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角求值题往往隐含巧解思路,旨在体现学生思维的变通性、灵活性、求异性、发散性和创造性。“巧”的前提是“变”,“变”的前提是“思”。本文就这类问题作一些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代数式恒等变形在教学中的运用,归纳出三种代数式求解思路,说明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有些分式求值题,若按常规方法求解可能比较麻烦甚至无法求解,然而若能转换思路,从整体上考虑问题,把一些彼此独立,但实质上又紧密联系的量作为整体来处理,往往可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斟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已知:a b=1,求:a^3 3ab b^3的值。  相似文献   

5.
在众多的三角求值问题中,有这样一类题目,从形式上着,似乎很常规,挺容易解决的,但是,同学运算的结果却常常与正确答案不一致.同学们会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6.
在解三角函数值(角)题中,常遇到多解情况,如果在求解过程中,有难以取舍的值,在这局部可用反证法,不妨称为“局部反证法”.运用这种方法,求解思路清晰,易于接受,从而提高解题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一、求值题 例1若(x^2+nx+3)(x^2-3x+m)的展开式中不含x^2和x^3的项,求m和n的值.  相似文献   

8.
求值问题是初中数学竞赛中常见题型,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代入,必须根据题目特征把已知条件与所求的代数式适当地加以变形、转化,沟通两者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捷径。本文列举几种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已知,正数x、y、z满足试求xy+2yz+3xz的值。 本题的常规代数解法如下: 解:由(2)+(3)得: 比较(1)和(4)得: 将 代入(2)并整理得: 将(3)代入上式得: 即 由x、y、z都是正数,可知 本题中条件和求值式子间的关系不够明显,解题过程中化简,代入等有较强的技巧性,难度较大。下面将条件适当变形,利用构造几何图形的方法,给出另一种解法,供参考。 解:原条件可化为: 根据余弦定理、勾股定理,可构造如图所示的,其一道条件求值题的构造性解法@张志祥  相似文献   

10.
导数是教材中新增的内容,导数的应用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时,往往能获得事半功倍之效.现在把导数的应用作些归纳,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三角函数中,求值题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题型。求值题就是根据题设条件,通过化简变换,使式中出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或出现抵消项、约简项,从而得出结果。  相似文献   

12.
范贤勇 《中学理科》2005,(3):7-7,30
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我们随时会看到一些求值问题的结果是惊人的相同,那么,这些题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是不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呢?本文将通过几道求值题的解答和推广对它们进行分析,并希望能借此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找出更多的好的结论,激发研究三角函数的兴趣和对三角函数理论的进一步补充.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化学中催化剂的作用是神奇 的,它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有时化学反应 速度很慢,但一旦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则往往 以成千上万倍的速度加快反应.中学数学中 也存在一类化简求值题,若遵循思维常规,则 步骤较多,计算较繁,有时甚至是无法操作 的,若我们对所给条件、式子加以分析后再添 加一些“催化剂”,则往往思路开阔,运算量大 减,顿生“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荫来” 之美妙感觉. 【例1】 化简:(1+a)(1+a2)(1+ a4)(1+a8)…(1+a2n) 解析:显然,如果逐项打开,整理是繁而 不现实的,但分析每项中a的指数规律后,联 系平方差公式(a+b)…  相似文献   

14.
从表中分析可得:近几年高考中三角部分试题均为中档题,总分值约占20分左右.题型以客观题为主.自1997年到2002年的6年中,有2年没有出大题.从题量上来看,随着高考改革的发展,总题量在减少,故三角部分题量也在稳中有变。由97年的5个小题到02年的1小1大两个试题.知识考查上,主要体现在“性质、求值、变换”.  相似文献   

15.
一、能化为同分母的尽量不通分 有些题看上去应该通分,但不是所有题都能通过通分达到目的的。若能化为同分母则应化为同分母。  相似文献   

16.
[文1]中例1结果有误.现将原内容摘录如下: 一、构造向量求最值 用向量方法求最值,关键在于根据题目的特点,巧妙构造向量(特别是向量的数量积)求解.  相似文献   

17.
题目 求sin^340°+sin^380°-sin40°sin80°的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19.
20.
李雅梅  黄秋妹 《中学理科》2002,(5):24-27,47
中考中的条件求值题,往往综合了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是考查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的试题,成为中考中的命题热点,最近几年,中考中的条件求值题,又特别注意了代数式求值过程中恒等变换的技巧及相关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考查,使这类试题充满了新的活力,提高了思维能力的考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