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究2004年全国各地特别是课改实验区中考政治试题,命题专家们拟出了许多鲜活的精彩试题,认真研究这些题例及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发现其命题轨迹集中凸现在三个“走进”,即走进能力立意、走进知识综合和走进活动类试题。领会这些“走进”,对引领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
怎样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怎样由传统的“计算证明”向新课程的“猜想探究”转移?怎样降低“逻辑思维”要求,增加“创新思维”内容?这些问题都是中考命题改革的关键.打开2004年各地中考试卷我们可以发现,“模拟探究”、“手脑并用”已成为中考试题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3.
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过程,是一个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也是中考命题的立足点.传统的阅读理解题不断创新,出现了定义新运算、学习新方法、学习新知识、渗透新概念等新“品种”.信息含量大、含金量高、考查功能全,是创新型阅读题的特色.朵朵奇葩,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4.
王昕昉 《求学》2001,(6):45-46
高考命题将传统的“以知识立意”的命题思路转变为“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方向,近几年来,高考命题者把填空题当作创新改革题型的“试验田”,相继在题目的立意、创设的情景、设问的角度和方式上推出了一些题意新颖、构思精巧、具有相当深度和明确导向的创新思维题型。  相似文献   

5.
图形变换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因为这部分内容实质上就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位置和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所以这部分内容显得日趋重要,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常常以一些立意新颖的题型出现.下面请同学们欣赏2008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中有关图形变换的题,同时就专项考点及命题涉及内容进行查漏补缺,相信对全面掌握图形变换方面的知识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课标的实施,全国各地中考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在题型设置、题量控制和层次要求上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背景新颖、思维价值高、紧密贴近生活,更加符合新课标理念的好题.在回眸全国各地中考试卷的情况下我们不难粗略预测今后在落实新课标中考试卷的命题走向并就今后中考复习迎考谈一点个人的意见供同仁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考数学命题都十分注重创新命题的设计.出现了许多新颖试题这类试题立意独特、情境新颖、“题在书外,理在书内”.它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潜在的数学素质,体现了“中考范围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的中考命题改革的精神.因此,对这类题进行分类、剖析,无疑对深刻理解中考改革的精神.指导数学复习,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地市的中考命题已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试卷中涌现出形式多样的“探索”问题,这类题目代数、几何综合的较多.通常出现在全卷最后1~2题的第(2)(3)小问,约占4~12分,是作为对中上等考生或尖子生的较高要求,教学和复习备考中,不应拿它的难度要求全体考生。  相似文献   

9.
我省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语试卷命题继续遵循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及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稳步改革,稳中求变,比较好地体现中考指导教学、兼顾选拔的功能。从总体上看,各实验区语试卷能够体现《语课程标准》的精神,坚持“能力立意”、“紊质立意”的命题原则,在内容上突出对学生语素养的;号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试卷的结构、题型方面看,各地都能按照《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6年初中学业考试大纲》要求,做到了结构简约、题型平易,注意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从各地市语试卷的设题情况看,各有特点.但在内容和形式上共同趋于省《考试大纲》规定的合理要求和布局。  相似文献   

10.
改革命题的内容和形式(一)除了必考科目外,增加理化生实验考试、英语口语交际考试和音、体、美特长考试等。(二)由以知识立意转化为以能力立意,即命题依据课程标准,以考查能力和素质为主,在继续加强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着重考查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增加开放性、探究性题目,以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全国各地中考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在题型、题量和层次等要求上,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内涵丰富,立意深刻,构思巧妙,发人深思更加符合新课标理念的好题。  相似文献   

12.
梁荣 《云南教育》2008,(5):19-24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入,全国各地教材正处于新老交替时期,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也在不断更新.当前的中考数学命题的特点表现在“突出重点知识,引领落实‘三基’,着重体现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密切联系实际,强化应用意识,力求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倡导开放探究,注重实践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多思多想,突出能力立意,着重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纵观2007年中考,一批新颖而富有时代气息的试题跃然卷面,呈现出一些新动向,值得我们深思,也为考生备考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正在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同样影响着中考命题人员的命题思想,纵观2003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不难发现,绝大多数试题均体现了由原来的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尤其更加注重研究性学习试题的设计与构思,本通过  相似文献   

14.
综观2005年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可谓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各种题型层出不穷,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试卷特点鲜明,加大了结构、题型、立意等方面的改革力度,既考查了支撑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又突出考查了观察、实践、猜测、推理、探索创新等能力.努力遵循了“三个有利于”的命题指导思想,切实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十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近几年各地中考中,几何最值问题屡屡受到命题者青睐,此类问题不仅涉及到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还涉及几何图形、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等知识.纵观2010年各地中考数学试卷,一批立意新颖、构造精巧、考点突出的新题、活题脱颖而出.这类试题较好的考察了学生几何探究、推理能力的要求.现以2010年中考试题为例加以归类说明.  相似文献   

16.
1998年我省莆田市即参加了全国首批中考改革实验,并在试卷结构的简约方面取得了可喜突破。1999年,教育部(四号文件)颁发“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及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我省中考语文试卷改革即呈现新面貌:重视积累,坚持阅读材料以课外为主,注意试卷结构的简约、题型的平易;试题的设置变原来的“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  相似文献   

17.
中考命题怎样顺应课改潮流,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怎样依据课本知识向社会应用延伸?怎样由原来“动脑”向“手脑”并用转移?打开2005年全国中考题可以发现,平面图形的设计题;既兼顾了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又考查了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因此,平面图形的设计已成为中考命题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8.
兰虹 《广西教育》2013,(2):86-87
中考是一种既具有水平测试功能又具有选拔性功能的考试,同时也是一种强化基础、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考试题来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从以传统的“知识立意”命题为主向“能力立意”命题为主转变。基于这种转变,初三英语总复习就不能只是停留在对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上,而应针对考点、教材的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特别是平时学生易混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使学生能牢固地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中考文言文的命题特点是:着力体现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以课内名篇佳作为主,课内外比较阅读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体现出淡化客观题,强化主观题的命题趋势.对此,教学所应采取的对策是:扎实地完成好文言文教学任务;根据中考文言文的命题新特点制定相应的复习策略,帮助学生科学有序、优质高效地完成文言文系统复习任务.  相似文献   

20.
以新情境、新概念、新知识、新方法为载体出现,提供有关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规律、生活知识、生产实际等各方面的信息,要求通过对给定信息的分析、整理、开发与研究,然后加以应用,这类题称之为研究性问题.它寓研究性、抽象性、逻辑性、应用性于一体,其总的特征是:情境新、立意高、设计巧、方法活,考知识、考方法、考能力、考素质、考潜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性问题频频出现在各地中考试卷中,异彩纷呈,成为中考命题的主旋律之一.本文以近年中考试题为例,就其常见类型与教育功能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