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女儿王君亦,18岁,因全面发展、成绩突出,2004年,被北大计算机学院免试录取。很多人都问我,孩子这么优秀,肯定是做父母的有什么“培养秘诀”。我想,孩子的智力固然重要,而家长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更重要。一、父母要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因为我是高中老师,教学任务特别繁重,每周只有一个晚上没事。我充分利用这个宝贵的晚上与女儿交流。女儿上初中后,我把唯一和女儿相处的周六晚上,由原来的做游戏和简单交流,变成了较深入的思想交流和谈心。因为现在的孩子,到了初中、高中,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孩子…  相似文献   

2.
乍一听来,我这不是鼓励孩子们打架吗?其实我们细细想想,没有哪个孩子从不打人。一个正常的人,在受到攻击、感到不平时,如果评理无法解决,往往不免动起手脚,更何况是语言表达能力不很发达、自控能力又很差的孩子呢?问题不在于打不打人,而在于怎样看待打人。我女儿3岁多,和同事的女儿年龄相差无几,俩人不见面就想,可一见面就打。其实,打架的原因多是因为争抢玩具,在打的过程中,慢慢积累经验,孩子们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说,打是一种磨合的过程,在解决这尖锐的矛盾冲突过程中,孩子们增长着与人相处的经验和技能,寻…  相似文献   

3.
老师:您好! 我女儿今年13岁,很不好沟通,鼓励她的话被认为是违心的话,批评的话则被认为伤她自尊.我现在对她真是束手无策了.请问我该怎么办? 家长:您好! 在孩子青春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很多家长由于不擅长沟通,经常与孩子发生冲突. 在与孩子沟通时,建议家长不要掩饰自己的真实心态,但要尊重孩子,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举个例子,当女儿做了一些让您很生气的事情时,您可以对孩子说:"虽然我很生气,但是,我知道你一定有原因,能不能跟我说说?"这样一来,孩子就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也有机会了解事情的真相.否则,极有可能会因为我们的片面看法"伤害"了孩子.  相似文献   

4.
正当我听到孩子们敞开心扉地和我聊天时,我深刻地感受到:如果父母能耐心地"听见"孩子,也许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先讲一个小案例。曾经有一对父母带着7岁的女儿来找我咨询,这个女孩爱发脾气,而且情绪很激烈,曾跑到窗户边威胁父母要跳下去。父母为此感觉心力交瘁,也很担心女儿有一天真的冲动得做出了什么让人后悔的事,所以赶紧带她来进行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5.
我最终答应了一位女士的迫切要求,优先接待了她的来访。强作笑颜的女士落座后,开始了自己的倾诉:我是个50岁的母亲,养育了两个女儿。大女儿今年18岁,读高中。小女儿今年16岁,读初中。应该说这些年来,两个女儿都挺好,我们的家庭也是很幸福的。但是,最近两年,家里失去了往日的平静。小女儿总是埋怨我和她父亲偏向姐姐,为此经常和我们怄气,对我们成见很深。她埋怨我们两个人都对她不好,每当姐妹之间有了矛盾的时候,总是怪她、批评她,什么错事都是她的,什么好事都是姐姐的。有一次,为了桌子的事,她又生气了。事情是这样的: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好…  相似文献   

6.
一碗炒面片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这是很正常的。身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如果漠视他们这种欲望,那么我们和孩子之间难免会产生对抗。上一个星期天中午,女儿突然吵着要吃炒面片。我说:“那好,妈妈给你做。”女儿说:“不,我要自己做。”于是,我和好面放在盆里,然后就  相似文献   

7.
我女儿8岁半,性子有些急,还在一些方面追求完美。比如写作业如果稍有不整齐就反复写有时还急得哭。我说什么她也听不进。我该怎么让她改变呢?紫月:这位家长提供的信息不多,我们不能看出她和孩子之间具体是如何互动的,但有一点可以给您提供参考,8岁孩子的自我意识并不完全明确,她某些所谓的"问题行为"可能更多的是反  相似文献   

8.
韩国妈妈约兰达曾在大学工作,有了孩子后,她辞职照顾家庭。去年二月份,因丈夫工作需要,约兰达把家搬到了青岛。她有一个13岁的女儿和一个11岁的儿子,目前在青岛上学。说到教子经验,约兰达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教会孩子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爱自然。"当妈妈是我的"工作"约兰达说,韩国的教育体制与中国很相似,韩国家长也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业,但我认为家庭培养孩子的爱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有爱心的人才会获得真正  相似文献   

9.
今天一早,何恬冉同学的家长来找我,向我反映他女儿被同学黄玲宜起外号的事情,说他的孩子因为同学们给她起外号,已经影响到了她的学习和生活,总不开心.我向家长保证,一定会处理好这件事情的. 我喜欢用身边的事情给孩子们进行说理教育,孩子们都很喜欢听.这一次,我先给孩子们讲了我与同学聚会时的事情.说有些同学不喜欢某同学,是因为小时候经常受欺负,有些男同学说不喜欢某女同学,是因为女同学给男同学起不雅的"外号",直到现在还记得,给同学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看到孩子们都静静地听,我接着说:"可是我也给一些同学起了‘外号’,但是他们却很喜欢我,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一下子,孩子的精神都被我的话吸引过来了.我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的脸蛋像红红的苹果,我叫她‘小苹果’,她非常喜欢,我们相处得非常好.  相似文献   

