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何谓手机报? 手机报就是把报纸上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手机上.通过手机阅读当天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手机报是一项资讯类业务,特指中国移动联手媒体,通过手机为广大用户提供各类新闻等资讯信息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手机报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是将纸质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用户通过手机阅读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自2004年第一份手机报问世以来,5年间发展速度迅猛,目前全国已有30多家报业集团和报社推出了手机报业务,手机报已达300余种。  相似文献   

3.
手机报的发展现状与创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手机报,近年来被业内看成是继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之后的一种新媒体,俗称“第五媒体”,它是由电信、网络和传统媒体等多家产业共同合作打造的一种电子媒体。简单讲,手机报就是把报纸搬上彩信手机,是将传统纸质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用户通过手机阅读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  相似文献   

4.
论3G时代手机报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手机报,是将传统媒体(目前主要是报纸)的新闻内容,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进行定向传播,使用户能通过手机阅读到新闻内容或其他各类信息的一种媒体服务形态.它是手机媒体化进程的一种呈现.手机报可以分为两大模式:一种是彩信形式的手机报:另一种是WAP网站类型的手机报.  相似文献   

5.
所谓手机报,是指将传统纸质媒体的信息内容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以手机为终端载体,用户可通过手机浏览到当天发生的新闻,  相似文献   

6.
匡文波 《传媒》2006,(9):50-51
3G网站型是手机报未来发展的技术方向 目前,手机报纸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彩信手机报;另一种是WAP、I-mode或3G网站类型.第一种类型类似于传统纸媒,就是报纸内容通过电信运营商将新闻以彩信方式发送到手机终端上,用户可以离线观看;第二种类型是手机报订阅用户通过访问手机报的网站,在线浏览信息,类似于上网浏览的方式.目前国内已开通服务的手机报大多采用的是第一种模式;第二种模式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在日本十分盛行.有实用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手机报纸应该是网络报纸的延伸,正与日本I-mode手机报纸一样.  相似文献   

7.
“新华社发展手机媒体实际是从2003年开始,至今已6年,业务已经覆盖短信、手机报、无线互联网,手机音视频等主要手机媒体形式。”新华网总裁助理李俊介绍说,“对于手机媒体而言,新华社应是最大的手机新闻信息的提供商,新华社将自己的新闻信息提供给运营商、服务商、媒体。新华社目前发展不错的手机媒体是新华社手机报,各大运营商都签订了战略合作关系,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8.
吕卫星 《新闻实践》2014,(10):24-24
手机报是在手机上发行的“报纸”,被誉为“互联网时代的拇指媒体”。它依托移动运营商平台实现信息传播,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浏览新闻资讯。我所在的浙江手机报创刊于2005年5月17日,是国内第一份省级手机报,开创了地方手机报模式,现今读者已突破百万。但在新形势下,浙江手机报的发展遭遇瓶颈:手机报是以彩信形式,每天两期、一早一晚发送,新闻时效性不足;手机报用简洁的文字和图片传播新闻,全媒体手段缺乏;手机报是收费产品,每月5元,在多种新闻客户端产品竞争下,用户数下降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贾洋洋 《新闻前哨》2009,(10):77-78
手机报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浏览到新近发生的新闻。其实质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产物。为谋求新的发展,各传统纸质媒体纷纷把触角伸向网络化和数字化媒体。一时间,手机报热潮席卷全国。  相似文献   

