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了传统紧逼防守与破紧逼防守的基本思想以及战术体系,指出当今中国篮球正在丧失紧逼防守的传统战术风格,陷入缺少破对手紧逼防守方法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篮球应该继承、发展、完善传统紧逼、破紧逼的战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攻击性紧逼防守在现代篮球比赛中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篮球比赛获胜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仅就攻击性紧逼防守的特点、作用以及战术形式在普通高校女篮比赛中的应用做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3.
对端线掷球进攻1-2-1-1全场区域紧逼方法的战术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参加2008年全国U17女子篮球比赛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全场紧逼防守与比赛成绩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身体素质、全场紧逼防守、比赛成绩三者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影响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旨在为青少年女子篮球科学训练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看现场直播、比赛录像,采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2006年中国男篮世锦赛的比赛做了归因分析.结果表明:失误多、防守与破紧逼能力不强是中国男篮存在的主要问题;队员技术粗糙、战术配合缺乏隐蔽性、高强度对抗能力不足以及心理素质差是主要影响因素.建议适当修改CBA联赛规则,加强男篮技、战术运用的针对性训练,增强与世界强队比赛、交流的机会,通过实战逐步提高与世界强队的抗衡能力.  相似文献   

6.
2002年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与对手进攻技术指标对比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参加第14届世界篮球锦标赛的中国队与对手8场比赛的进攻技术指标,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已具备世界优秀中锋球员;但中国队外围队员进攻能力与对手相比处于明显劣势,缺少场上组织核心;中国队战术缺乏理念,整体性差,打法单一,缺乏鲜明的特点;比赛中队员对抗能力差,破紧逼防守乏术,比赛作风不顽强等是中国队本届世锦赛失利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7.
一、选题依据全场区域紧逼防守战术,早已被公认是一项攻击性很强的防守战术。在六十年代它得到迅速发展,致使七十年代在进攻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在当前进攻技、战术发展了的情况下,如不认真对防守做一番研究,就会影响整个篮球运动的继续发展。本文的目的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全场区域紧逼战术形式的分析和对其中几个主要环节的调查研究,找出当前这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对今后的教学训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雅典奥运会男篮的技、战术特点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通过专项技术战术统计,对28届奥运会男子篮球前四强队的技术、战术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现代篮球技术、战术的特点和风格.现代篮球的技术特点表现为:技术全面,对抗能力强,无论高个队员和小个队员都具备一定的攻击能力;战术表现为快攻形式简练,进攻速度快,阵地进攻多以移动和连续的掩护为主要方式.防守技术表现为全场紧逼对手的核心组织后卫,防持球队员更多地采用紧逼、压迫式防守.具有较强的攻击性;争夺篮板球积极、凶猛.防守战术表现出攻防转换速度快,更多地运用半场扩大人盯人防守,具有防守范围扩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把球顺利地推进前场,毫无困难地发动进攻人盯人防守配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对强侧进行抢前错位防守的方法被普遍采用,这一点是可以利用的。要击溃这种防守,必须采用相应的配合技术,使紧逼防守队处于不利地位。下面是一些进攻紧逼防守的配合方法,可用来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不少人认为区域联防是一种比较被动消极,攻击性较差的防守战术。特别是七十年代篮球技术高度发展,攻防战术有了许多重大突破,广泛采用全场紧逼、半场紧逼、区域紧逼等防守战术,因此,更认为区域联防消极被动。但是衡量一种战术是否主动积极,并非完全取决于战术本身,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主客观力量  相似文献   

11.
在攻守转换的关键时刻,如何将对方的进攻及早扼杀,将被动防守转变为主动防守尤为重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对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立即压迫战术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立即压迫的战术特征。认为,立即压迫相比追球、个人压迫和布阵压迫更具有侵略性;该战术主要发生于中前场丢球后的2-4s内;紧逼小组和封闭小组主要由2-3 人参与,保护小组主要由3-4人参与;紧逼小组主要运用抢球技术,而封闭小组和保护小组主要运用断球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数据统计结合比赛录像分析的方法,对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队小组赛和复赛共6场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与世界强队相比,中国队在进攻技术(尤其是破全场紧逼)、体能、心理及战术素养上有一定进步,但战术过于单调,不善移动和连续进攻对抗能力差,面对压迫式防守控制、支配球能力弱,缺少场上组织核心,外线队员比赛能力与对手相比处于明显劣势等是中国队本届世锦赛失利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3.
篮球进攻技战术概念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将篮球进攻战术、进攻基础配合概念进行了界定,将进攻技术、进攻基础配合以及进攻战术的属概念和种概念进行了设计,进攻技术包括进攻移动,传、接球,运球,突破,切入,投篮,抢进攻篮板球;进攻基础配合包括传切配合、突分配合、掩护配合、策应配合、挡拆配合;进攻战术包括快攻、衔接段进攻、阵地进攻、进攻区域联防、进攻半场人盯人、进攻全场紧逼。  相似文献   

