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教育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重视人文素养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孔子有弟子七十多人,《论语》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教育思想的许多具有启发性的观点,这对我们今天探索教育发展,提升教育内涵,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周振波 《成人教育》1996,(11):30-31
值得借鉴的孔子的某些德育原则周振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到今天仍被认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①,特别在德育原则思想方面更有其卓著的建树,常为德育理论界所论及。孔子弟子三千,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绝大部分都是成年人。从这个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学习其间议论行事的一部书,也是最能体现孔子思想的一部论著。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是一名当之无愧的教育家。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关注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汲取孔子的教育艺术,以便对我们教育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孔子先后传授的弟子有三千多人,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成果相当可观,因而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这些教育经验和原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聆听着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闲坐聊天,想象着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音容笑貌,感受着其“乐”融融的和谐气氛.比照着新课改下的语文教育,不禁让人感觉到,孔子深邃的教育思想具有无限的光芒,它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空,仍然映照着我们今天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6.
张俭民 《教书育人》2006,(11):22-23
孔子作为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一生在教育活动上倾注了很多心血,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中国文化经典《论语》便是孔子与其弟子对话的实录。解读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发现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交往理念。孔子主要是通过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真诚的对话,使师生形成对社会现象、教育规律等方面的理解,在彼此启迪的过程中,完成对学生道德的教化和知识的传播,实现其“完人”的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孔子的对话教育本质上反映了他的师生交往理念,这种交往理念的核心就是“对话”。虽然孔子的教育思想存在历史的局限,但其对话的师生交往理念至今仍闪烁着智慧之光。  相似文献   

7.
骆笑梅 《时代教育》2007,(6Z):80-80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籍,是研究孔子的重要资料。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和道德传统是以德育人的关键。新时期的教师应全面理解传统文化,正确传承优秀传统,继承孔子“以德承德,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8.
高鑫  花君 《文教资料》2013,(8):118-121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位儒学大师,自称是孔子的私塾弟子。孟子的性善论、德育思想、人格教育思想、和谐教育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很强的适用性。同时,对教育者、受教育者提出了深刻见解。其教育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对促进当前的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发展当代教育理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许新江 《现代语文》2008,(12):151-155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的记录,或者说是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记录。重在记录彼此问的交流。因此,对《论语》的认识,不管是对孔子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等内容的认识,还是对《论语》文学价值与写作艺术特征等表现形式的认识,都必须首先从其语言特点开始,从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交流开始。本文试着对《论语》的对话进行研究,作一个粗浅的梳理,供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孔子十分重视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成为他理想的人才-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孔子主张“举贤才”,注重“君子”道德方面的修养;他扩大了学习的目的,更注重学生的人格修养,要求学生做“君子儒”。孔子重视的教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而以前为重心,“仁”与“礼”的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孔子主张通过“六艺之”的学习,传递修已治人之道,孔子的教育思想为我们实现“教育人”的教学目标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1.
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会感到现行教育的迷失与退化.从<论语>中,我们能分明地感受到"大师"与弟子们轮番谈话的情景,更能看到"大师"与弟子们激烈论辩的智慧为花.他们之间的交流是极为自由和融洽的.  相似文献   

12.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开始根据弟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开展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因而一生中培养了3000多名弟子,造就了72贤人,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则是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长期贯彻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使学生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赵传兵 《成人教育》2011,31(9):66-68
《论语》是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其中,孔子及其弟子们的“闻过则喜”、“过则勿惮改”、“过则内自讼”等过错教育思想,以及孔子对弟子们“既往不咎”、“与其自洁、不保其往”、“毁亦有所试”等因人而批、因人施批的批评方式,对成人惩罚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李岩 《广西教育》2013,(25):15-15,18
孔子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其对教育思想的探索和实践体现在诸多方面。除了宽泛的教育理念、教育原则与方法之外,他的一些论述对于班主任工作以及学校德育工作也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在平日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注意深入挖掘孔子的教育思想,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发。众所周知,在孔子一生的教育生涯中,大概共有三千弟子。按照他从教40多年计算,平均每年的弟子也有近80人,是现在大约两个班级的学生。他除了要完成教学任务外,还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15.
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会感到现行教育的迷失与退化。从《论语》中,我们能分明地感受到“大师”与弟子们轮番谈话的情景,更能看到“大师”与弟子们激烈论辩的智慧火花。他们之间的交流是极为自由和融洽的。  相似文献   

16.
颜回是孔门众弟子中和孔子相知最深的弟子。孔子对颜回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孔子对颜回的直接个别化教育,二是经典有趣的"三人行"——颜回在讨论中受教育,三是孔子以颜回作为教育其他弟子的榜样。  相似文献   

17.
《论语》今本共20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为孔子讲话或答弟子问及其弟子间相互的谈论,其中有不少内容涉及为人处世之道。孔子的为人处世之道,是孔子思想的表现,朴素经典,简短精粹,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习苏旭 《辅导员》2009,(9):53-53
“有教无类”是孔子在二千多年前提出的教育主张,意即有教育的地方,就不应把受教育者人为地分为三六九等,厚此薄彼。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孔子毕生躬行着他的教育思想,造就了我国古代教育“弟子三干,圣人七十二”的辉煌,被后人尊称为“万代师表”。时至今日,我国的教育政策、社会环境和教育要求已与孔子所处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作为今天的人民教师,理应比古人更有发展才是。  相似文献   

19.
孔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更是伟大的教育家,生活于春秋时期,一生致力于教育和文献整理工作。相传他有弟子3000,精通六艺者72人。孔子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0.
选入高中语文课程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是《论语》中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篇什。该篇记述了孔子启发弟子畅谈自己的理想,通过对弟子们所谈理想的内容和态度予以评价,对弟子们加以引导的经过。以往在解读这篇课文时,对孔子大多是赞美的,然而细味其中的细节,笔者认为,孔子的这一次对话式的教学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