10.
傅晓茹 《东南传播》2012,(4):104-106
当前手机媒体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发展,手机报成为手机媒体用户最广、使用时间最长的媒体。但是,手机报新闻发展还不成熟,随着手机报用户的与日俱增,提高手机报新闻的质量势在必行。本文将主要以《新闻早晚报》为例,采取抽样对比的方法,对手机报新闻与传统报纸新闻进行文本分析,试图探讨如何改进手机新闻的写作和构思,提高手机新闻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11.
手机报的媒介生态位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手机报,从当前的形式看,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结合的产物。换言之,就是将纸质媒体的部分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使用户随时随地第一时间通过手机阅读到当天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2004年7月1日,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实现手机用户与报纸的互动。此后,国内兴起一股“拇指运动”高潮,各种手机报纷纷涌出。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两会”期间,手机报参与了两会报道,这一新兴的两会报道形式引起了强烈反响。 手机报是以手机作为载体,将纸质媒体的内容进行编辑、整合,由通信商用无线电通信技术以彩信(MMS)的方式发送到用户的手机里,或者用户通过WAP连接到网络直接浏览信息的传播模式,有人称之为“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13.
沂蒙手机报创办于2006年,是临沂市唯一一份面向全体移动彩信用户、可在掌上阅读的手机报.沂蒙手机报自创办以来,以<沂蒙晚报>刊登的精华内容为主要信息来源,在指导性、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上下工夫,努力追求内容创新,经过精心编排,以图文并茂、简短易读的彩信形式发送到用户手机上,使用户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阅读到最新最精彩的新闻.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15日上午,随着开通仪式上大型模型彩信手机铃声响起,河北省第一家手机报--河北手机报正式开通.就在同一天,河南报业集团的手机报也举行了开通仪式.由于电子网络技术的发展成熟,现代人须臾不离的手机已成为被世人广泛应用的电子阅读显示器和信息载体,并逐渐成为人们未来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信息阅读终端,被冠以"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15.
据信产部预测,至2005年底中国手机用户将近4亿。和所有纸质媒体和多媒体相比,手机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的独特优势,用户大部分时间都会随身携带手机,在手机上可以运行图文、声音、影像多种媒体形式,可以更快更好地承载目前各种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手机作为一种新兴媒介乃至媒体,其光明前途令人神往。继互联网之后,一个以手机为终端的“第五媒体”开始成为眼球注意力的新焦点,而“手机报”正是由此应运而生。从去年7月我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正式开通到今年杭报集团、浙报集团相继大手笔推出手机报,再到8月南方日报正式推出广东省级手机报,各地报业开始纷纷筹划和推出手机报,试图抢占市场先机。  相似文献   

16.
手机报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新媒体,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将新闻信息发送到手机终端,从而满足手机报用户的信息需求.如何改进现存手机报经营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手机报新媒体的优势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手机出版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手机出版的特点手机出版是指提供者使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表现形态,将自己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制作成数字化出版物,并通过无线、有线网络或内嵌在手机媒体上,供用户利用手机或类似的移动终端,进行阅读或下载的传播行为。目前,手机出版的数字产品内容包括新闻、小说、漫画、音乐、游戏、图片等多种形式,其中,手机报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尽管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还  相似文献   

18.
继传统纸媒和网络媒体之后,以手机报为代表的手机媒体开始成为人们了解重大突发事件的另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手机报在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中展现出新的传播特性。本文在回顾重大突发事件中手机报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手机报的传播新特性在实际应用——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在3G的诱惑下,手机报自一出现就备受关注。然而,现有的手机报内容基本上都是平面媒体内容的压缩和翻版,不完全适合手机媒体表现。手机报要获得长足的发展,需要结合其自身便携、快速传播、容量有限等特点,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挖掘手机报的内容表现力,为读者打造"手机化"的信息。只有在内容提供上占据优势,手机报才能在3G时代成为主流媒体的一员。  相似文献   

20.
从传播学角度解读手机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网络技术的成熟,使得现代人须臾不离的手机成为越来越被广泛应用的电子阅读显示器,并可能逐步成为人们未来获取新闻资讯的一种主要阅读终端,用手机收看电视、阅读报纸、欣赏音乐、上网冲浪……手机不再仅作为通讯工具,更承担了传播信息和文化娱乐的功能.当技术不再成为瓶颈的时候,手机媒体为传统媒介尤其是报纸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平面媒介创建了手机报纸,手机报作为报纸的另一种形式,越来越多地引起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