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体育舞蹈教学通过形体美、动作美、服饰美、音乐美、语言表情美以及精神美进行审美教育。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美的创设,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吴海燕 《林区教学》2008,(11):31-33
美育作为净化灵魂、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形成正确审美判断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与语文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塑造美的教育形象,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设计美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挖掘美的课文内涵,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审美性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觉地运用美的观念和方法来引导和启发学生,使美的追求成为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使教学行为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感悟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同时感受着美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具有识别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最终使学生的审美人格得以塑造。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审美性,是指教师自觉地运用美的尺度去指导教学活动,一切教学行为渗透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美的创造,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艰辛中始终伴随着教学艺术享受,而具有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5.
教学美的意蕴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学美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共同创造的审美因素和美感效应综合而成的整体。作为综合美的教学美,其综合性有多侧面的表现:它体现着教学与美的统一、教的美与学的美的统一、教学目的美与手段美的统一、教学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教学科学美与艺术美的统一、教学美的创造与欣赏的统一等。教学美与教育美、教学艺术、美的教学、审美化教学、教学的审美性、教学审美等相关概念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正确的审美教学方法,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起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达到理想的审美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所谓课堂教学美,是指具有审美潜能的师生与具有美的潜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一种能引起师生心灵愉快的和谐状态,就是在教学中运用美的方法和手段,借助语言、案例、情境等素材,以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美的艺术、美的生活、美的创造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成为学生欣赏美、体验美、享受美的过程,在轻松愉快、积极向上、幸福踏实的良好心态中学习知识,获得能力,从而提高教学实  相似文献   

8.
陈建新 《甘肃教育》2010,(14):30-30
语文学科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笔者认为,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贯穿审美教育。写作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因而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必要的。实践证明: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陶冶美的情趣".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审美教育,加强对学生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陶冶他们的情绪,努力在教学中寻找美的音符,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感到美就在平凡中,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使其自觉地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0.
政治课的审美教学是指在政治课的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对学生来说具有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师生共同创造美、欣赏美的审美过程,将师生关系转化为师与生、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的审美关系的教学方法。政治课的审美教学可以以美感人、以美激趣、以美启真、以美育德,使学生因美生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让学生“将求知过程的一切艰辛与苦涩统统消融在轻松、愉快的美感体验中”已成为广大教师追求的一种至高的教学境界.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挖掘教材内容美、创设课堂结构美,将美育渗透到化学教学之中,创造化学教学美,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丰富审美情感,在充满美的化学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以达到以美育德、以美启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通过语文教材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系列审美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的。这些教材文质兼美,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而电教手段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还具有实施美育的功能,它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唤起美的情趣,  相似文献   

13.
(一) 教学的审美性,是指教师自觉地运用美的尺度去指导教学活动,一切教学行为都渗透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和美的创造,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艰辛中始终伴随着教学艺术美的享受,从而具有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14.
谢艳莉 《学周刊C版》2019,(23):157-157
小学美术教学中围绕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点,注重创意美术活动设计,能激发学生在感受美和体验美的过程中唤醒审美个性,释放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审美创新能力的发展。文章立足教学实践,从创造美的环境、选择美的素材、构建美的形式、塑造美的形象等方面探讨了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实施美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美、从而形成美的心灵、美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陈红梅 《新疆教育》2012,(16):146-147
在语文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通过语文教材,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系列审美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的。这些教材文质兼美,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而多媒体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还具有实施美育的功能,它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唤起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使学生为之萌发激情,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文审美能力,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将音乐理论性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技能技巧培养之课程。从钢琴即兴伴奏的课程教学出发,以审美做为课程教育的核心,从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立意美、曲调美的感知与体验,结构美、配器美的认识和探索,整体美、意境美的创设与表达三个方面,探索教学过程中如何从审美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设计课程,以有效的完成其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审美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正>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是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美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主要体现在正确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促使学生爱美、健康、创美,从而获得美的仪表、美的心灵、美的行为、美的形体、美的动作,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着极为丰富的美育因素,它不仅能给儿童提供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可能,而且能借助美感的心理力量,丰富儿童对美的  相似文献   

19.
<正>在语文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通过语文教材,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系列审美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的。这些教材文质兼美,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而多媒体不仅有助于教学效率,还具有实施美育的功能,它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唤起美的情  相似文献   

20.
教学美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多种美的因素。教师把自己的德、识、才、学、知、情、意、行融入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自己也因此而激情洋溢,生机贯注,意气、情思纷至沓来,创造出最佳教学境界。教师既是教学美的创造者,又是教学美的欣赏者。学生在美的氛围中产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认识、情感、才智、美感有机结合,深味学习的乐趣和自身的价值。学生既是教学美的欣赏者,也是教学美的创造者。教学美具有深刻的美育力量。构成教学美的主要因素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