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徐志摩是我最喜欢的诗人之一 ,为人为文皆以浪漫著称 ,他的天真、坦率、真诚和追求理想的勇气尤其可贵。最近读到韩石山先生的《徐志摩传》更让人深入地理解了徐志摩的为人为文。这本传记与其他的徐志摩传相比 ,有其独特之处 ,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些新的可供借鉴东西。首先在写法上 ,它为我们提供了现代人物传记写法的新思路 ,即从传统的写法中寻求灵感。《史记》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并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先河 ,也从此有了传记文学。《徐志摩传》借鉴了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写法 ,把传主一生的经历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卷家庭 ,以家庭视角…  相似文献   

2.
耿书兰 《学周刊C版》2010,(2):196-196
徐志摩,一代才子,却英年骤逝,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叹息与回味。他似乎总是与多才、多情、风流、浪漫这样的字眼有着不解之缘。之所以如此,我想这和他的天性、命运不无关系。但斯人已去,留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能够使人长久品味的更应该是他的作品。《再别康桥》是其中最能感染人的一首佳作。  相似文献   

3.
有关徐志摩的传记作品,已有数十种之多。这些传记在描述徐志摩一生的浪漫经历与文学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与事实不符或表述不当的问题。“志摩”一名用于何时?张君劢与张公权,到底是谁“发掘”了徐志摩?是否徐志摩送张幼仪去德国求学?徐志摩与张幼仪的离婚是否因为林徽因?是胡适主持了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礼吗?文章就这些问题根据相关资料进行辨正,以期对徐志摩研究、对徐志摩传记的创作提供参考与确证。  相似文献   

4.
《唐才子传》是一部记载唐代才子的传记,作者辛文房比较详细地记载了278位诗人的生平,同时此书又可以作为一部了解唐代风俗习惯、社会风貌的历史典籍,同时读者更可以从书中了解唐代诗歌风格的流变及各位诗人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5.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最具浪漫才情的一位诗人。他在广大读者中的影响既与他那流丽清脆、轻灵飘渺的诗歌魅力有关 ,又与他那不同凡俗的浪漫婚恋分不开。徐志摩短暂的一生是诗化的人生 ,他的诗歌是他人生的诗化。要真正领略徐志摩诗歌的浪漫之美 ,就必须读懂他的浪漫人生 ,了解他婚恋的追求。在“五四”一代作家中 ,乃至在中国新文学史上 ,没有谁比徐志摩在爱情至上和爱情神圣的思路上走得更远。对浪漫之爱的终其一生的追求 ,使他的个人经历带上了绚丽的色彩 ,也决定了他最终的悲剧命运 ;同时 ,作为“五四”一代浪漫主义诗人的独特品格 ,也…  相似文献   

6.
喜爱现代诗歌的读者一定不会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感到陌生。这位才子诗人凭借其东方的传统的含蓄情感和西方的现代的诗歌技巧,让我们在短短不到三十行的诗句中充分领略到了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而最让我们念念不忘的则是诗歌的首尾两节:  相似文献   

7.
《徐志摩选集》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办事拖拉,往往反而多事。人民文学出版社早约我编一本《徐志摩诗选》并为写序。我因为当时工作头绪多,未能着手进行,一拖拉至今已过了四分之一世纪。现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已在1981年出版了一本《徐志摩诗集》,我以为可以不了了之了。但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如今编了一本《徐志摩选集》,又约我写序,我再拖拉了事,总于心不安。这次可不仅涉及诗,还涉  相似文献   

8.
刘炎生是治中国现代学的知名学,他写的《中国现代学论争史》是中国现当代学研究颇有影响的专。他又是知名的人物评传作,其为林语堂、郁达夫、徐志摩、林徽因、梁启超等中国近现代名人写的传记也已有口皆碑。其中《林语堂评传》还获得了1995年广东省首届普通高等学校人社科优秀成果奖的三等奖、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他不仅具有学的渊博学识、穿透历史的目光,而且满怀感人的才情。经他笔下还原出来的坛风云人物,无不有一种令人感到摩挲肌肤、深入血脉的熨贴,可谓既得入木三分的理解,又有惺惺相惜的同情。今年,由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潇洒才子梁实秋》(以下简称《梁实秋》)一书,再次展现了他作为学写传记的风采,凸现了鲜明的学术意识和创新意识。他敢于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被尘封已久的现当代学批评大家、散大家梁实秋,着实慧眼独具、勇气可嘉,陈寅恪说的“理解之同情”,在此书中获得了最好的体现。可以说,这是近几年来少有的优秀人物传记之一。  相似文献   

9.
《唐才子传》十卷,元人辛文房撰,是一部唐代诗人的传记专书。本书有传记二百七十八篇,连同附带论及的一百二十人,共述评了初唐至五代比较重要的诗家三百九十八人,大致按时代、及第年先后排列。各篇内容一般包括传略、诗评、著作流传情况和附论四部分。在辛文房以前,没有唐代诗人传记专书。见录于两《唐书》《文苑》等传的诗人很少,传记也往往很简略。绝大多数唐代诗人名不见史传,甚至大名鼎鼎如李颀、岑参、储光羲、刘长卿、皮日休、杜荀鹤等人,亦在摒弃之列。不少诗人的生平资料,东鳞西爪,零星散见于唐宋人的诗文集、笔记、诗话、书目提要等书中。南宋人计有功编纂《唐诗纪事》,内容繁富,保存了很多唐代的诗歌文献,但罗列杂乱,是资料汇编的性  相似文献   

