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新闻源是媒体新闻产品的源头.有效开拓新闻源,合理利用新闻源,就能拥有独家新闻和深度报道的首发力,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报纸的影响力.本文以《当代生活报》的实践为例,分析都市报如何有效开拓新闻源. 开通热线获取报料 《当代生活报》是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的第二张子报,前身是《大西南经济导报》,创刊于1997年12月25日,当时仅是周报.  相似文献   

2.
作为广西日报社旗下的第二份都市类子报,《当代生活报》在广西率先开办了社区新闻版,将新闻报道的触角延伸到都市的最底层,新闻  相似文献   

3.
《新闻爱好者》2012,(15):50
包临轩,原名包民权,1984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现任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助理兼生活报社长,中国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2008年6月,他开始供职于《生活报》这家黑龙江省发行量最大的都市报,提出了"办有主张的报纸,做有魅力的新闻"的崭新办报宗旨,大力倡导"用强有力的报道影响生活"的理念,5年来,他率领全体采编人员身体力行这些理念,特别是将连续报道、宽视角全景式报道变  相似文献   

4.
新闻摄影是一种独立的载体,比文字更直观、更生动,更具震撼力。《羊城晚报》体育报道和《羊城体育》的多年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体育摄影与体育文字报道一样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断求变 自我更新 《当代生活报》已走过15个年头.而15年来,它一直生活在本集团第一张子报《南国早报》的阴影之下.虽然在广西首府南宁的报业市场上,《当代生活报》排名第二,但由于和《南国早报》的距离相去甚远,所以,生存危机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当代生活报》的每一个人.正是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在有限的空间里“求变”和“创新”一直是这份报纸不变的诉求.  相似文献   

6.
新论速览     
《新闻前哨》2012,(3):7
缘事而发因势利导张勤耘在2012年第2期《新闻实践》撰文指出:传统观念中,主题报道、宣传典型似乎是党报的任务,市民生活报就是搞些可读性强的社会新闻,以吸引眼球、占领市场。这种观念,其实是对市民生活报的误读。楚天都市报通过几年探索,逐渐走出一条都市报转型的路子。1.彰显都市报的时代担当。楚天都市报编委会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责任担当为使命,传播主流价值观,影响最广泛人群,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其基本内涵是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以责任与  相似文献   

7.
由于中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体育新闻传播方面存在着新闻观念、新闻技巧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也会影响体育传播的效果.本文以"里约奥运中国女排"事件为例,选取新华社、《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美联社、NBC等中美主流媒体的报道,从新闻观念、体育体制、体育文化观、文化背景和新闻文体分类这五个方面来看中美体育赛事报道的差异,以为我国体育赛事报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陈天赐 《今传媒》2016,(1):93-9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以《广州日报》历届亚运会报道为内容分析文本,从中国新闻的改革发展视角来探寻其引导的嬗变路径.结果显示:《广州日报 》 亚运会报道导向沿着"锦标体育"——"生活体育"的路径发展,与中国新闻改革的路径和体育发展的轨迹相符,折射出中国体育和中国新闻业改革发展的节奏和变迁,并对《广州日报》日后的亚运会新闻报道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观察与思考”,是浙江《经济生活报》一版上的一个新闻栏目。这个栏目中的新闻,是记者根据观察到的某些经济生活现象,提出一些让读者思考的问题。实际上,《经济生活报》在这个栏目之外,还有许多新闻和言论,也程度不同地具有同样的特点。因此可以说,“观察与思考”是整个这张经济小报的一个特色。《经济生活报》创刊于一九八○年元旦。当时,全党工作重点刚刚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各报都在围绕拨乱反正开展宣传报道,全国除有一张《市场》报以外,还没有一张报纸专门反映经济问题。《经济生活报》别开生面,以广大消费者为  相似文献   

10.
《青年记者》2005,(10):19-20
已经消亡 《球报》、《南方体育》、《21世纪体育》、《体育快报》、《足球11人》、《体育生活报》、《北京足球报》、《体育参考》、《体育天地》、《体育时报》、《体坛导报》等。  相似文献   

