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保证大跨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过程中的线形和合龙精度,并满足成桥后的线形符合设计要求,必须对悬臂浇筑施工各阶段的线形进行有效控制。本文以安稳大桥为例,通过对收缩、徐变等影响因素分析,采用控制论中的随机最优控制理论,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施工各阶段立模标高进行预测,实践证明效果良好,确保了成桥线形。  相似文献   

2.
莫桑比克马普托大桥北引桥为(64+6×119+75)m多跨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多跨连续刚构桥在全桥合龙前提前施工附属设施的可行性,分别从提前施工附属设施对合龙口梁段标高、主梁成桥线形、主梁受力状态、释放墩墩顶支座位移等方面进行计算分析。通过计算,在保证对全桥合龙工作无影响、成桥线形及主梁受力合理、支座位移满足要求的前提下,确定了可提前施工附属设施的范围及具体施工流程,并运用于马普托大桥北引桥的实际施工,大大节省了附属设施的施工工期,可为同类桥梁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曹少辉  习勇 《科技风》2011,(3):247-248
结合某大桥的施工,本文现场测试了合龙段的水化热温度场,并运用三维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对合龙段按照一次浇筑施工以及各种不同边界条件进行水化热温度场数值分析,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得出可以较好的预测合龙段水化热的实际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大跨径长联悬臂合龙施工,受温度、张拉力、浇筑的混凝土数量、配重重量、浇筑合龙顺序、临时支撑等影响因素比较大,完全不同于5跨以下一联的合龙,如果操作不当或某因素考虑不周的话,就会造成合龙误差超过规范,影响到桥梁的整体线型及受力,甚至影响到大桥的使用寿命。文章介绍了大跨径长联悬臂连续梁桥合龙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5.
以一座4跨连续箱梁桥为工程背景,通过在施工现场完成施工监控作业、为现场施工提供技术支持,总结了该桥施工过程中的合龙工艺要点,详细阐述了合龙流程,并提出了顺利完成合龙施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原大温差地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合龙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赞 《青海科技》2005,12(6):33-34
本文介绍了高原温差较大地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合龙工艺,并结合西宁湟水河大桥施工,探讨了合龙工艺的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7.
矮塔斜拉桥常用的边跨合拢方法有三种:支架分段合龙方案、吊架一次浇注方案、支架一次浇注方案。论述了三种合龙方案的施工过程,并结合南澳大桥的施工实践,分析了不同的边跨合龙方案对于结构成桥线形、内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某桥采用Midas Civil进行有限元模分析。模型一:将桥梁划分为36个施工阶段,其中34个梁段顶推阶段,1个二期恒载施加阶段,1个成桥运营阶段。模型二:将桥梁划分为3个施工阶段,其中将梁段顶推阶段合为一个阶段,1个二期恒载施加阶段,1个成桥运营阶段。两个模型梁段初始龄期均为7天,梁段施工持续时间为均为34天。通过对两个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可知:一、运营荷载以及结构自重在两个模型中产生的效应几乎相同,施工过程对成桥受力状态无影响;二、收缩徐变、预应力荷载受施工过程的影响较大,施工过程对成桥受力状态有影响。因此,对于汽车、温度、支座变位、上部结构自重等荷载进行检算时可以不考虑施工过程;考虑收缩续变效应、预应力荷载效应,检算时施工过程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9.
海堤合龙段的软基处理因其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而无法采用常规爆炸挤淤置换技术进行施工。通过爆炸挤淤处理软基技术在玉环漩门三期珠港海堤底槛合龙段施工中的特殊应用,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斜拉桥是一种高次超静定结构,索力的大小对结构的受力影响非常大。如何确定斜拉桥的合理索力是斜拉桥设计、施工以及运营中的重要问题。为了使斜拉桥在成桥后达到合理状态,必须拟定合理的施工状态,即在施工过程中使斜拉索力和结构位形同时达到理想状态。本文以桂平郁江钢桁斜拉桥为背景,建立了斜拉桥的施工过程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模拟主梁的悬臂拼装过程,确定了合理的施工安装索力。根据零位移法,以成桥后结构的弯曲应变能和主梁的线形为目标函数,确定了合理的成桥状态索力,并以此索力对结构进行二次调索。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控制施工阶段和成桥后的主梁线形和结构内力,从而可确定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  相似文献   

