入式广告的优势和不足,为植入式广告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新闻     
《新闻前哨》2005,(2):54-54
河南跻身印刷大省之列;四川电影频道2005开播免费看;2009年数字书将超过传统印刷媒体;内地传媒“第一股”将在港上市;今年12月起处方药广告不得上大众媒体;去年全世界117名新闻工作殉职  相似文献   

4.
传媒新思维     
央视付费电影频道不插广告试播将落地江西等地9月试播的央视付费电影频道将落地江西,届时除南昌市外,省内其余10市和电视网络已经整合到省网的县级市的观众,可通过购买机顶盒收看央视的付费电影频道。来自央视电影频道的消息称,付费电影频道开播初期即试播期间不收费,根据试播情况再确定收费价位。此外,付费电影频道计划每天播出24小时,一天12部电影,一天推出一部新片,中间不插播任何广告。(摘自《江西广播电视信息》)湖北省出台新闻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六不准”为进一步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教育管理和行业自律,7月,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和省新闻…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7,(9):37-43
中日两国的近代广告皆历经了传统"告白"一词为主导到新造语"广告"一词为主导的演进,这其中的流变过程极为复杂,表面上看是中日两国强势文化输出、输入转换造成的,深层原因则是两国广告功能从"告知"到"说服"的核心认知观念的变化引起的。伴随着广告观念、广告表现、广告行业、广告研究等的近代化进程,广告的内涵经历了朴素的广而告之阶段、劝服意味的商业名词阶段、现代广告学意义的专业名词阶段的演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三农"广告传播中的问题和现象着眼,对现象背后的本质做理性的分析和说明,提出了解决目前"三农"广告问题的若干看法,提出构建农村传媒生态发展"三农"广告,倡导通过对农民进行广告教育来改善"三农"广告传播现状,提升农民在广告传播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李丽娜 《东南传播》2016,(10):120-123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测量了"广告特性"和"个体因素"对互联网用户Banner广告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可能导致积极态度"的4个广告特性(精准性、信息性、可信性、欣赏性)对互联网用户Banner广告态度的正向影响显著,"可能导致消极广告态度"的3个广告特性(干扰性、强迫性、刺激性),仅"干扰性"对互联网用户Banner广告态度的负向影响显著;在"个体因素"中,互联网用户的"网络广告先前观念"、"品牌先前观念"、"广告兴趣"、"购买动机"、"网站态度"、"上网介入度"对其Banner广告态度的正向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日本近代广告产业的兴起及其早期广告"学"状况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广告产业与广告研究迅速崛起,它对20世纪中叶以后日本成为世界广告产业大国和广告研究强国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广告产业与广告"学"互动发展的历史路径和个性特征,对我国广告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何辉 《现代传播》2001,(3):108-113
本研究在大量的实证研究和内容分析基础之上,分析了"广告镜像"中的中国社会消费文化的变迁,揭示了"广告镜像功能"日益呈现出的形象化特征以及原因,最后阐述了"广告镜像"与现实互动中的"广告机器神效应"等广告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全贞花  刘婵 《东南传播》2020,(1):137-14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度普及应用,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以大数据为依托的信息流广告随之应运而生。因此,选择TAM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受众对信息流广告的认知和使用动机,进一步分析信息流广告的认知和使用动机对广告效果的影响,最后构建信息流广告用户使用意愿模型。研究发现,信息流广告的认知因素包括信息性、趣味性、厌烦,其中,信息性和趣味性对广告态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厌烦对广告态度产生了负向影响;使用动机中"便利互动性"和"娱乐性"对广告态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用户使用意愿模型建构,其中4个因素对广告态度产生正向影响,按其影响力大小排序为:娱乐性>便利互动性>趣味性>厌烦。  相似文献   

11.
有人将不良广告与低俗新闻、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称之为新闻界的"四大公害"。舆论纷纷扰扰,把因明星代言某产品广告出现质量问题,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对消费者人身财产造成伤害所引发的丑闻事件,称之为"广告门"。时下,明星代言虚假广告成灾,许多明星身陷"广告门"。其中,房地产、医院、药品三类广告可谓重灾区……不良广告的频繁出现大大降低了广告的可信度,导致消费者对广告的信任危机,而这必将扰乱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冲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石。对于媒体而言,必将对其媒体公信力产生莫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其生存。  相似文献   

