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文化创生是一个多元复杂的文化交锋过程,需要通过打破原有形态建构新的文化平衡,教师课程文化创生不是“改造”、“重塑”,而是“融合”.教师课程文化创生的现实困境有教师的文化性格、学校其他文化的限定、倡导与实践理论的差距等.建设高包容力的学校组织文化,转变教师生活方式,采取积极的激励政策让教育难题形成文化转变节点,帮助教师形成新的课程图式是教师课程文化创生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
学校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建设学校文化就是形成学校特色,学校特色应是文化的、内涵的、重视品质的,是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创建特色学校要重视校园环境文化、德育文化、课程文化、管理文化等的构建.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就是学校构建特色学校文化和精神内涵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崔德跃 《教书育人》2012,(29):46-47
加强文化建设,对于学校发展和学区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校长来说,学校文化的发展才是基石。北京市丰台区校园文化发展之路通过北师大专家指导团的助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北师大专家指导团深入丰台区小学一线指导规范化建设,将大学文化、高级知识分子的智慧以及对教育的远见卓识与小学教育的思考者、实践者——校长的思想和智慧直接碰撞、擦出火花,直至有机结合,形成对学校发展的新认识,再总结、梳理、归纳、提升为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文化的重建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学校文化的重建和再生是一个发展新的价值、新的信念和新的规范的过程。教研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教研文化建设的主体,教研文化的形成和凸显依赖于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建设富有学校特色的教研文化,已经成为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和课程改革推进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5.
文化分类是文化研究的重要维度.西方众多文化流派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于中国学校文化建设与研究而言,这些成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表现在三方面:为学校文化类型的划分提供直接依据及逻辑;为其研究的拓展和深化提供新的领域和视角;能够厘清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学理纠结和现实困惑.其结果是:加深中国学校文化的研究内容,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使我国学校文化研究从意识层面进入无意识层面,从公开文本进入到隐藏文本层面,从而彻底回答文化到底是什么的问题,解决文化研究匮乏和文化建设现实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在长期育人过程中,形成的培养目标、办学传统、校风、学风、师生的行为方式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模式等。人类文化的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不同文化范式冲突与重建的历史。对于学校教育工作者来说,从普通话和方言冲突的角度出发来建设校园文化,更容易体悟和把握,将有效地寻找到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7.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自育育人”是四川省仁寿一中教师文化的核心精神,在这一精神的统领下,学校形成了科学的人文的教师文化体系.学校以教师文化自觉的方式主导和引领教师文化建设,“自觉”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既是目标,也是行动过程.教师文化自觉要经过对教师文化的自知自醒,到自信自行,最终达到自新自强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课程文化创生是一个多元复杂的文化交锋过程,需要通过打破原有形态建构新的文化平衡,教师课程文化创生不是"改造""、重塑",而是"融合"。教师课程文化创生的现实困境有教师的文化性格、学校其他文化的限定、倡导与实践理论的差距等。建设高包容力的学校组织文化,转变教师生活方式,采取积极的激励政策让教育难题形成文化转变节点,帮助教师形成新的课程图式是教师课程文化创生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9.
对于西部新升本科院校来说,需要挖掘自身已有的优良文化传统,进而确立新的目标定位、办学理念和特色品牌,提炼与弘扬富有本校个性的校训,建设优良校风,充分发挥讲坛、舆论、网络和场馆等阵地的作用,加强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建设,进而培育具有本校传统特色的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文化立校: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特色的重要体现.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建设的需要,管理的需要,名校创建的需要.新的历史时期,要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对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把学校文化建设当成一项全局性工程抓实抓好.文化立校,举足轻重,意义深远,是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林斌 《中学教育》2010,(11):11-15
学校文化的建设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特别是对于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而言,学校文化的形成势必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文化是如何孕育、生成和传承的,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论文选取上海市育才中学为研究样本,将研究视角聚焦于该校学校文化的传承问题,力求通过论文的研究总结样本学校的文化传承策略与经验。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迫切需要在专业建设中融入文化内涵.对于高职航海类专业来说,海洋文化底蕴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在航海类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突出海洋文化教育,培养适应海洋文化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3.
文化在推进学校治理结构完善,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方面,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学校作为教育治理的主体之一,必须基于新的形势,重新审视学校文化建设,努力形成文化治理实践的行动自主与文化善治. 首先,唤醒文化自觉.当下,很多学校对于“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文化、如何体现和建设学校文化”缺乏深刻的追问和理解.唤醒学校文化自觉需要回归文化本身,回到学校这个“原点”来挖掘.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4.
学校文化特色的形成,既是学校遵循规律、顺乎时势、不断积淀、与时俱进的过程,同时也是学校不断增强自身文化觉识、文化自觉、开展有目的的建设过程.在学校文化特色的形成中,不同学校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总结概括典型学校成功的经验和有关的研究成果,我们初步得出,全面发展整体推进、单项创优迁移发展、历史传统张扬扩散、面向未来创新设计是学校文化特色形成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与内在灵魂.它影响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规模以及办学效益,也体现了学校发展中的价值观.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功能,一是促进师生的情感认同,二是促进学校教育的有序发展,三是促进学校品牌特色的形成.优化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包括:合理确立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形成学校文化发展模式与机制;建构学校文化建设制度体系;实施文化式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校长是学校的核心,代表着一个学校的形象,引领着教师的成长和进步。在校长的领导下形成的健康、积极向上的教师文化氛围,会促进一所学校不断前进。那么,如何发挥校长在教师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呢?  相似文献   

17.
学校文化建设:三个基本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分析了学校文化建设涉及到的三个基本概念:文化、学校文化和学校文化建设,把文化界定为在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历史中形成并通过人们的各种活动表现、传承和追求的价值观念、知识体系、语言符号、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的有机体:把学校文化界定为以学校价值观念为核心的学校生活中一整套的观念体系、制度安排、行为方式、语言符号、风俗习惯以及环境特征的有机体;把学校文化建设定义为一种学校文化形成或不断重构的过程.一种整个学校从观念到制度和行为的全方位变革过程,其目的在于更加体现学校组织的教育性特征、更好地实现学校组织的社会价值、更加有效地提升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遭到为数较多的中小学不同程度的反对与抵制,其原因很多,但从学校文化层面去探究也许更能找到问题的关键。教育改革实质上是新的文化与学校文化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引起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变革。然而,由于学校文化的稳定性特征、改革带来的新文化与学校已有文化之间的冲突以及学校文化变迁等方面原因,教育改革会不可避免地引起相关学校的逆反情绪。因此,教育改革必须关注对学校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校园文化建设是熏陶学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来说,只有加强校企合作,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校同文化建设中,在校企文化的有机融合中才能真正实现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论高职院校的教育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的教育文化建设,是激活高等职业教育内涵提升的核心力量,对形成学校品牌特色,培养学生高素质的职业技能具有强大的辐射性和影响力.在当前高校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把企业文化、职业文化渗透到教育文化中,进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高职院校文化,实现高职生就业零距离,推动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