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是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的教育。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认识生命和珍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内容1.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则构成生命教育的目标。生命教育重要的是要培植学生的生命情怀。生命情怀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起点,激发教育的内在生命因素,发展生命、完善生命,以提升生命质量和生命意义为宗旨的教育理念。生命化音乐课堂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命教育得以落实的重要路径之一。生命化音乐课堂以促进师生生命发展为根本,将教学原则、方法、形式和技术与生命教育的理念有机融合,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师生生命和谐、自由、创造性、富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是以帮助生命成长和完善为目的的教育,生命至上是生命教育理念的基石。教师生命观是教师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观点,直接影响教师对待自己生命、他人生命和自然界其他生命,直接影响生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建议1.生命教育的内容生命教育部分以认识生命,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为主线。认识生命是生命教育的基础,发展生命、提升生命价值是生命教育的追求。(1)爱与生命本活动是初中三生教育的起始活动,首先从认识人的自然生命入手,由于人的生命诞生过程的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不仅是认识活动、实践活动、价值活动,更是一种生命活动。它是生命的完整和谐,是生命的自主创造,是生命的独特体验,是生命的互动生成,是生命存在的重要形式。然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工具理性、知识中心、统一规训和封闭课堂等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对生命的关注。课堂教学要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关注生命的完整,激励生命的自主,尊重生命的独特,促进生命的飞跃,使课堂教学彰显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是教育人们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一、生命教育的内容(一)认识人的自然生命,珍惜生命,重建生命的神圣感  相似文献   

8.
"生命化教育是对教育的一种重新解读,是‘以人为本’时代的教育哲学。直面生命,遵循生命的特性,促进生命全面、自由而个性化的发展,是生命化教育的追求。在实践中,生命化的教育就是要凸显生命的灵动,焕发生命的活力,激励生命的创造,丰富生命的意义。"生命化教育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物教学》2019,(16):5-10
生命教育包含自然生命教育、社会生命教育及精神生命教育三个维度。生命教育是生命与生命对话的过程,是教师面向学生进行有关自然、社会、精神三个层面的教育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认识自然生命本质,感受社会生命内涵,提升精神生命价值的过程,这就是"生命对话"。对于生物学教育而言,无论对象还是内容都是自然生命本身,生物学教育是始于人与自然生命的对话,这种"求真"的过程就是"对话生命"。由此可见,生命教育与生物学教育是包含关系,生命教育包含生物学教育。  相似文献   

10.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珍爱生命、学会生存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北师大生命教育研究中心肖川教授认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  相似文献   

11.
阿尔贝特·施韦泽是当代人类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是施韦泽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思想。敬畏生命不仅敬畏人的自身生命,还要敬畏生物界的一切生命,包括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施韦泽认为,生命意志的自我分裂是敬畏生命伦理的原点,生命的休戚与共是敬畏生命伦理的内在依据,敬畏一切生命是敬畏生命伦理的终极价值目标。今天,技术理性依然甚器尘上,敬畏生命伦理从生命价值维度出发,构建生命伦理共同体,对于技术理性的反思和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育最宝贵的是生命的教育,科学最宝贵的是生命的科学,文化最宝贵的是生命的文化。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使每一个生命健康成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学校教育不可忽略的内容。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不仅符合当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也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生命教育是指为了生命,借助生命活动进行的教育。从事生命教育的肖敬教授认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将生命教育渗透到英语等学科教学中不可或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渗透生命教育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首先是灌输适度。渗透生命教育要把握策略,避免喧宾夺主,如将英语课变为思品课,则将脱离英语教学的本真。其次是选材对症。渗透生命教育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编排有针对性地筛选生命教育素材,做到因材施教。再次是贵在坚持。  相似文献   

14.
教育要尊重生命,是由于教育起于生命,依据生命,服务生命。生命是教育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一是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二是生命的精神能量是教育转换的基础性构成;三是生命体的积极投入是学校教育成效的基础性保证。教育与人的生命和生命历程密切相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学生精神生命的创造者,也是其自身精神生命的创造者。教师生命的意义及价值是在其教育生命的历程中显现并得以成就的。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关键是教师要具有强烈的生命教育意识和有效实施生命教育的能力。关注教师的生命成长,是实施生命教育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是教育人们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是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通过从我国生命教育的现状出发,针对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阐述了开展生命教育的价值意义,提出了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可行性策略与措施,以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7.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生命因为有了绿色而变得生机勃勃。绿色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实践为手段,通过师生共同亲近自然,聆听生命物语:感知生命,体验生命历程;对话生命,感悟生命价值: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增强教师生命素养,提升教师生命质量,是教师生命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生命发展和本真教育的需要。如此,教师的生命素养,既包括教师作为人的生命素养,也包括教师作为教育人的生命素养。前者是教师个体生命发展和幸福生活的要求,后者是本真教育和学生生命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生命化教育,立足生命视野,是通过人的生命,遵循生命本质的过程,是对教育的重新认识和深入理解,尊敬生命是教育的起点和价值体现;生命化教育观是最大的教育观;"润泽灵魂",是生命化教育追寻的最高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丁晓明 《考试周刊》2012,(31):174-174
1.生命关怀 1.1生命关怀的定义。 生命关怀是对人类和人的生存情况和生存价值最深层的关心与热爱,它是以生命中实际的需要为起点,为生命创造出自由和自然的状态,帮助生命领悟和体验生命的价值所在,以便于更好地实现生命的全面发展与协调。个体的生命关怀其实质上是关怀个体生命的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不同个体的生命是不同的、独特的,并通过各种经历、感受展示出来,从而使生命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