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素质教育风起云涌,势不可挡。但是什么是“素质教育”,我们应该从哪里入手进行素质教育?却众说纷纭。我们认为“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实施素质教育正是要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它直接渗透到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为此,我们提出:“素质教育”应以“心理教育”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单从我们的教育来说,把“好经”“歪念”的先例实在太多。譬如,“减负”,可是一个很有现实针对性的“好经”,我们总有人用“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的苦学故事来消解你。再如,“素质教育”,那可是针对“应试教育”甚嚣尘上而倡导的“好经”,可有些地区和学校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或发难指责,公然抵制,“抓素质教育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吗?”“就是要理直气壮搞应试教育”……时至今日,在某些地方“素质教育”遭遇尴尬,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与邓小平的“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素质教育是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沿着“三个面向”这一战略方向发展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对此的认识不足和偏差,产生了一些误区,要走出这些误区,确实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使素质教育立足于“三个面向”,从根本上说是立足于“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谈告别“百分制”实行“等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校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实质上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育人模式等方面都要实行变革。素质教育的实施首先要改革“百分制”的考试办法,实行等级评分法。然而,面对多年来形成的一张试卷定终身...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依然需要“指挥棒”……应试教育有升学考试这根“指挥棒”指挥,那么,转向素质教育要不要有一根“指挥棒”去指挥呢?笔者认为,这个回答是肯定的。素质教育需要“指挥棒”,这根“指挥棒”在哪里呢?从理论上泛泛而淡,这根“指挥棒”应该是人们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6.
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是当前普教系统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素质,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的数学教育应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即应实施数学素质教育或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育.数学素质教育要求教?..  相似文献   

7.
“两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功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求高校“两课”要适应和服务于这一改革趋势,达到和谐统一,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两课”的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两课”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新形势下,要构筑与高校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两课”教育教学体系,以加大教改力度。  相似文献   

8.
说到素质教育,就想起南京市教育局一位副局长的“名言”:素质教育不是靠少数专家的“三头六臂”,而要靠“千手观音”。他说的“千手观音”是指广大的教师和校长。素质教育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但不管怎么说,素质教育还是要靠广大教师和校长的实践。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总是要进入教育的具体操作层面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每日每时的学校教育靠的是每一位教师和校长。  相似文献   

9.
找出“应试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弊端,以及在“素质教育”中学校体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及益处,从而得出结论,学校体育改革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循序渐进,逐步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省教育厅召开的全省普通高中校长素质教育专题培训会上,省教育厅厅长齐涛说:“我们现在推进素质教育,其实不是改革,也算不上新政,更不是革命和别出心裁,只是试图让我省的教育回归到教育规律上来。”分管基础教育的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个学校,要有信心和决心,更要有耐心,素质教育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长期的准备。”他们认为,此次的素质教育推进,重点要在高中寻求突破,“关键是全省高中学校统一行动”(齐涛),“高中的素质教育改革推行不下去,小学、初中的改革就更没有希望”(张志勇)。  相似文献   

11.
“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近年来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报刊上发表了许多这方面的论文和报告。一般地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作为相互对立的概念来提的,但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基本上是以“素质教育”为主进行立论,探讨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顺带提及“应试教育”。专门论述“应试教育”及其弊端的文章少见。其实,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首先要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在现阶段,能读大学的只占同龄人的6%左右,  相似文献   

12.
“减负”: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重的学业负担严重阻碍素质教育的实施,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减负”工作还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要抓住“减负”这一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从教育内部做起,同时要形成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社会扭氛围。  相似文献   

13.
初中素质教育“整体创生机制”生成策略要注重前瞻性,要符合素质教育的办学目标,关注有特色的素质教育内容的实践性,要形成初中素质教育实践的管理文化保障。办学目标是素质教育的方向;实践内容是素质教育的载体;管理文化是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这三方面构成了“整体创生机制”生成策略的教学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4.
时代召唤“三个面向”的素质教育□冯莉邓小平同志于1983年10月1日为景山学校题词中写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三个面向”。坚持“三个面向”的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根本宗旨。我们教育的对象要有现代化的素质;要...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三要义”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撰文指出:基础教育要实现“两全”,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是要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因为义务教育就是以法律为手段来强制实施的,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上学接受九年...  相似文献   

16.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理想的教育模式。教育要真正做到“三个面向”,就要实施素质教育,而要实施亲质教育,更不能脱离“三个面向”的指导。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只有坚持“三个面向”,素质教育这一理想教育模式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两课”教育应以素质教育的理念为指导,它在素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两课”教育要有全新的理念,即由传授式教育向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转化。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道德教育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认真考察“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不难发现:我国之所以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要搞“素质教育”,主要是由于基础教育面临的内外环境决定的:一方面,在教育内部,“素质教育是在新的形势下为了改变‘应试教育’所带来...  相似文献   

19.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彻底抛弃“应试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但是,我们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素质教育的“素质”还不高,这是影响素质教育顺利推行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把提高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作为关键因素来抓,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从而为推行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抓住推行素质教育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和关键环节,从而带动素质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首先,要把更新教育观念作为素质教育的先导。素质教育确切地说,不是一种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对…  相似文献   

20.
当前教育界的每个角落都在展开着一场针对素质教育的讨论与实践,素质教育究竟能不能在各个学校得到有效的开展和落实,关键要看我们是否能准确把握好“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什么?“素质教育”就意味着学校要严格落实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音、体、美、地方、校本等课一科不能少并按要求上,而且还要规范作息时间,不能加班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