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莉 《东南传播》2014,(12):9-11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及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关系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有的界限逐渐因为传播技术的融合而互通与共享。本文主要分析了广播电视新媒体媒介生态的变化,并结合当下广播电视新媒体传播的现实困境,对大屏幕广播电视新媒体和小屏幕广播电视新媒体在内容定位上的差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刘宇 《新闻传播》2024,(6):64-66
在这个信息时代中,新媒体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成为了传播信息和提供服务的重要媒介。在此背景下,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不足点逐渐凸显,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需要得到改进与升级,与新媒体进行有效融合,创新信息传播方式,丰富媒体内容。本文针对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重要作用以及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全面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传统广播电视的数字化进程是革命性的。数字新媒体不仅在频道定位、内容形态、赢利模式、产业链等方面改变了广播电视的业态,同时也为广播电视带来了新的传播生态和社会交往方式。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必须要认清数字媒体对广播电视业态以及媒介生态的影响。决定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方向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民众数字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2016年,广播电视媒体重现了全球范围的行业重组、资本整合,通过多种发展模式并存,达成内容、技术、平台的全面发展。面对数字化浪潮,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多方尝试,以数字化优先的新闻采编流程,转战移动端内容场,打通新的产业链。它们以社交元素为标配,逐渐成形付费模式。技术与内容的融合步入新的阶段,引发各种媒介形态的进一步融通;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正在引发媒体的新一轮革命。技术拓宽了内容传播的渠道和方式,但为受众提供高品质、高质量的内容仍然是广播电视媒体制胜的利器。  相似文献   

5.
<正> 高速宽带网的应用、高清晰度电视的出现和因特网用户的迅速增长,标志着媒体的“数字化时代”、“新媒体时代”真正的到来。专家认为,媒体内容数字化是“新媒体时代”媒体进行内容整合、内容传播渠道的扩展,跨媒体间内容交换、媒体信息资产保存、增值的需要。媒体内容数字化和对内容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新媒体时代”媒体竞争、生存和和发展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技术的变革,深刻改变了大众信息消费活动和媒体信息传播活动的模式构成。以数字化网络技术为特点的新媒体新闻传播相较于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其新闻传播要素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本文结合新媒体新闻媒介融合技术的传播背景,对新媒体新闻传播领域的传播主体、传播者的身份、播内容、传播渠道四个主要传播要素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变化特点,并就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创新化新媒体新闻传播,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新媒体逐渐成为主流,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背景下,任何个体都可以参与信息的生产、制作与发布,这种新的形势也给广播电视新闻传播造成极大冲击。如何才能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增强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效力,已经成为很多媒体从业者关注与讨论的话题。本文首先分析新媒体对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然后探讨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存在的不足,最后结合广播电视新闻发展的需求,分析如何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当中合理地运用新媒体,希望为广电媒体增强自身传播力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海鹰 《新闻记者》2007,(12):17-19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第三次浪潮”正在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带入信息社会。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传播环境,我们今天面临的是一个数字化的多媒体传播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传统媒体感到了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竞争压力。事实上。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和竞争压力并非第一次。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原有媒体而言的。对于报刊来说,广播是新媒体,对于报刊和广播来说,电视是新媒体,对于报刊、广播电视来说,互联网是新媒体。回顾大众媒体的发展,我们看到,至少到目前为止,新媒体的出现,并没有取代原有的媒体,相反,新媒体带来挑战和竞争,促进了原有媒体的发展和创新。计算机网络和数字技术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这就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而数字化的传统媒体将跻身于新媒体的行列,以全新的传播方式为新一代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9.
短视频传播已成为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的重要抓手,通过各类商业媒体和社交媒体搭建的传播平台,网络用户不仅可以获得海量的短视频信息,还能成为创作者和传播者。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倒逼传统媒体必须开展融合转型,利用抖音、快手及微信平台的短视频功能,实现主流媒体新闻信息的短视频化,已经成为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的转型主流模式。但受到采编思维和传播模式的限制,传统主流媒体在内容娱乐性、传播互动性和选题开阔性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本文以山东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创办的视频号“弄潮+”为研究对象,探索广播电视媒体应如何转型短视频传播,重塑短视频时代的主流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靳珂 《青年记者》2017,(20):68-69
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媒体的传播模式发生着改变.互联网广播即网络音频,是融媒体时代网络传播的多媒体形态之一,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化音频信息的一种形态,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收听节目.①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环境中,互联网广播将传统广播的音频信息资源和网络传播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吴恒 《新闻传播》2024,(5):12-14
融媒体时代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一方面强调从内容维度实现创新;另一方面也应当基于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的融合提升广播电视节目传播与呈现质量。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在融媒体时代,传统的广播节目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包括转变观念,实现工作思路创新;转变方法,实现节目内容创新;提升素养,实现传播效应优化。只有实现多方面的创新优化,才能适应融媒体时代,提高广播节目的传播质量。  相似文献   

