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字历来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大难题,其中汉字的书写又是难中之难。就如何更有策略地对留学生进行汉字书写教学,提高汉字书写教学的效果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留学生“汉字难写”的普遍心理存在原因及其表现和对外汉语书写教学的特点、对外汉语汉字书写教学的方法对策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要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因此,写字教育是小学语文的基本要求,写好汉字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更是一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教育艺术》2007,(12):F0002-F0002
提及“永字八法”,凡学习书法者,无人不晓,它指的是汉字基本笔画书写练习中,“永”字涵盖了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个笔画,是练习汉字基本笔画的最好范字。通过书写这一个字,就可以掌握八个基本笔画的写法,为书写复合笔画、其它各种结构的汉字打下基础。它好像是学习声乐前的发声练习、体育比赛前的活动准备。每当写书法作昂前,或买支新钢笔试用时,好多人都喜欢写个“永”字来看书写工具写的姿态是否到位,它更是专家考核一个书写者基本功是否到位的首选例字。  相似文献   

4.
2008年,汉字书写危机成为国内众多有影响力的报刊关注的焦点。因此,专家呼吁:救救汉字,写好汉字!甚至有人主张针对汉字书写的“病症”下一剂“猛药”。王德全老师的这篇文章,从课标要求出发,阐述了行楷在基本功、速度、实用、审美等方面的优势;从一线捕捉到学生书写中的具体问题;尤其是多角度地提出了改变学生写字质量不高的现状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汉字书写技能的形成与培养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刘鸣所谓汉字书写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并转变为“自动化”、完善化了的汉字书写动作系统。它是汉字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文化技能活动,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然而最近几年却有些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韩国学生的汉字基础在汉语学习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负迁移,即对他们在汉字的认读上产生干扰,尤其是在中高级阶段。韩国学生汉字基础的负迁移体现在汉字认读的音、形、义等方面。语音方面,很容易将韩国语音“移植”到汉语上而产生偏误,如韩国汉字与汉字声、韵都不一样,也没有声调等。都可能引发偏误。语义上,韩国语中有汉字词,它们与汉语的几种对应关系。其中不重合部分就可能导致理解上的偏误.在字形上的偏误体现在汉字书写上,汉字具有了理据性与拓扑性质,书写讲究笔顺,这都是韩国学生汉字基础所短,所以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就容易根据自身的汉字基础来书写,当然就免不了出错。了解韩国学生汉字基础的负迁移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同时注意优化学习与教学策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汉字历来以间架合理、结构匀称、字形美观而著称。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历来也非常重视汉字的书写,对笔画笔顺的规则要求也非常严格。今年,我在使用北师大一年级教材教学时,发现教材在汉字的书写方面似乎没有涉及笔顺笔画的要求。于是,我发现不少学生在自己写字时根本不按笔顺规则。不少家长也说,孩子不是在“写字”,而是在“画字”。例如“口”字,有的孩子就是像画画一样画成的;又如“里”,孩子们一看上面一个“田”,下面一个“土”,写的时候也就先写“田”,再写“土”。照此“画”下去,中国汉字的美还会存在吗?因此,…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先民以实践经验为基础,对客观现实及人的主观心理进行概括的书写系统。文章分析了“一”字的本义,并解释和“一”字相关的“三”、“士”、“天”、“元”等字的文化合义,从而说明汉字不只是一种书写符号,更多的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意识,传达分最初的朴素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说汉语的人要把所说的话记录下来,必然要使用汉字。我们现在使用的是简化汉字,国家关于汉民族的语文政策中就有“学说普通话”和“使用规范汉字”的要求,这“规范汉字”就是《简化字总表》中公布的简化汉字。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今天就不用学习繁体字了。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下,中小学语文汉字书写教育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媒体技术对于中小学语文汉字书写教育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下我们应该对汉字书写教育要进行趋利、避害思考,从“趋利”的角度,要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开展汉字书写活动,挖掘汉字文化内涵,形成开放的学习方式,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避害”的角度,我们应该在新媒体时代下仍要坚持培养学生汉字书写的良好习惯,减少汉字书写教育对多媒体的依赖性,有效开发汉字书法校本课程,加强校园书写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吕俐敏老师在《谈谈“壬”和“王”的写法》(《小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8期)中提到“在汉字书写教学中有很多细节的内容需要处理”,并且就“壬”(ren)和“壬”(ting)字的音形演变及规范的书写作了阐述,特别提醒教材的编者们要注意做好规范汉字的表率。云云,  相似文献   

12.
曾婉居  萧爱玲 《辅导员》2014,(14):96-98
为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动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开展和提高师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从2008年起,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岗小学就积极响应教育部的要求,在全校一到六年级开展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把汉字书写教育工作与学校的特色建设相结合,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让规范汉字教育“走进课程,走进课堂,走进教育的全过程”,努力构建“书法教育”特色学校,经过全校师生不断努力,至今学校的书法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13.
王延洲 《甘肃教育》2013,(19):89-89
写字是最基本的语文素养,古人云:“字如其人。”正确、美观、工整的书写,无疑会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的书写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写字姿势要正确,要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汉字的书写能力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正确,二是美观。怎样做到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动点脑筋。  相似文献   

14.
杰子 《现代教学》2003,(5):41-41
如果你要制作一篇汉字书写顺序的教案,那就可能要求你按汉字的书写顺序把某字逐一表示出来。比如,你要把“永”字按图1所示进行拆分,那么操作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祥云 《学语文》2011,(3):30-31
一、安徽省《考试说明》解读2011年全国考试大纲与去年大纲相比没有变化,安徽省《考试说明》则变化有四:一是将“不写错别字”部分的“要求文中的汉字书写正确。书写错误的,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改为“要求文中使用现行规范汉字,书写正确。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目的是使表述更加完善和规范,  相似文献   

16.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是交流思想的最重要的辅助性工具,故汉字书写教学是民族成人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践证明:学员汉字书写能力的好坏,是其汉文水平高低的外在标志,书写能力强者汉文水平亦高,但从当前学员汉字书写水平来看,书写能力落后于认读能力,学员书写的错别字不是笔画谬误,就是设置偏旁,成为难以辨认的“天书”.因而,进行汉字书写教学,应重视预防、纠正错别字,二者不可偏废.本文拟就汉字书写教学做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7.
汉字数字书写有大小写之分,然而“零”却不在其“位”。  相似文献   

18.
肖瑞红 《读写月报》2022,(12):17-20
<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一个个方正、端庄的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写好汉字是每一个中国人对祖国文化直接有力的传承。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从小学写汉字,写好中国字。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科书”)编排的“书写提示”栏目,旨在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规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能力,促进写字目标的达成。“书写提示”强调重视汉字书写,打好写字基础,既为写字教学指明了方向,也让写字教学的开展明确了抓手。众所周知,识字写字教学是低段教学重点,一年级作为小学初始年级,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孩子们在这个阶段启蒙开智、  相似文献   

19.
汉字有文化“化石”之称,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可是,从应试教育盛行以来,学生书写素质的培养被极度忽视,书写素质令人忧虑,积极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面对现实,思考对策,加强对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素质的培养,进而改变这一局面。  相似文献   

20.
“撂挑子”、“捋虎须”、“妆奁”、“僭越”……这些词你听过吗?你能写出多少?这个暑期,央视热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舞台上,当主持人念出这些词时,场外不少成年人都傻了眼。“自愿书写团”的大人们更是经常得“零”分--全军覆没!
  一场由汉字听写引起的“全民汉字狂欢”,席卷了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