10.
韩国妈妈约兰达曾在大学工作,有了孩子后,她辞职照顾家庭.去年二月份,因丈夫工作需要,约兰达把家搬到了青岛.她有一个13岁的女儿和一个11岁的儿子,目前在青岛上学.说到教子经验,约兰达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教会孩子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爱自然." 当妈妈是我的"工作" 约兰达说,韩国的教育体制与中国很相似,韩国家长也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业,但我认为家庭培养孩子的爱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有爱心的人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周伟华 《班主任》2005,(9):31-32
曾经有位家长向我咨询:为什么我的孩子不能和其他孩子和睦相处,不是推人家,就是抢人家的东西,有时还要打小朋友,搞的我们家长很没面子?孩子的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良心理的表现,在小学生中是屡见不鲜的.  相似文献   

12.
吉林方晴家长问:我的女儿4岁半,上幼儿园小班。最近幼儿园开办了一个舞蹈班,自愿报名。我也想给女儿报名,主要是希望能培养她的艺术细胞。可小孩的姥姥说,孩子的骨头没长硬,不能去练。请问孩子几岁学跳舞好呢?  相似文献   

13.
夏晴是个独生女儿。这孩子聪明伶俐,幼儿园的老师都喜欢她,孩子们也很愿意和她在一起玩。这与她的家长对她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为了了解家长是怎样教育夏晴的,我走访了她的妈妈——安徽大学外语系副教授吴老师。吴老师热情地向我介绍了她是如何教育夏晴的。她说:“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总是比较娇的,做家长的就要对孩子有严格的要求,不能迁就。夏晴在家里受外公,外婆的宠爱,性格倔强。有一次,她从幼儿园回家,不洗手就要吃东西,我没有答应,她就大发脾气,把我的书都扔到地上。当时  相似文献   

14.
选教师     
我在私立华诚学校当校长时,曾经遇到一位当老板的家长,他送女儿来上中学,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却让我耳目一新。“程校长”,他说:“我女儿学习一般,你给我找一个年轻的男班主任,任课教师也最好是年轻的男老师,老教师不能太死板。”我说:“别的家长都挑老教师,你却挺有独特想法的,你的理由是什么?”他顺嘴就来:“现在的孩子和过去不一样了,老师唤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得再好也白搭,如果我女儿喜欢上老师,学习就不用愁了。”我当时心想,“这个家长真不是东西,对于孩子的教育怎么能如此当儿戏。”因此,也没有对这个家长的要求过于在意。随着时间的推…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参加某小学一个"亲情陪伴"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听家长讲述了一些和孩子相处的情况,让我看到现在的父母和孩子之间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当今高竞争、高压力的社会中,家长非常忙碌,没有很多的时间和孩子相处。  相似文献   

16.
正女儿今年五岁,乖巧又懂事,朋友经常问我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我的育儿经验是:把孩子当朋友。朋友原则一:尊重与平等我和女儿相处得很友好,我从不认为女儿无知,而是把她看成大人,凡事都用商量的口气与她沟通。女儿爱看动画片,如果不加约束她会一直看。这时我就和和气气对她说:"妈妈小时候就爱看电视,当时不懂,所以现在戴上厚厚的镜片,遮挡了妈妈漂亮的大眼睛,你说妈妈说得对吗?"听了  相似文献   

17.
《中华家教》2011,(3):23
Q编辑老师:您好!我家女儿从小就刁蛮、任性,这些都不算什么,严重的是她一点爱心和同情心都没有。邻居家生活条件要比我家差些,我经常给他们家孩子一些零食,有次正好被我女儿看到了,她硬是从我手里把食物抢了回来,说不给别人吃。我说这些都是你不喜欢吃的,孩子竟然说她不喜欢吃也不能给别人。真没想到孩子会这样,我现在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呢?A家长:您好!现在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常常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各种要求。一些家长由于自己幼时家庭清贫,不希望孩子再像自己的童年一样,于是在物质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赞可夫曾说 :“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 ,很重要的一点要看师生关系如何。”可见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意义十分重要。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双重发育期 ,往往做事冲动不考虑后果 ,不能全面分析处理问题。并且他们逆反心理较重 ,家长或老师说得过多 ,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怎样才能掌握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呢 ?一、与孩子们“亲密接触”作家冰心说得好 :“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 ,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对于我来说 ,在与孩子们五年的相处中 ,从我内心而言 ,我承认 ,我们班每个孩子确实都有各自不同的可爱之处 ,但随…  相似文献   

19.
今年我刚接手了一个中班,发现班里有一个叫馨馨的小女孩,家长联络本里只有孩子保姆的电话。这引起了我的关注。原来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在她还没有懂事的时候,妈妈就离开了她,她远在海外的父亲会定期寄钱回来供养她和保姆。我便悄悄地关注这个刚升入中班的女孩。她平时话不多,比较乖巧,也很懂事,很听话,和其他孩子相处也无异样。平日的表现看不出独特的家庭环境对她有什么不良影响。有一次美术活动,我让孩子们  相似文献   

20.
我在当校长时,曾经遇到一位当老板的家长,他送女儿来上中学,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很独特。他说:“程校长,我女儿学习一般,你给她找一个年轻的男班主任,任课教师也最好是年轻的男老师。”我说:“别的家长都挑老教师,你为什么和别人想得不一样呢?”他笑着说:“老教师太死板。现在的孩子和过去不一样了,如果老师唤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得再好也白搭。要是我女儿喜欢上老师,学习就不用愁了。”我当时心里想,“这个家长怎么能把孩子的教育当儿戏!”也就没有对这个家长的要求太在意。然而,随着对教育教学问题的不断关注,我逐渐意识到,他所说的让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