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米豆豆 《科教文汇》2014,(15):17-18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日常管理的一线教职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近年来,蕴含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正在蓬勃发展,它克服了原有心理问题矫治模式的弊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辅导员利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日常管理的一线教职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近年来,蕴含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正在蓬勃发展,它克服了原有心理问题矫治模式的弊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辅导员利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基础上,还能够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素养.提高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从业教师整体素质素养,这是当前教育教学行业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开展基于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2018/208)及"三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育人体系的构建(19SZ06)研究并结合由姚本先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探讨和分析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措施,以供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储备军,基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外重要。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积极的角度来挖掘人的潜力和价值。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可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出发,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评价等要素,提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课程建设思路,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都在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心理社团、邀请心理学专家学者进校开展知识讲座等,以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本文以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选取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会计与审计等四个专业共290名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以班集体为单位开展的心理实践活动,进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方面的效果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者都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此外,心理实践活动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为有效,也更受大学生的认可和喜爱。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不断加强,积极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应用越来越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转变先前的问题解决导向,将重心放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上。积极心理品质作为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渗入并贯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从内容上明确了各个章节教育的目的、从理念上改变了对待学生的态度、从方法上拓宽了课堂教学形式、从结果上提高了课堂实效。因此,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利于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渠道功能,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最近几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各大学院思想教育的重、难点。针对此问题,高校已开展了各项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大学生心理所存在的问题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在新时期下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达到培养素质形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阅  于巧娥 《科教文汇》2013,(25):183-184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最近几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各大学院思想教育的重、难点。针对此问题,高校已开展了各项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大学生心理所存在的问题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在新时期下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达到培养素质形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大学时期是处于个体发展阶段中的青年期,是心理基本成熟、情绪基本稳定、个体完成身心变化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是大学生从校园走入社会的最后一道关卡,是思维模式、情绪情感、人格品质等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这个时期,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引导其用灵活发展的眼光与思维看待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上,各高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方式展开。本文以“正能量补充站”积极心理训练营为例,探索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胡华北 《科教文汇》2013,(9):183-185,208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对象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地区2400名高职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有5个:专业满意度、自我认知水平、家庭关系、校园人际关系和生活自理能力。针对这些因素,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提出了提升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和建议:创设积极的育人环境,集中优势力量,做好入学专业教育;开展"三自"教育,提高学生自我认知水平和独立生活能力;搭建家校平台,共创积极和谐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积极转向,必须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善教学关系等"积极设计",不断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胡华北 《科教文汇》2013,(27):183-185,208
高校心珲健康教育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对象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地区2400名高职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有5个:专业满意度、自我认知水平、家庭关系、校园人际关系和生活自理能力。针对这些因素,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提出了提升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和建议:创设积极的育人环境,集中优势力量,做好入学专业教育;开展“三自”教育,提高学生自我认知水平和独立生活能力;搭建家校平台,共创积极和谐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4.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从积极的角度激发个体的良好品质。因此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本文结合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国家和高校都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放到头等大事来抓。各大高校也顺应需求开设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将两项课程整合,开展大学生综合培养成为我们工作的有效手段。因此,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整合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肖云强 《科协论坛》2007,(3):176-177
本文结合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局限,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开展的五点建议。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个体咨询技能,有效开展个体咨询活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团体咨询技能,广泛开展团体咨询活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积极利用学生社团开展活动,发挥朋辈教育优势;建立并保持与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的联系,共同做好问题较严重学生的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7.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或突发恶性事件发生的地方。高校心理工作必须重视开展公寓心理健康教育并构建相关体系,积极探索实施的途径和办法。本文通过对公寓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公寓心理教育新的理念解读,分别从公寓管理、公寓的文化建设、公寓育人功能等角度构建大学生公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或突发恶性事件发生的地方。高校心理工作必须重视开展公寓心理健康教育并构建相关体系,积极探索实施的途径和办法。本文通过对公寓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公寓心理教育新的理念解读,分别从公寓管理、公寓的文化建设、公寓育人功能等角度构建大学生公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张利兵 《科教文汇》2013,(1):193-194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着教学思想消极、教学内容凌乱、教学模式刻板、教学评价单一等问题。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课程改革应从积极人格培养、积极情绪体验、积极环境营造三个方面入手,调整课程教学思想,改进课程教学体系,完善课程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20.
李海珍 《科教文汇》2010,(33):136-136,149
在推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以及实现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指出在高校体育教学时间过程中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