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颁布以来 ,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发展迅速。 10多年间 ,各出版社开展的图书版权贸易按种数计超过36 0 0 0项 ,其中引进约 30 0 0 0项 ,输出 6 30 0多项。在这一工作中 ,科技出版社走在前面 ,尤其世图、电子、机工、邮电、体育五社脱颖而出 ,排行“全国科技出版社图书版权贸易前五名”(主要资料来源 :2 0 0 0年《中国图书版权贸易成就展》)。五社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引进海外智力资源、吸收世界优秀科技文化成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第 13届全国科技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年会”上 ,受到版协主席于友先同志的重点表…  相似文献   

2.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立于1986年,建社的宗旨就是引进国外先进的科技类图书,为中国的科学技术研究服务。在这个宗旨指导之下,世图公司成立之初就开始了版权引进的业务。多年以来,已经和海外100多家出版社建立了联系,其中不乏 SPRINGER、CAM-  相似文献   

3.
第三届BIBF国际版权贸易研讨会于1月26~28日在北京召开,它由国家版权局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承办,旨在促进国内出版社在5月将要举行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广泛开展版权贸易,全国193家出版社约25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国家版权局副局长沈仁干、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副司长许超、中图副总经理袁水仙、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齐相潼、外研社社长李朋义、北大出版社社长彭松建、世图出版公司总经理李峰、华艺出版社副社长金丽红、人民文学出版社王瑞琴、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版权部经理Rainer Justke、日本角川书店国际事业部(辶十)壮一等做了精彩的演讲,人们的话题纷纷聚焦在入世上,并提出许多有益的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中国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走过了十年艰辛历程的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0年引进版权的图书为7360多种,2001年估计突破1万。引进版图书在出版社出书品种中所占的比例也渐成升高之势,北大出版社去年达192种,占社里出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20多年里,通过不断的摸索,我国的版权贸易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根据新闻出版署版权司的统计,1995年到2001年,出版社共开展图书版权贸易38578种,其中版权引进35324种,版权输出3254种。版权贸易已经日益成为出版链条中重要的一环。2001年,我国对著作权法的重新修订以及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两件大事更是给版权贸易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版权贸易工作进入了关键的发展阶段。但是,在版权贸易的过程中,地域和名社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效应,特别是近两年表现出了强势购权的态势:2001年仅北京一地的版权引进就占了当年全国版权…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引进版权最多的公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旗下成员之一,上海世图从成立伊始,就着手版权贸易,打出“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的旗帜,并在近20年的实践与摸索中,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从源头讲,我社第一本版权贸易的图书是从输出开始的。我社原名中国审计出版社,主要出版审计、会计等图书。1997年前后,台湾的五南出版社(后改名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引进了我社的一本《审计学》。由此引发的积极从事版权贸易的热望,一直延续至今。2001年我社改名为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成立了对外合作部,并提出了"高起点、借平台、跨越式发展"的理念和思路。2003年,在大力开拓引进版权的同时,向韩国成功输出《纵横舌辩101策》,  相似文献   

8.
1997年我国图书版权贸易更趋活跃。据国家版权局对全国各省、自治区与直辖市版权局的统计,1997年通过出版社开展的版权贸易涉及图书共3397种。其中引进图书版权3075种,输出版权322种。与去年相比,引进版权增加了271种,增长率为9.29%;输出增加了103种,增长率为41.2%。  相似文献   

9.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出版社“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对外交流与版权贸易更加频繁。从2001年至今,中外图书版权贸易的品种和贸易总金额逐年提升,交易对象不断扩大,但是引进多输出少的贸易逆差现象一直未能改变。给出我国图书版权贸易不平衡现状的分析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尽管我国图书销售呈疲软状态,但对外版权贸易特别是引进版权却出现大幅度上升态势。据有关资料统计,1995至1999年这5年间,我国通过出版社开展的图书版权贸易共约22800余项,其中引进版权就占20900余项,年平均增长50%左右。其引  相似文献   

11.
自1992年中国正式加入《伯尔尼版权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开始,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经过了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在最初几年版权引进的沉寂之后,从1996年以来,引进版图书在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中的比重一直处于扩张状态,无论是码洋比重还是品种比重;相比之下,版权输  相似文献   

