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陈独秀被开除出党之刍议曹国华陈独秀是我党的首要创始人,为我党创建初期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著的贡献。由于他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给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在大革命失败后,“鉴于陈独秀继续坚持错误”,”...  相似文献   

2.
新版《中国共产党历史》吸收了许多近来党史研究取得的新成果,这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时期原则性的表述上:首先,新本中将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改为“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主要有三条理由:一是陈独秀从建党到大革命前期都有巨大功劳;二是长期被看做陈独秀犯  相似文献   

3.
史学界一般认为大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这一说法是最值得史学界商榷的问题。实事求是地分析历史 ,当时的共产国际与国民党共同制订的国共“党内合作”政策 ,应算是右倾投降主义的开始与根源 ,实事上陈独秀对“党内合作”政策是持反对意见的 ,并积极主张国共两党的“党外联合”政策 ,以保证中共自身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作出举行南昌起义的决定的具体时间、地点,目前尚未查到确切的文字记载。据老一辈革命家的回忆、论述和党史工作者的研究,大体的情况是: 到1927年7月,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由于蒋介石反革命集团的公开叛变和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濒临最后失败。汪精卫集团加紧“分共”活动,公开叛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前后至大革命时期,陈独秀不但领导了新文化运动,而且参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大革命前期和中期为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这一时期又不可避免地暴露了他的政治上的不成熟和知识分子的历史局限性,这种局限性直接导致他在大革命后期犯了严重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给党和革命事业带来了巨大损失.正确评价这一时期的陈独秀有助于我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
李乔 《学习之友》2008,(5):50-51
陈独秀 原来说是托派、汉奸、右倾投降主义分子,似成铁案;但现在,汉奸的帽子摘掉了,托派问题也得到合理的说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先改为“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再改正为“右倾错误”(而这一错误的形成,共产国际也要负责任)。《毛选》中关于陈独秀的注释得到了修改。毛泽东所说的“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总司令,创党有功,  相似文献   

7.
在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上册第149页中讲“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对蒋介石、汪精卫篡夺革命领导权的活动一再妥协退让,是党在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同时在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下册第8页中,讲八七会议时“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而在2003年6月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137页和2003年12月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下册第7页中则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改为“右倾机会主义”。那么为什么要这样改,刚刚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革命前期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这是其历史光荣的一面。但是从党的“三大”以后,陈独秀却一步一步向右的方向走去,终于发展成一条对革命危害极大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这是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毁于一旦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呢?笔者试从主客观方面进行探讨,以就教于有识之士。 一、从主观上讲,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思想根深蒂固,这是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他在一九二三年写的《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和《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的错误实质不是"投降主义"、"机会主义"。从其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所犯错误与共产国际的关系看,从词义上看,从其错误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三次"左"倾错误定性的比较看,表述为"右倾退让错误"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0.
朱德诗选注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战胜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决定对蒋介石的大  相似文献   

11.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陈独秀所负责任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本文以为,苏联根据自身利益制定的“党内合作”政策是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共产国际与中共领导与服从的组织关系使中共失去了领导国民革命的自主权力;国共力量对比悬殊使得革命失败不可避免;陈独秀自身性格亦与“右倾机会主义”定性相左。  相似文献   

12.
大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是否应该加入国民党的问题上,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存在严重分歧。马林提出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方案,得到布哈林的支持,并以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形式确定;在西湖会议上,陈独秀等人以服从共产国际纪律原因,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在中共三大前后,陈独秀一度支持了马林的党内联合的主张;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认为马林提出加入国民党是导致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国民党二大上,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右派的让步一般被称为"陈独秀第一次大让步",是国民革命时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体现。但是现在通过档案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到,让步政策来自共产国际,陈独秀和中共中央被迫接受,由中共中央执行。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负责人,陈独秀当然要负一定的责任,但大让步政策主要是由共产国际制定的,再加上当时中共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的政治环境下,主要责任在共产国际。  相似文献   

14.
建党前后,陈独秀对中国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积极而富于创见的探索,形成了与当时历史紧密相联的社会发展观。他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中国具体国情为根据,以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发展的目标。他的理论尽管存在着一定的历史的、认识的局限性,但对中国革命进程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建党前夕陈独秀南下广东之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夕,陈独秀却于1920年年底离开上海去广东政府任职。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陈炯明的再三邀请;北洋政府的通缉迫害;共产国际的积极推动;陈独秀的革命意愿;李大钊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王若飞和陈独秀在中共党内是两位重要人物。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不再担任领导职务,在党内受到批判,王若飞能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他。在中共六大上,王若飞多次发言阐述对陈独秀的态度,充分显示出一位革命家的胸怀,后来得到毛泽东的赞扬。王若飞曾是“陈独秀派”,但后来没有参加“托陈派”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从1921年到1927年,是中国共产党从"精英党"向"群众党"发展的重要时期。其间,陈独秀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制定、签发了一系列吸纳党员的决议。在"大革命"的特殊时期,陈独秀采取简化程序、缩短候补期等变通方式最大限度吸纳工人党员以壮大中共力量以抗衡国民党日益显露的威胁;但又从阶级属性出发,对知识分子入党心存戒备。在吸纳党员上,陈独秀看重成分、轻视信仰、急功近利、歧视知识分子的思想与实践不足为训。  相似文献   

18.
大革命时期,由马林提出、被共产国际接受的国共"党内合作"政策是一个错误的决定。马林将国民党的性质阐述成人民的党,为共产国际支持该政策制造了假象;为了不给托洛茨基等新反对派抓住把柄,斯大林、布哈林等人为"党内合作"政策辩护。"党内合作"违背了列宁的统一战线思想,混淆了阶级;限制了党的独立自主的发展、帮助国民党反动派壮大了力量,同时也消耗了陈独秀等人精力,助长了共产党依靠国民党的思想,最终导致了大革命的彻底失败。  相似文献   

19.
如何看待罗汉赴陕与中国共产党商洽"合作抗日"的行动与陈独秀的关系,即罗汉是不是"陈独秀的代表"?通过相关史料的考证、分析,对于这一问题可持肯定的回答,陈出狱一段时间后,确实有与党"合作抗日"的政治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