10.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派”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志摩的诗《》冷翡翠的一夜《》猛虎集》等,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等。徐志摩生性浪漫,情商极高,短暂的一生留下了许多美丽的故事,同时也留下了大量动人的诗篇。《偶然》便是其中的一篇:  相似文献   

11.
著名学者胡适曾在《追悼徐志摩》一文中概括了徐志摩的人生理想:“这里面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这是很贴切的。美,是徐志摩的人生理想,同时更是他至爱的艺术追求,在《再别康桥》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其“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同名散文有二,一篇载于一九二五年七月四日《现代评论》第二卷第三十期(原名《斐伦翠山居闲话》,后收入散文集《巴黎的麟爪》,改题名为《翡冷翠山居闲话》);另一篇则载于一九二五年八月二十五日《晨报副刊·文学旬刊》第七九号。以往徐志摩著作集仅收入前一篇,后一篇则未收入。例如一九八三年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徐志摩全集》,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徐志摩选集》(邵华强、应国靖编),香港文化图书公司出版《徐志摩全集》等都是如此。台北时报书系《徐志摩诗文补遗》(梁锡华编,一九八○年版)也没有收集后者。不少徐志摩年表,虽然也写出发表这两篇散文的刊物和日期,但并未指出其不同。有的甚至认为是同一篇。例如前述的《选集》第三二二页明确指出:《翡冷翠山居闲话》原载于一九二五年  相似文献   

13.
《萧红传》、《庐隐传》、《冰心传》是肖凤创作的三部女作家传记,前两部中,她满孕着对两位女才子的同情与悲悯,深情抒写了她们的情感历程和悲惨命运。在《冰心传》里,她对冰心的人格与文格进行了有机的梳理,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这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宁馨儿的生命轨迹。她的散文端庄优雅,以清新的笔调展示了多样的文化风情。  相似文献   

14.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每每读起这诗句,我的眼前便浮现出一个风华绝代、才华横溢的美丽女子,她便是民国才女林徽因。而关于她的传记——《林徽因传》,更是让我爱不释手。1904年6月,林徽因出生在浙江杭州一个官宦人家,16岁时,她随父亲林长民游历欧洲,认识了诗人徐志摩,当时徐已结婚。面对徐的炙热追求,她理智地选择了退却。多年以后,她对自己的儿子说:"徐志摩爱的并不是真正的  相似文献   

15.
《再别康桥》是高中课文中的一篇,这也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诗歌所反映出对剑桥的眷恋、对离别的不舍以及对风光的爱慕都从文字中得以展现,透过《再别康桥》,仿佛能够看到剑桥如画一般的魅力,能够看到徐志摩意气风发的模样,也能够看到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我们在学习《再别康桥》一文时,对于徐志摩诗歌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进行分析,对于徐志摩剑桥诗整体风格的把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经典,对《再别康桥》的美学思想、艺术表现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徐志摩诗歌的特点,对《再别康桥》的特色及价值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康桥是一个让徐志摩魂牵梦绕的地方。《康桥西野暮色》《康桥再会罢》和《再别康桥》构成了徐志摩的康桥系列,“康桥情结”贯穿于徐志摩一生诗文之中。其中,流传最广,最为人称颂的,便是《再别康桥》。1928年秋,徐志摩再次回到康桥,故地重游。11月6日,  相似文献   

17.
著名学者胡适曾在《追悼徐志摩》一文中概括了徐志摩的人生理想:“这里面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这是很贴切的。美,是徐志摩的人生理想,同时更是他至爱的艺术追求,在《再别康桥》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其“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论赛珍珠的《东风·西风》、《母亲》与传记作品[美]保罗·A·多伊尔著 郝素玲译《东风·西风》(赛珍珠的处女作)常被称为长篇小说,但它实际上包括了截然不同、差异明显的两个短篇小说。第一篇叙述充满诗意和浪漫色彩;第二篇松散而带有道德意味。我们将会看到在《...  相似文献   

19.
人间四月天     
当同学们翻开这期杂志时,人间已是四月天。20集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讲述了诗人徐志摩浪漫的爱情故事。全剧用抒情的手法,再现了英伦三岛美丽的自然风光,还穿插了许多徐志摩当年写下的温婉诗句,比如《再别康桥》。有趣的是,语文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里,就选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而这首诗据说以前通常出现在高中语文课本中。从《人间四月天》到《再别康桥》,从徐志摩到世纪新人,当下的初中生有些怎样的观后感、读后感和表达的渴望呢?佛山市南海区黄岐培英中学的同学们畅所欲言———罗建清:我看过《人间四月天》,那是一个很浪漫的故事,而浪漫的事往往就是傻事!李经纶:看到人间四月天这几个字,我就想起了白居易的《游庐山大林寺》一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朱玲秀:徐志摩说数学不好的学生也许可以做诗人,这真让我激动,我的数学就不太好。胡彩平:诗人、诗歌总是浪漫的,而课本、考试、升学却谈不上浪漫,充满了艰难。张英爽:志摩志摩,人贵有志,好事多磨!校长徐雪林:四月是充满诱惑的时节,怒放的花都期望是最后的一朵;四月是由春而夏由温而热的时节,躁动的血脉需要清凉的刺激;四月还是个梦想联翩的时节,到处是...  相似文献   

20.
《叫化活该》是徐志摩创作于1923年的一首爱情诗。本文通过其与《先生!先生!》的对比,从诗歌分析中再现徐志摩1922年末到1924年末与林徽因的感情坎坷。体会徐志摩这首凄惨的爱情挽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