11.
桥梁施工控制的任务就是对桥梁施工过程实施控制,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桥梁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始终处于容许的安全范围内,确保成桥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刘姗 《西藏科技》2011,(1):47-49
1953年原联邦德国建成的沃伦姆斯桥(WonnS),主跨114m,发展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一种新体系——T形刚构,并对其他体系桥梁产生了深远影响。而T形刚构因其独有的优点一经问世便得到了长足的应用和发展。1964年联邦德国又建成了主跨为208m的本道夫(Bendof)桥,在结构上又有新的创新,薄型的主墩与上部连续梁固结,形成了带铰的连续刚构体系。80年代后,世界各国建造了多座不带铰的连续刚构体系,并发展了刚构体系的另一种形式连续刚构——连续梁体系。连续刚构施工控制是要对成桥目标进行有效控制,修正在施工过程中各种影响成桥目标的参数误差,确保成桥后结构受力和线形.满足设计要求。本文就连续刚构桥结构分析与施工控制发展现状给出一些总结。  相似文献   

13.
《内江科技》2015,(7):123-124
白涧河大桥主跨为135 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保证桥梁成桥线形和应力与设计一致,施工中采用了施工监控方法;建立三维杆系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模拟桥梁的施工及成桥状态,分析悬臂浇筑施工各工况下桥梁结构的变形及成桥应力,并与实测结果对比,表明施工控制仿真分析模型可靠,为桥梁施工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某大桥成桥静载试验为例,介绍静载试验方法,分析试验结果,以达到保证桥梁安全使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根据某连续刚构桥跨中底板合龙束张拉过程中底板混凝土局部崩裂特征,结合跨中底板合龙束的径向力效应,对施工中误差敏感性因素进行空间局部分析,主要考察因施工误差造成箱梁底板预应力钢束在不同曲线半径下径向力的不同和预应力孔道在平面内发生局部偏位等多种计算工况下对底板混凝土上下缘应力的影响。计算分析表明:预应力钢束竖曲线半径对箱梁底板横向应力以及沿厚度方向的名义拉应力均有显著影响,半径越小,径向力越大,箱梁横向应力以及底板竖向应力也随之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内蒙古磴口黄河大桥为例,详细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静载试验的实施方案和过程,分析了磴口黄河大桥静载试验的结果,对同类型桥梁的成桥静载试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的施工监控理论和方法,对主要设计参数进行参数识别及敏感度分析,对实测值和理论值进行比较,通过误差分析提供的信息,对结构进行控制,成桥线性符合设计要求.达到控制目的.  相似文献   

18.
湖湘扫描     
正洞庭湖特大桥创造四项第一3月19日,蒙华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岳阳洞庭湖特大桥主桥正式合龙。洞庭湖特大桥在国内外同类桥梁中创造了四项第一:世界最大跨度;首次采用钢箱钢桁结合主梁形式;首次采用先架设合龙钢箱梁后安装的施工方案;国内首次采用中塔长加劲索。中铁大桥局洞庭湖特大桥项目经理许斌介绍,大桥是一座双线重载铁路桥梁,正桥全长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摩阻参数取值、预应力损失、顶板预应力束、底板预应力束、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因素对连续刚构桥挠度的影响,本文以贵州某三跨连续刚构桥为例,利用Midas/Civil建立有限元模型,并根据该成桥阶段及运营若干年的下挠量为判断依据,研究影响桥梁产生挠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挠度会随着摩阻参数的增大而增大,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挠度的影响随着成桥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混凝土收缩徐变和纵向预应力损失是造成连续刚构桥中长期下挠的主要因素,且顶板预应力损失比底板预应力损失对连续刚构桥挠度的影响更大。因此控制混凝土收缩徐变变形和减小预应力损失是控制桥梁长期下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业月刊》2009,(8):F0004-F0004
2009年5月28日,赣江上首座电气化铁路专用桥、南昌枢纽西环线控制性工程——沙田赣江特大桥主桥顺利实现合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