14.
对参加第15届世界篮球锦标赛的中国队与竞赛对手6场比赛的进攻技术数据,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已具备世界优秀中锋球员;但中国队外围队员进攻能力与对手相比处于明显劣势,进攻方面过分依赖内线,内线整体得分能力不及对手,三分命中率低下,缺少场上组织核心;中国队战术缺乏理念,整体性差,打法单一,缺乏鲜明的特点;比赛中队员攻击力量不均衡,失误较多,对抗能力差,破紧逼防守乏术,比赛作风不顽强等,是中国队本届世锦赛不能取得更好成绩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第26届亚洲女篮锦标赛中日女篮攻防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中日两队在进攻和防守方面存在的差距,旨在为中国女篮今后的发展提供合理化的建议.结果表明:中国队在两分球投篮出手次数、两分球命中次数、两分球投篮命中率、三分球出手次数、罚球次数、前场篮板球指标上比日本队占有一定的优势,日本队在失误、抢断球指标上比中国队占有较大优势;在阵地进攻中,中国队过于依靠外线队员得分,外线队员进攻得分方式过于单一,内外线队员之间没有形成"内外结合、以内为主、多点进攻"的战术打法,中国队与日本队在快攻进攻和防守快攻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队在场均抢断球指标上与日本队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场均个人犯规指标上与日本队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中国队以半场扩大人盯人为主,以区域联防和全场紧逼为辅,队员防守的脚步移动、轮转换位、补防、协防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日本队以半场缩小人盯人为主,以区域联防和区域紧逼为辅,队员防守主动、积极、凶悍,紧逼防守、协防、补防的意识强.中国女篮在快攻进攻和阵地进攻中技战术运用不够合理,并且在攻守转换、快攻防守、阵地防守等方面均存在问题;中国女篮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较差,不适应对手的压迫式防守,失误率高.  相似文献   

16.
摘要:对邹市明在7场职业拳赛中制胜因素运用变化特征进行提炼和总结,为我国拳击运动员增强整体竞技水平,进行针对性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价值。运用数据追踪分析、录像观测等方法对奥运会冠军邹市明7场职业拳击比赛所运用的制胜因素指标进行研究,结论:1)邹市明在面对攻势较弱、防守较差的对手时,单拳进攻明显增多,以前手直拳试探、诱攻,使用2拳、3拳进攻、反击或迎击;在多拳组合进攻、反击奠定胜局后增多单拳、多拳迎击;后撤步、躲闪、格挡防反战术运用逐渐增多,为反击与迎击创造机会;多运用紧逼战术、直攻战术,辅以假动作虚晃、引诱、迷惑对手,在对手进攻后进行多拳防守反击同时单拳、多拳迎击对手。2)在面对攻势较强、防守较严密、步法灵活、反击快的对手时,邹市明多前直拳试探、引诱,以后直拳、后摆拳反击、迎击;后撤步、躲闪、格挡防反战术运用较少,增加4拳进攻和间接迎击的频次,较多运用边角摆脱和步法调整进攻。3)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我国拳击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2006年世锦赛看中国男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通过对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队小组赛和复赛共六场比赛以及本届世锦赛四强的技术统计分析,对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失误成为中国男篮的最大问题;篮板球依然是中国队的薄弱环节;比赛中队员对抗能力差,破紧逼防守乏术;中国队缺少场上组织核心,外线队员比赛能力与对手相比处于明显劣势等是中国队本届世锦赛失利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中学篮球教材战术部分的教学特点及教法谈点粗浅看法。一、中学篮球教材战术部分的教学特点: 我在篮球教学的战术部分,选择了快攻结束部分的二攻一,三攻二;防快攻的一防二,二防三;半场人盯人防守,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等为教材内容,并统称为“简单战术”。我对“简单战术”的理解就是指教学内容要简略,教学任务要简明。因为就上述教材本身而言,从教材内容到变化都是十分复杂的,对这些教材内容若不能合理取舍,教学任务制定偏高,教学必然陷入窘境。几年来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的篮球教练员每年都举行技战术、训练方法的专门研讨会,外国教练员和科研人员也参加这些会议。后来报界披露了一些材料,其中包括有关具体技术、战术和某些训练周的计划。最引人注目的是: 1.半场结合紧逼盯住持球队员的积极防守,  相似文献   

20.
现代竞技篮球战术训练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逻辑分析法,从篮球战术构成要素、个人战术与集体战术、进攻与防守、固定战术与多变战术四个方面,探讨了现代竞技篮球战术训练的理念与方法,为进一步丰富篮球战术训练的方式和方法,促进篮球战术理论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