12.
程明  张蒙 《编辑之友》2022,(1):80-85
从传统广告到数字广告,其信息的认知逻辑随着媒介技术的浸入而不断发生改变.文章从传统广告信息认知的局限角度进行分析,对比建构数字广告下的内容认知逻辑,并深入剖析数字广告的影响能力.研究发现,对于大众媒介下"被控制"的受众而言,企业和媒体在传统广告信息的加工和传播上处于霸权地位.随着数字广告的兴起,不仅将传统的广告信息进行了内容再造,而且令认知的主体与客体在关系连接上发生了改变.此外,数字广告还利用社交媒体的即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消解掉传统广告的控制权力,进而通过数字内容的影响能力完成广告的进化.  相似文献   

13.
朱佳 《东南传播》2018,(5):126-128
近年来"原生广告"热潮逐渐被"内生广告"所取代,业界普遍认为广告迎来了全新的"内生时代".作为内生广告中坚力量的"创意中插广告"也开始普遍开花,日渐兴盛.在此背景下,针对创意中插广告的现状,冷静思考、重点探析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再对症下药,才能避免其像"原生广告"般昙花一现.更重要的是,从创意中插广告的角度来透视内生广告的发展现状,或许能对内生广告的后续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植入式广告的隐性特征导致商业利益和艺术审美的激烈博弈,也使规制陷入了困境。除了影视制作的成本和竞争、电影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外,作为植入式广告规制的保护对象,受众对植入式广告的态度应该受到重视。植入式广告的规制应提倡以政府为政策供给者,公众和广告专业协会为评估和监督者,广告代理商、制片商为传播者的"共同进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张海鹰 《新闻记者》2004,(10):13-15
"公共广告"一词在中文语境中很少提及,媒体更多的是将那些不同于商业广告的、旨在引起公众对某些社会问题的关注,或支持、倡导某种社会事业或社会风尚,促进社会进步的广告称为"公益广告";而在学术界,不少研究论文和论著将公益广告与公共广告混为一谈。事实上,在实际操作特别是经济运营上,我国的公益广告与西方国家的公共广告是有差别的。为了促进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广告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公共广告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监管的必要性、监管的独特主体、互联网广告的边界等方面对《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进行了解读。本文鼓励通过推广"原生思维"达成广告与内容平台的契合,并建议以"付费"作为厘清互联网广告行为的标准。互联网平台的许多商业行为被"误认"为广告行为,这需要纠正。同时,应该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与政府形成上下联动,共同监管违法广告。  相似文献   

17.
美国广告教育的模式,使得广告专业师资的业界经验较为丰富,这是中国广告教育特别需要借鉴之处。第七届中国广告协会的"学院奖"即将启动,其打造中国广告教育界和业界紧密接轨的诉求,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8年获奖的选手基本上被业界"猎走"。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到处都充斥着广告信息,广告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美国一年一度的"超级碗"广告盛典已经超越它体育盛事的光环,成为当之无愧地美国"春晚",其传播的广泛性、受众参与的全球性以及传播渠道的多样性,使它成为全球大事件。使其同样具有仪式化的特征,在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和社会认同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景观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超级碗"广告盛典的历时性和共时性,"超级碗"广告盛典重置了时空占位,让广告实现了"永恒在场"的意义。运用传播的仪式观和广告景观的观点对超级碗"广告盛典"这一媒介事件进行阐释可以填补广告研究的空白,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运用"特权"概念分析特权主义房地产广告,证明当代中国存在房地产广告特权主义倾向,从社会根源和直接原因分析该倾向的缘由并指出其社会影响,从而探讨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企业界开始利用广告掀起宣传企业的热潮,但是"上帝"对这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越来越反感,于是企业在宣传上纷纷放弃了原有的自我宣扬的传统广告做法,而是使用提高企业美誉度的新闻性广告,这种广告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出现,在企业宣传方面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旨在对新闻性广告在企业宣传领域的运用进行理论分析,以期人们理性地看待新闻性广告的企业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