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用系统科学理论来考察教学系统,并指导其运作,可以使教学过程整体优化,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系统的要素及结构 按照系统工程观点,教学系统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复合子系统。该子系统可以看作是教师及其教授行为,学生及其学习行为、信息(包括学习内容、手段及媒体)、教学组织及环境等诸要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在它的运作过程中、各个要素都在发挥作用,且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与协调的。根据这一认识,我们可  相似文献   

2.
生物课堂教学系统是一个由教师、教材、教法、教具和学生五要素构成的复杂教学系统。其中,构成教材要素的课文系统、生物图像系统、实验系统和习题系统对搞好教学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各部分的功能,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课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组成的复杂过程,具有一般系统的基本特征。本文利用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对教学中的控制和优化问题进行论述。一、教学系统系统科学认为: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相互区别的要素构成的集合体,各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整体结构和适应环境的特定功能,它通常从属于更大的系统。  相似文献   

4.
如果对课程教学系统进行动态分析,就会发现:每个课程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育系统与学习子系统相互作用,完成一系列教学循环周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圆满实现课程教学系统的总目标,在教学方法上有两点是必须重视的.(一)子系统间要素组合的协同性与课程教学系统层次构成的多样性特点,要求在教学中既要强调教学步骤和思路的同步,又要重视因材施教,避免“一刀切”的盲目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5.
建设多科性、开放式和有特色的教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是一个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一系统的构成及其运行决定了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及其社会声誉。事实上,教学系统是高等学校这一复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围绕学校教学活动的规划决策、组织实施、条件保障与评估咨询等全过程实施管理的系统。教学系统是由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条件保障机构与咨询监督机构四个要素相干作用构成的系统。教学系统的特征包括共性和个性特征两方面。教学系统的共性特征包括“双主体”思想和“质量第一”思想,“双主体”思想是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教师为…  相似文献   

6.
教学系统要素的审美分析是教学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全面认识和深入了解教学美的具体存在形态。笔者认为教学系统是由三个构成要素和三个影响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并具体分析了教学系统中的教师美、学生美、教学内容美、教学目的美、教学方法(手段)美和教学环境美等,揭示了教学美存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就一节具体课而言,整合的目的应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完整的教学系统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完整的教学系统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媒体(这里主要指现代信息技术)四个要素组成的系统。在教学过程中,这四个要素必须相互配合、协调工作,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相似文献   

8.
教学主客体关系的层次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教学系统的三个层次及其相应的主客体关系 如果把教学看成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基本实体要素构成的系统整体,那么,教学系统可分成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次指作为整体的教学活动,即一般抽象意义上的教学;中观层次指耦合成整体教学活动的教师的教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微观层次指具体学科、具体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下的教与学及其之间的程序。与这三个层次相对应,就形成了不同层次的教学主客体关系。 (一)宏观整体层次,教师、学生共同构成教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要素构成教学系统。在教学系统运行时,各要素互相制约,制衡,常处于无序、混沌的状态。调控的作用就在于平衡各要素执行计划的进度,揭示偏差以及指明纠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陈旭 《教育导刊》2009,(10):63-6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忠忱目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前教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教师、幼儿、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几个基本要素构成。其中,教学方法是教学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构成要素。要推动学前教育向高层次发展,必须进行教学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1.
教育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在教学系统中,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个子系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了错综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在这一复杂的关系中,可以形成3个层次10个教学行为关系。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来看,教学系统的开放性是教学系统演变与发展的前提,教学系统远离平衡态是教学系统演变与发展的起点,教学系统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是教学系统演变与发展的机制。同时,教学系统的演变与发展遵循一定的模式,学生的发展与变化是教学系统演变与发展的序参量,该序参量对于教学系统的演变与发展以及教学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凤宇 《中小学电教》2011,(11):109-109
<正>一、理解整体系统,把握电教媒体运用之处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组成的。教学系统较复杂,由诸多要素组成。其基本要素为学生、教师、教学媒体(信息)这三个基本要素的整合,构成了区别于其他系统的特性。要使教育、教学系统充分发挥功能,就应运用辩证系统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住该系统,用整体观点考察、从动态的系统中找出有序的整合,构建出合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学过程和谐是指构成教学过程的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和教学系统与教学外部环境的和谐.目前,教学过程存在的不和谐主要是教师的自我中心观、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存在差距、教学要求的统一性与不同学生和教师的差异性之间矛盾等.提升教学过程的和谐性应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学内容和构建民主化教学.  相似文献   

14.
正确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 ,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教学系统结构的基本原理出发 ,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以矩阵为工具 ,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做了一点量化分析的尝试。这种量化分析方法的思想和原理 ,亦可用于其他的人事考核工作。一、教学系统与评价原则构成教学系统的要素是教师、教材、学生和教学条件等。教师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是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教学质量的优劣 ,取决于教学的全过程 ,这个全过程是包括备课、讲授、辅导、批改作业、考试(实习)等环节的信息传递过程。(见图(1))课堂教学作为…  相似文献   

15.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系统由课程性质、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过程、课程教学评价与反思等四个主体要素构成,其课程教学过程是一个由课程教师、学生、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资源、课程教学策略与技术五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操作系统。在课程实施中,应全面考察与分析这些要素的要义。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构成这一过程的基本要素,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又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要使这一整体功能取得最佳效果,则需各要素之间形成最佳组合,而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在使整体功能获得最佳效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信息反馈的主要渠道有以下几种:l、课堂上的信息反馈。课堂上,学生对教师讲课的反应,可直接从学生的眼神、姿态、情绪、反应速度与教师的呼应…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 ,该系统由多种因素构成 ,但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和多媒体 ,在教学过程中组成了一个三维双向相互作用的整体(见图 1 )。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多媒体功能优势的内在功能 ,更重要的是建立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彼此协调、取向一致的关系。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与其他教学要素协调一致 ,是充分发挥多媒体功能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作者分析了多媒体与其他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 ,认为与多媒体功能关系最密切的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认知结构 ,下面结合“…  相似文献   

18.
自组织理论为人类理解自然和社会现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支持,本文运用自组织理论对体育教学过程进行审视,探讨体育教学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作用机制,对拓展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丰富和完善学科教学理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认为:体育教学系统是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以及教学目标等要素结合成。体育教学系统必须要保持开放性、非衡性和非线性,并通过“涨落”而有序。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它包含着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许多要素,其中,教师和学生则是这个动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要素。因此,对教学过程的探索首要的是应研究教师与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他们在教学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此同时,人们对教师究竟如何教,学生究竟如何学,师生之间、教与学之间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作文教学的优化结构陕西省华县教研室梁关勤作文教学结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教学系统的功能是在一定的教学结构中形成的,而教学结构是教学内容、教师、学生三者联系的过程。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是由其要素和结构共同决定的。因此,要实现小学作文优化的教学过程,就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