12.
对当前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基本情况 1997—2002年我国通过出版社开展的图书版权贸易数量接近45 000种,其中引进图书超过40 000种,输出近4000种。就引进与输出的比例看,六年间的总体比例约为10∶1,引进一直大于输出。1999年这一比例高达15∶1,但2002年这一比例变为8∶1,说明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输出、输入结构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尽管这一趋势还不太明显,但从目前图书市场发展势头看,在扩大图书版权引进的同时更加注重图书版权输出是我国今后图书版权贸易的必然之路。 1.对全国图书版权引进的分析 依据国家版权局的统…  相似文献   

13.
如何打好国际版权贸易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我国加入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后,中国书业对外版权贸易工作迅速开展起来。出版社立足国内市场、抢占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图书贸易合作与转让、大力引进国外图书版权的条件逐步成熟。在此方面,国内一些出版社通过这几年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以及较好的社会效益和...  相似文献   

14.
影响我国版权贸易发展的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年10月 ,我国相继加入了《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 ,版权贸易应运而生。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 ,我国版权贸易发展十分迅速 ,已经成为出版业的一个经济增长点。我国版权贸易的现状据国家版权局统计 ,自1995至1998年 ,全国出版社开展图书版权贸易共约1 6万多项 ,引进图书版权的数量约为1 45万项 ,输出版权约为1800项(不包括内地作者向港台地区出版社的个人授权)。目前 ,我国版权贸易呈大幅度上升的态势 :1997年全国图书版权引进为3224种 ,1998年版权引进5469种 ,1998年比1997年增…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充分发挥综合性出版集团的优势,积极开展国际版权贸易。1998年初,集团专门成立了对外合作部,负责对外版权贸易。过去5年以来,集团引进版图书每年平均约为150个品种,输出图书约40个品种。目前,集团已经和学者社、蓝登书屋、伽俐马出版社等世界著名出版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伙伴遍及英、美、法、德、澳大利亚、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体而言,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的版权贸易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版权贸易起步到90年代中后期。在这个阶段中,和很多出版社一样,北京出版社出…  相似文献   

16.
希望出版社自2000年开始大胆尝试.从无到有,积极开展版权贸易,版权引进成为我社重要经济增长点,引进品牌树立了希望出版社良好的形象和声誉.从2005年希望社开始探索图书走出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强档资讯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自1997年以来,立足自身的专业分工,瞄准国内市场对国际先进的财经管理教材和专业图书的需求,共与十余家国际出版公司达成版权贸易和国际合作项目200余项,已经推出“哈佛商学院案例教程”、“世界财经管理教材大系”等引进版图书160多种,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引进版经管类图书出版者之一。 一、出版资源是版权贸易的基本立足点 版权贸易和国际合作的起因在于出版资源的分布状况,出版社在决定是否以及如何进行版权贸易和国际合作时,就应当认真分析自身的资源状况,找出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劣势,对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记者徐平报道:广西出版界近几年同海外合作出版,进行版权贸易,甚为活跃。广西出版总社下设有对外合作出版处,并成立有万达版权代理公司、广西图书进出口公司。总社对与海外合作,很为重视。广西有8家出版社,差不多家家都有版权贸易。自我国参加世界版权公约以后,购版权出版的图书,也有相当数量。  相似文献   

19.
沈琪 《出版参考》2016,(8):37-38
如今,出版界各类引进的翻译版图书屡见不鲜,版权贸易对绝大多数的出版工作从业人员而言也变得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常规了.如何正确界定版权贸易行为,如何规范版权贸易操作,其实在实践中仍有不少值得商榷和探讨的地方. 疑问一:美国籍作者写成的著作未经发表,率先和中国大陆出版社签订了图书出版合同并出版发行了中文简体版图书,这算不算版权贸易?  相似文献   

20.
在计算机图书出版方面,电子工业出版社是开始引进版权最早、操作最规范的单位之一,到2000年末,共计引进版权1800种,位居全国第二.并荣获了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版权研究会授予的2000年度"全国图书对外版权贸易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