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主题化教学是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的主流模式,学生自选主题学习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教师精讲点拨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在完成大主题下的若干小任务的同时学会技术,创作出好的作品,提高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2.
曹永财 《天津教育》2023,(32):86-88
<正>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阶段,信息科技作为现代社会的核心组成部分至关重要。跨学科主题学习将不同学科融合在一起,提供更具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学习体验。本文将探讨如何以单元视角来设计和实施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科技技能和学科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本中,我们有很多的主题研究学习板块,通过资料的分析、查找、整理、制作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可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一个作品,面对网络上各种各样的信息,学生总是迷失在其中。针对这一现象,如何让学生的主题学习更加的清晰,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不让主题学习成为一种形式,我在教学中引人思维导图,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的有目的性、更加的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英语阅读作为综合性的英语学习活动,是促使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有效提升的重要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还能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活动中,根据相应的主题来开展英语阅读,不仅能提升学生对阅读核心、英语主题语言的认识,还能为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水平,为学生营造主题鲜明、意义深远的语言学习环境,需要对主题所承载的英语文化信息、英语语言信息等进行挖掘,引导学生在英语阅读主题探究中推动英语综合阅读能力的提升,为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教育课是一门新课程,新课程要有新教法。我们通过对不同主题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以及对课程的选修与选授,为学生在信息开放的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策略与机制,实现了学习主体的协作互动,使学生能够主动获取新知,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一、主题信息课程的结构与设置我们进行主题信息教育的基本教材是清华大学出版的《小学主题信息技术课本》(全一册)。该教  相似文献   

6.
主题阅读指的是学生围绕主题,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所进行的大量、有针对性的阅读过程。即以主题为圆心,以学生为半径,以材料为圆的扇面组织,学生围绕主题、材料,重组信息的学习方式。这些材料与信息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超文本的,以主题阅读整合的形式存在于孩子的记忆中,以达到研究主题、理解主题、创造主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导入信息技术课《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时,我设想利用生活中的这些原汁原味的信息,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的主题,设计符合学生情况和学习环境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创作欲望。  相似文献   

8.
小学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挖掘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联,明确跨学科主题教学内容,并理解教学应以项目或主题为载体,通过项目学习的形式,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解密玩具汉诺塔”为例,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主题阅读指的是学生围绕主题,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所进行的大量、有针对性的阅读过程.即以主题为圆心,以学生为半径,以材料为圆的扇面组织,学生围绕主题、材料,重组信息的学习方式.这些材料与信息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超文本的,以主题阅读整合的形式存在于孩子的记忆中,以达到研究主题、理解主题、创造主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庄成 《江苏教育》2023,(13):76-79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提升不同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贡献度。在此次新课标中,信息科技学科首次从综合实践课中分离出来。因此,教师更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充分把握课程深度、广度,找寻各学科间的联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以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为研究方向,以游戏化思维为基础,开展跨学科主题创设研究,有助于小学信息科技学科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促进IT与跨学科课程整合的主题学习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描述了跨学科课程的主题学习模式。根据主题扩展的深度和广度 ,主题学习模式又可细分为主题课程和主题单元。在这些主题学习模式中 ,通过主题及其专题 ,引导学生对主题问题进行探索 ,这些探索是通过跨学科的各种学习活动来完成的。文中对主题模式的三个概念 ,即事实和信息、专题、主题进行了梳理。这三个概念在学习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还可与信息、知识和智慧的获得相对应。最后 ,提出了一些关于进行主题设计的建议 ,包括主题的选取、设计、资源、时间安排、实施、评估  相似文献   

12.
在导入信息技术课<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时,我设想利用生活中的这些原汁原味的信息,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的主题,设计符合学生情况和学习环境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创作欲望.   ……  相似文献   

13.
网络资源信息丰富,这为人们的网上阅读提供的方便。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网络媒体,教会学生学会筛选阅读信息资料,确定阅读研究主题,引发学生积极主动阅读探究,发展新思维,通过网络搜索、收集与主题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料,师生间、生生间互动交流讨论,从而促进学生自主阅读,快乐学习,进而丰富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4.
信息科技学科的学习内容由内容模块和跨学科主题两部分组成,跨学科主题是义教改革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文以“电脑是学习的好帮手”一课为例,阐述如何引导学生使用平板电脑App“小爱同学”“古诗词典”“小猿口算”“百度翻译”等解决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实践信息科技、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之间的融合,对新课标下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教学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5.
跨学科学习是《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要求,跨学科主题数据与编码模块“用数据讲故事”强调要通过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尝试发现背后的数据。综合运用信息科技、数学、语文、科学、美术等知识,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以及表达与交流能力。结合教师在跨学科主题的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课标的内容要求与学业要求,以“过程与控制”模块中的跨学科学习总结信息科技跨学科项目的研发原则;以“数据与编码”模块中的跨学科主题为例,设计“我帮厨师做分析”主题学习活动;以“身边的算法”模块中的跨学科主题为例,设计“韩信点兵”主题学习活动,阐述了信息科技跨学科项目的研发路径。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3,(64):100-101
信息技术可以采取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主题活动等形式学习。在主题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确定活动主题、规划设计内容、收集整理资料、加工表达作品等,在主题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7.
基于资源的学习就是学生利用各类资源,针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的自主探究学习。学习者在丰富多样的资源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再组织来理解主题、获取知识、提升信息素养。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资源更加丰富,如何将这些资源恰当地运用在学习过程中,成为基于资源学习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通过开展主题实践式学习活动,以小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发现身边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以问题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信息处理、调查分析、实践探究和宣传倡议活动,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分析、概括、归纳信息资料,制作与主题相关的电子作品,以媒体信息形式宣传展示活动过程及成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对所学信息技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社会越来越向信息化社会迈进,大众传媒、国际互联网络等各种信息渠道每天都提供大量的信息.学生简直置身于一个信息的海洋。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有选择、有目的地去研究自己的学习主题、确定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方向是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主题阅读指的是学生围绕主题,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所进行的大量、有针对性的阅读过程。即以主题为圆心,以学生为半径,以材料为圆的扇面组织,学生围绕主题、材料,重组信息的学习方式。这些材料与信息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超文本的,以主题阅读整合的形式存在于孩子的记忆中,以达到研究主题、理解主题、创造主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