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建筑抗震设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学习兴趣不高、抽象性概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不理想,本文概括出宁波大学"建筑抗震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内容、考核方式及实践效果,即"以实训教学带动理论教学,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听课,以演示最新抗震技术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践",还针对性分析了实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实践结果表明,教学改革既能够增进学生对抽象性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又能够大幅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特点,提出通过采用演示实验、模型展示、震害实践等实践教学方式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列举笔者教学方法并介绍了课程实践教学所依托的"灾害仿真模拟实验室"及其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阐述了工程结构抗震课程的内容体系,然后根据该课程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队伍、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并提出了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加强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紧密联系最新结构规范、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等课程建设与改革方案,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特点入手,分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作者多年从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的经验,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地下结构抗震》课程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理论与工程实践密切联系的一门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地下结构抗震研究发展现状及趋势、地下结构的典型震害机理、地震工程的基本知识、地下结构抗震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地下结构”和“地面建筑结构”的异同以及本科生先修专业基础课方面的不足,提出针对《地下结构抗震》课程的讲授方法,从形象化展示地下结构与地面建筑结构的区别;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调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能力;坚持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等四个方面详细展开,旨在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中一门关注民生、并被民生关注的重要的专业课程,传统讲授法难以揭示其丰富的工程结构防灾减灾内涵和复杂的抗震设计理论。通过总结国内外案例库的建设情况,分析"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建立教学案例库的必要性,提出了案例库建设的整体设计,设计了与本课程核心知识点对应的十个子案例库的建设内容,并提供了推广应用途径。由案例库建设驱动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窘境,也为土木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建筑抗震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难度大,理论性、实践性均较强,内容涉及多门相关专业课程,这些特点使得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甚至改革,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本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由此提出合理的措施进行课改,以期能使本课程的教学更具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建筑结构抗震》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对课程教学改革的观点,并且就在教学中加强基本概念讲解、结合规范和工程实例、重视抗震概念设计、培养学生结构设计能力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课程的现状和特点,在教学中,强调构建基本知识库,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性,通过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加深对本专业知识的系统认识。  相似文献   

10.
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中,多质点结构体系的抗震概念设计与计算设计是教学与学习的重点,学生对于多质点结构体系的刚性、延性、自振频率、阻尼比、振型缺乏直观的认识,进而影响了对多质点结构体系抗震设计知识的掌握。抗震设计实验教学是揭示多质点结构体系振动规律,结构抗震设计基本原理的有效手段。通过抗震设计实验课程改革,对实验方式、实验内容、实验平台、实验模型进行了重新设计,新的实验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掌握多质点结构体系振动规律与抗震设计原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卉  王玉东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3):42-43,55
通过对中美两国有代表性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分析比较,指出中国与美国抗震设计方法的差异,有助于了解中国抗震设计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多层砖混房屋的震害、抗震概念设计、一般构造措施的阐述,提出了一些增强多层砖混房屋抗震能力的具体措施。总之,经过合理的抗震设计,构造得当,保证施工质量,砖混结构房屋是具有一定抗震能力,并且该结构仍将是城乡建筑中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结构房屋在我国某些地区仍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材料的短缺目前我国对于木结构所做的研究不多。本试验通过拟静力试验的方法,对两榀无填充墙和有填充墙的木框架分别进行了在低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研究,观测了框架的整个破坏过程,分析了木框架的强度、变形和抗震性能。试验及分析表明,木框架本身具有很好的韧性,能够产生较大的位移而不破坏,填充墙在框架中相当于两个斜支撑,充分利用墙体的抗侧刚度能够显著增大框架的抗震能力。木结构房屋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能满足地震区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设计结合实验"为近年来建筑设计教育中新融入的创新教育理念。此新颖的尝试可一改过去传统建筑设计课堂僵化的教与学氛围。研究中笔者融入"设计结合实验"的教育理念,提出适宜建筑设计课堂应用的"移动实验室"互助型实验教学模式设想。结合目前学生热衷研讨的建筑三维空间与光环境设计课题,研制"辅助建筑光环境与空间设计的移动实验教学平台",并投入教学。从教学成效的POE评价调查可知,此实验教学方案为学生所接受喜爱,适宜未来进行后续推广。  相似文献   

15.
针对铸造工艺设计课程特点、学生的知识背景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运用案例教学、虚拟“临床”实习、现场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实践知识,提高教学时效性,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环境艺术专业的不断发展,设计表现课作为一门专业技法课,其教学方法也要根据专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方便学生的设计实践,最终促进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办公自动化》课程的说课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开设的《办公自动化》课程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说课设计,展现出实践型说课和章节说课的特点,并提出了独特的教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职业化的自身特色,艺术设计还一直沿用着高等学校的教育模式。"型录设计"是一个包括文字设计、图形设计、版式设计等诸多设计种类为一体的综合性设计课程。以"型录设计"课程为例谈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建设,希望能够对高职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有所帮助,同时也能够有助于"型录设计"课程在实践环节上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目前,数字逻辑电路课程网络资源利用不够充分,教学方式单一,缺少过程性考核和综合能力考核。课题组通过搭建SPOC教学的软硬件环境,打造新的包含课前、课中、课后和课外的教学设计方案,在教学实施阶段融合软件仿真、在线抢答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加综合实践项目模块,设计并采用与之配套的综合考核方案。实际教学效果显示,新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浅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筑结构设计是建设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建筑结构安全、实现建筑使用功能的灵魂。在我国现在的多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最普遍,其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最常用的结构形式。为了使结构设计更加完善,本文依据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GB 50011-2001(2008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针对框架结构设计中容易疏忽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