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据报载,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自去年底开始组织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今年4月21日,世界阅读日前夕,将结果正式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首次低于50%。2005年我国广义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仅为42.2%(有阅读行为的读者群体在全体国民中所占比例);而狭义的识字者阅读率仅为48.7%(指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总体与识字者总体之比)。对照前3次的调查结果,清楚地显示我国国民的阅读率在持续走低。[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储晖 《教育》2010,(6):30-31
今年读书日的口号是:比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据了解,我国每年出版的新书种类已跃居世界第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国民阅读率、人均图书拥有量远远落后于许多国家。2009年4月22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的“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图书阅读率为49.3%,人均阅读图书4.72本。  相似文献   

3.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世界读书日”开始使书香在全球弥漫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数据却显示中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国民的阅读率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比2003年再次下降3%,比1999年则下降了11.7%。在这种阅读状态下,职业学校因过于注重实践和操作,认为教师会操作比掌握教学理论更重要,教师的专业素养阅读几乎处在缺失状态。  相似文献   

4.
据《中国青年报》5月19日报道,近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了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结果显示,2005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8.7%。“这说明一年里我国国民中有一半多人没读书,我们认为这是阅读危机。”据课题主要负责人之一,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徐升国介绍,自1999年启动调查以来,国民阅读率已经连续6年持续走低,这次是首次跌破50%。  相似文献   

5.
信息专递     
据新华网2004年12月12日报道,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完成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发现,5年来,我国国民的读书率持续走低,2003年比1999年下降了8.7个百分点。调查统计,我国国民中有读书习惯的读者大概只占到5%左右。专家从统计数据得出一个结论:生活节奏紧张是阅读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但是,阅读率下降意味着什么?作为教师,坚持读书是最起码的职业底线,可教师为何也读书少了?教师又该读什么,怎么读?与国民阅读率下降相反的是,国民的功利性阅读比率由2001年的12.5%跃为2003年的20.3%,两年增长了近8个百分点。面对现状,我们到底该何…  相似文献   

6.
[真题回放]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  相似文献   

7.
[真题回放]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  相似文献   

8.
[真题回放]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  相似文献   

9.
原题如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全国卷Ⅱ高考作文如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  相似文献   

11.
[作文试题]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相似文献   

12.
《中学教育》2006,(5):44-44
最近有关部门组织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  相似文献   

13.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相似文献   

14.
“文章千古事”。2006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我省考生在考场上发挥如何呢?我们及时推出了来自阅卷场的分析文章,期待能给读者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15.
文雅的人,总喜欢夜深人静的时候,泡一杯香气四溢的茶,在柔和的灯光下,翻开一本书,细细品味。忙碌的人总习惯在等车或乘地铁的间歇翻翻报纸,匆匆而过。当科技越来越先进,网络越来越普及,有一种阅读代替了图书阅读,越来越快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据有关部门调查,6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2005年更低于50%,与此相反的是网上阅读率正迅速增长。也许有人认为,图书阅读率下降,是国人不爱读书的表现。近几年不是常有人呼吁国人“多读书,多读报”么?他们拿着大把的数据证明中国人的素质在下降,科技要落后,文化要丢失,不一而足。很多老先生认…  相似文献   

16.
要闻     
“4.23”——拟设的法定“读书节”今年4月23日是第11个“世界读书日”,中国读者也将共享阅读的快乐。昨日,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作协等11个部委共同发出倡议书,倡议在“世界读书日”前后开展“爱读书,读好书”的全民阅读活动。读书日当天,读者在新华书店购书均可享受八五折优惠。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是当时提出的口号。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张小影表…  相似文献   

17.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似文献   

18.
1.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相似文献   

19.
有些常识,只要坚持,就会成就伟大。但我们经常遗忘或忽视的就是常识。比如,学校要培育读书的种子,教育要促使更多的人通过阅读去丰富、扩张自己的精神生命——不是有一名言吗:一个人的精神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但是,即使是那些大力提倡文化建设,要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学校,又有几所飘溢着浓浓的书香呢?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不知道有多少所学校多少位老师了解这个节日,反正200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社会上知道这个日子的人仅有6%。而今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表明,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自1999年以来持续走低,2005年仅为48.7%,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29岁年龄段的人群有54.2%选择“没时间”读书,18~19岁年龄段的人群有45.9%选择“不习惯”读书。是社会不读书的风气使学校的书香稀薄,还是学校教育没有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导致社会对书籍的冷漠?这是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但清楚的是,“如果中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它肯定需要一个伟大的书业”,而社会上如果不存在一大群把“阅读是为了活着”当信条的读书种子,书业就永远与伟大无缘。阅读,不仅事关个体的精神生命,更事关一个伟大的时代。教育,将为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读书人口在国民中所占比例与社会的阅读风尚,是一个重要的精神文明指标,也折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世纪交替的2000年,媒体上叫得很有诗意的一句话是“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然而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实施,每两年进行一次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结果显示“,5年来国民的读书率持续走低,全国只有51.7%的识字国民读书,这一比例比5年前下降了8.7%。”前不久《参考消息》上又刊登了《中国人近半不读书》的文章。人们阅读书籍的时间越来越少,而花费在影视传媒上的时间却不断增加,根据2004年全国电视观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