12.
郑宇 《新闻实践》2013,(12):31-33
核心阅读: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报纸、数字杂志、IPTV、手机电视、微博、微信等各类新媒体、新业态不断涌现,以其双向互动性、复合多元性、时空无限性、分众异质性、融合开放性等具有颠覆性的传播特征,对传统媒体带来激烈竞争和巨大挑战。传统广播电视在大力拓展视听新媒体终端及渠道的过程中,如何按照新媒体传播的特征,实现内容生产的转型,量身定做适合视听新媒体传播、深受网民观众喜爱的节目,直接关系到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电视能否突破发展瓶颈,在激烈的媒介中竞争继续生存、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的优势
  新媒体即以“数字化、全球化、网络化、海量化、检索化、开放化、交互化、虚拟化、即时化、交融化”为特点,基于网络和移动通信等新的传播技术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①最初,网络媒体仅仅是转载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随后它们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采编队伍。近年来,搜狐、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也开始发布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和社会突发事件的评论,组织一些专题策划。  相似文献   

14.
张蕾 《新闻窗》2013,(1):93-94
一、网络时代的新型传播格局 1.传统媒体寻求融合传统的广播电视和报纸在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媒体时,不得不放下以前高高在上的“喉舌”姿态,在与新媒体的较量中,不断的创新改革,挖掘自身优势,并向新媒体领域进军,形成新旧媒体逐渐融合发展的态势。广播电视台纷纷革新体制、改版节目,增加互动环节,在新闻节目中,挖掘新媒体内容,从新媒体中获取新闻线索和评价意见,达到和新媒体资源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侯雨昕 《新闻传播》2012,(4):232-233,235
随着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不仅使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面临机遇,同样也对其信息传播功能、方式和受众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和冲击。本文通过研究,提出新媒体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冲击的应对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入,社会大众对来自学术媒体的专业化信息的需求也在逐渐升温.为适应当下大众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传统“静态-单向”的“残缺”的学术期刊出版模式在新媒体技术和思维的推动下,逐渐向“动态-双向”的“完整”的学术期刊出版模式转变.这种转变既还原了学术期刊作为学术媒体应有的媒体意义,也拓展了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提升路径.本文在揭示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新媒体环境对传统学术期刊出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重点从学术期刊生产、传播、信息反馈3个环节探究新媒体技术和思维引入后的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机制,以期为新媒体时代的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十三五"期间,中国新媒体在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四个方面实现了从突围到跨越:短视频和直播电商成为提升新媒体传播力的新标配、政策导引+舆论引导实现了新媒体引导力的双向提升、全媒体传播格局助力主流媒体影响力提升、技术赋能下国家数字化治理质效倒逼新媒体公信力提升.然而,面对"四力"突围中媒介技术、短视频、媒体融合、主流意识形态和网络空间社会治理等领域的问题,"十四五"时期应着力于构建情感与信息传播的共同体、丰富短视频的内容生态、实现优质内容与用户的深度连接、媒体融合注重存量和质化改革、加快建构网络空间社会思潮的内容风控和预警机制、推动网络治理向数字网络治理转型,为"十四五"时期新媒体"四力"的跨越提供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不断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新媒体对于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它却对于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冲击。因此,探索新媒体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冲击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新媒体的产生带来的积极作用;接着,从不同方面概述了新媒体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冲击;最后,针对这些冲击,详细探讨了新媒体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冲击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主流媒体承担着意识形态宣传、舆论引领及增强文化软实力等职责和使命。主流媒体只有顺应数字化、移动化的信息传播趋势,积极运用先进技术,才能增强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央视新闻新媒体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品矩阵和传播策略,通过打造“头条工程”、直播、微视频、原创海报、“主播说联播”、评论等多样态的新媒体作品,牢牢把握主流媒体在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发挥主流媒体文化传播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伴随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新,新媒体对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影响,使得以往信息数据传播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广播电视新闻为了在较强的市场竞争中提升生存力,找到发展的全新路径,就应积极转变观念,明确新媒体内在优越性,把握传统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积极制定新媒体环境下科学对策,方能达到常胜常新的目标。本文以新媒体环境为视角,探讨了广播电视新闻生存及发展,对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生命力,实现全面升华,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