11.
2011年7月中旬至8月初,我省内主流媒体《新晚报》和《生活报》同时关注哈站前护栏由高变矮这一新闻事件,作为直接参与新闻报道的新闻记者,更感触到同一新闻的不同做法所独具的魅力。《新晚报》侧重新闻的短小精炼,《生活报》则侧重新闻的全面深刻,两家媒体充分发挥了新闻监督的独特功效,延伸了新闻事件自身的意义,提升了新闻媒体的服务意识,相得益彰的同一新闻报道达到异曲同工的收效。2011年7月13日,全省新闻名专栏——《新晚报》读者连线栏目刊发了《护栏由1.5米降至0.6米站前又现  相似文献   

12.
《生活报》几乎每天都有突发性、批评性报道,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探讨怎样才能把这类报道搞好。同时,我们认为,不仅仅是生活报,时下,许多新闻单位都把突发性、批评性报道作为吸引受众视点、提升媒体卖点的一件“利器”。  相似文献   

13.
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很重视“三农”问题。作为黑龙江省内的主流媒体,生活报近期关于农民工问题的报道堪称深度报道的典范之作。如《政协委员走工棚》,以政协委员的视角。亲历农民工的生存空间,体察农民工的辛苦。报道发出后,社会反响强烈,得到各级领导和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一些相关建筑企业立刻行动起来,很快解决了民工生活环境中的问题,民工们拍手称快。在这样的好时机下,《生活报》又适时推出了《关注民工幼童成长》的报道,作为这个报道的延伸。这充分体现了《生活报》作为主流媒体的大视角和大深度。  相似文献   

14.
牟柳  周愿 《青年记者》2017,(26):79-80
《体坛周报》是我国发行量最大的体育类专业报纸之一,在体育报刊中有较大的影响力.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新闻标题、新闻文本、新闻体裁三个方面分析《体坛周报》的头版报道特色,以期为其他媒体的体育报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批评报道常吃力不讨好,《供销社竟做“资金生意”》一文在《经济生活报》上刊出后,金融界打来电话称赞:有力、有节、有效,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作出了贡献——这固然是溢美之辞,却也道出了这篇1996年度“华东经济信息报刊好消息竞赛”特等奖作品的新闻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6.
地震灾难中微博客信息传播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静 《今传媒》2010,(8):79-81
在中国社科院出版的《社会蓝皮书》中,微博客被评价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其一大特点就是"强烈关注时事"。由普通网民临时客串的"公民报道者",赶在传统媒体报道和政府新闻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2009,(12):1-1
《生活报》近期集中力量,拿出要闻版报道哈市交通状况。特别是生活报联合哈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哈市勘察测绘研究院两家权威部门,独家推出铜版精制冰城单行交通全景地图,多次随报免费赠送。  相似文献   

18.
许林 《新闻实践》2005,(4):F002-F002
人民日报新闻版今年以来改革力度很大,在前年、去年设立《视点新闻》、《体育》新闻版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块新闻版。这五个新闻版已经使人民日报的脸变了,变得更好看了。下面是对近期经济新闻版一组报道的版面处理作一评析。3月15日、17日,人民日报经济新闻版分别刊登了经济部记者彭嘉陵采写的《直面煤矿安全》上下篇文章。这是一篇针对性、启发性很强的文章,而编辑的版面处理尤为值得一提。编辑在版面处理上利用"下篇提示"和"上篇回放"的视觉形式(见版面一、二),融入了"推"意识。"推",有推动、推出、  相似文献   

19.
经济生活报《消费周刊》是一个以城镇居民消费为报道主线的新闻专题周刊。自1996年底创办以来,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原则下,突出新闻性,紧扣“新”字,精心策划,关注热点,扬长避短,在如何办好专题周刊,加强周刊的新闻性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一年多的探索,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生活报》公益微信平台"生活报教育频道",通过发布原创学校教育动态、高端校长访谈、中小学生作文、身边好教师等专栏信息,赢得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对于承揽《生活报》教育广告起到助推作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广告增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