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在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直接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与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20、30年代到50年代是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接受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第二个阶段是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主要是与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疏离;80年代以后是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对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反思。在经过"接受——疏离——反思"的历程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基本特点:反映论、政治化、人民性、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新批评与文本细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西方的形式主义批评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二十年代中期产生的俄国形式主义批评 ;第二阶段是二、三十年代形成的英美新批评 ,五十年代一度称雄美国批评界 ,并产生广泛的世界影响 ;第三阶段是六十年代法国结构主义的兴起到八十年代后结构主义的出现。这三个阶段清晰地显示了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的一条发展线索 :就是由作者研究走向文本研究、由外部研究转向内部研究。本文所指的新批评 ,即处于这个过程第二阶段的批评流派 ,其得名于美国文艺批评家兰色姆 194 1年出版的《新批评》一书的标题。对于传统文学批评致力于作家个…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至今的15年来,我国文学批评学建设,经历了“学科观念觉醒”、“世纪末的崛起”、“持续发展”三个阶段;在“学科体系建构”、“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理论创新”三个方面做出重大突破,使我国文学批评学真正进入学科建设阶段。现在应当抓住机遇,走出误区,加强对文学批评学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民族特色”的研究,把文学批评学学科建设推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东汉文论经历近百年的发展,不论在研究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以时间为序,东汉文论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1949年为第一阶段,东汉文论随着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展而发展。1949年至1979为第二阶段,此时大陆的东汉文论研究发展缓慢,海外有新成果出现。1979年至今,是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5.
萧红的小说研究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带强烈政治色彩的文学批评,1980年代在"改造民族灵魂"文学传统下的重新审视,19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批评框架下的再度解读,无论是研究视角还是研究方法都有所拓展。纵览历史发展线索,扫描萧红小说研究的得失,并勾勒出运动的轨迹,不仅可以推动萧红小说研究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也将有助于整个现代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小说《伤逝》诞生90年来,一直受到读者和批评家特别的关注,对它的解读、评价和争议一直存在。以1930年代中期和1980年代中期为界,可将《伤逝》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评论数量虽少却个性鲜明;第二个阶段由于时代氛围与政治环境的影响,研究模式相对比较单一;而第三阶段在政治环境松动与西方理论思潮输入双重因素助推下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化局面。三个阶段各有特色,充分体现了社会思潮、政治动向和个人主观动机等因素对文学批评的复杂影响。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潮传入中国。在历经20多年的理论研究中,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译介引进"、"批评实践勃兴"及"研究深化"三个阶段。在此期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断地被中国的文学批评家们源引、借用、改造,最终被有效地植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之中,成为现当代文学批评多元格局中的一员,初步发展成为一个富于特色的学术领域,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推动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西方诗经学经历了传播、译介、研究3个阶段,在第三阶段,各种西方文学批评流派将其理论运用于<诗经>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加拿大学者多布森将语言学运用于<诗经>创作年代的考证,结论与我国传统诗经学关于其创作年代的考证基本一致.而美籍华裔王靖献运用套语理论对<诗经>进行数据分析,对多布森的<诗经>创作年代的"连续阶段"提出疑问,争论的焦点是4个连续阶段的过渡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中国文学批评建设已经走过了30年,其发展历程令人瞩目,发人深思。大体来说,这30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80年代是它的"黄金"时期,文学批评回到自身,从独断式政治批判转向社会性文化批评,再到审美批评;1990年代,文学批评一度在政治和"商品化"潮流及外来理论、批评等因素的冲击下,迷失自我,陷入困惑和低落中,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新世纪以来,文学批评在之前发展的基础上,在跨文化的语境中,趋于平实、稳健,有走向"交流对话、综合创新"的自觉意识。无疑,对30年文学批评的检索、剖析与反思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及意义,而且能够为建构充满学理、富有特色和创造性的当下文学批评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肇始于上世纪70、80年代的生态文学批评,是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在文学领域的必然反映。生态文学批评最早可追溯到约瑟夫.米克,之后经过威廉?鲁克特、弗雷德利克.瓦格等人的努力,到90年代中后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文学。与纯粹的文学理论不同,生态文学批评是在一定的哲学思想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从整体上看,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自然环境与文学的关系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是生态批评家们持续关注并试图解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