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校精神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对大学生正确伦理观的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高校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缺乏主体性、系统性和行动滞后性等问题,这使大学生伦理观也相应地出现了问题,比如社会责任意识缺乏、仁爱思想匮乏、诚信意识淡薄等。因此,加强高校精神文化建设是确保大学生正确伦理观养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卜馨宇 《科教文汇》2021,(12):40-41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该文以天津某高校的233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现状发现,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相关课程不足,大学生在劳动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偏差、缺乏积极的劳动精神、劳动习惯的持续性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高校完善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促进大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等策略。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社会产业化、科技化对求职者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情绪低落甚至是抑郁、精神崩溃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对其就业及未来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调查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全面分析问题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就业心态,正确面对就业压力,提高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大背景下,许多人仍然对宗教信仰缺乏科学理性的认识。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主力军,其宗教信仰的养成问题也成为高校教育不容忽视的工作之一。基于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我们需要探索实行书院制管理模式的高校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信仰观念,为其健全人格的养成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良好环境的创建、创新创业平台的提供以及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等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对高校校园文化的认识不足,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薄弱;高校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的管理制度不健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单一,参与面窄,高校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与社会联系不够等诸多问题影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提高,只有克服这些困难,建立相应的机制,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校国防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合作精神养成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选择"国防教育视野下大学生合作精神养成"这一视角,具体、深入探索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核心素质培养的特殊性及其途径。并提出了依托国防教育的理论、借鉴国防教育的手段培养大学生合作精神养成。  相似文献   

7.
高校创业文化在创业型大学转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清晰地了解福建省大学创业文化建设的情况,应用调查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福建省六所高校为调查对象,研究不同类型学生(正在创业的大学生和考虑创业的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参与度、创业计划比赛参与度、创业培训参与度、受政策驱动因素影响、受导师带动因素影响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呈现非理性趋势、部分高校过分注重创业竞赛忽视学生内在创业精神的培育、创业教育教学缺失现象仍然存在、缺乏全方位的创业服务保障体系、高校创业物质文化建设不足。根据该现状,分析其根本原因,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3个层面提出加快推进福建省大学创业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8.
高校创业文化建设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基础和思想保障。当前,高校创业文化建设还存在创业主体功利化倾向较重、缺乏社会责任感、忽视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创业文化建设的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且深受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影响。鉴于此,在高校创业文化建设中应坚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而凸显"以人为本"和坚持"改革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6,(15)
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寓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方面,理工科大学生有着特定的群体性格,提升其人文素养的途径需要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如何持久有效地不断提升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也是一个难点。通过公寓文化建设优化生活环境和精神氛围,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思想和文明习惯的养成,促进其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通过结合了理工科特色的对人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实现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导向功能、养成功能、睿智功能、审美功能、激励功能,全面提升其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高原璐  何润霞  梁婧 《大众科技》2014,(1):128-130,135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在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现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基本原则、功能,以及对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研究加强建立适合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文化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全面培养优秀的高校人才。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美丽大学的任务就是要为社会培养不仅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人才,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观。美丽大学要求高校既要有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又要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环保意识、科学技术、行为品质的生态人。而这两方面要求的实现都必须以生态道德教育为支撑。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在普及生态道德认知、培养生态道德情感、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上。高校只有营造良好的生态校园文化,构建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创新生态道德教育方法,才能更好地推动美丽大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契约精神和法治意识具有内在的联系。当前大学生失信和故意犯罪增多。培养大学生的契约精神和法治意识是适应社会进步发展的价值诉求,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和营造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有利于推进我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建议高校重视大学生的契约精神培养和法治教育,充分利用大学生的生活领域进行实践活动,加强舆论宣传和积极营造诚信法治氛围。  相似文献   

13.
许永霞 《科教文汇》2012,(23):173-174
这里所讲的中华琴乐文化是与儒家礼乐文化息息相关的,琴为四艺之首,而儒家琴乐文化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在我国音乐教育过程中的传承现状,提出了传承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并把中华传统的琴乐文化融入当前高校的素质教育,希望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中,能传承炎黄文化的优良传统,树立起我泱泱大国的礼乐之风,让当代青年大学生能深刻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借取古人的生活智慧,充实现代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浅议高校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泽 《科教文汇》2011,(2):197-198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富有色彩、最为活跃的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说,大学学生社团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所大学学生的精神面貌甚至一个学校的整体形象。而如何使学生社团能够可持续发展、保持学生社团长足的生命力和活力,便成为了所有高校社团面对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向向 《科教文汇》2012,(11):19-20
和谐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协调共荣的一种文化形态,在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推进高校健康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要着力于丰富校园物质文化,弘扬校园精神文化,健全校园制度文化,彰显校园行为文化。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质量是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质量管理的基础.合并高校本身存在不同的传统和价值观,如缺乏有效的文化整合机制,将会导致质量文化缺失,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因此质量文化建设对合并高校具有特别意义.本文主要从精神(道德)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对合并高校质量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政治参与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参与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新时期大学生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新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影响着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未来,并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新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还存在一些问题,学术界对于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表现、影响因素及培养提高的策略这些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正确认识新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水平的对策和途径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宋欢 《科教文汇》2014,(13):155-156
职业道德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大多数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长期性与系统性特征认识不充分,或者说没有将职业道德教育的长期性和系统性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大学生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实践基地建设,延伸了教育的链条,将职业道德教育由“校园”教育变成了“终身”教育,充分实现了职业道德教育的长期性。基地建设同时又将职业道德教育与企业文化学习充分结合,职业道德教育与技术操作互相促进,实现了职业道德教育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9.
黄必超 《科教文汇》2012,(24):17-18
感恩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美德,是一种无论在什么样的文化中都受到人们赞扬的一种美德。然而当今社会,人们往往长期忽视了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大学生感恩的缺失造成了社会中的负面因素,如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缺乏对父母的孝顺以及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正义感。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当今对感恩教育的不够重视。本文以《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文化植入探讨》为题,通过讨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涵义和国内外对感恩意识的研究,探讨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并尝试性地提出感恩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主体,他们对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的认识程度,关系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布局。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需要。本文通过剖析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中存在的问题,为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提出对策。这就是,国家、社会、高校和家庭要携手努力,共同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