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蓬莱籍少将慕湘,是当代作家、藏书家、版本学家,临终前将毕生存藏近4万册文献古籍和部分遗物捐赠桑梓。慕湘藏书中不乏珍本秘籍,其中302部善本入选《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10部善本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蓬莱政府为其藏书而建的慕湘藏书馆被评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慕湘遗物中新发现其整理的藏书目录手稿(以下称《目录》),是他文献研究的重要成果。本文通过对慕湘藏书文献价值、《目录》内容、著录体例、提要价值的探讨,分析慕湘的文献研究贡献。  相似文献   

2.
从开展古籍专题文献整理的迫切性入手,对图书馆古籍专题文献整理成果主要表现类型——出版成书及建成古籍专题文献数据库作了梳理分析,指出了古籍专题文献整理对图书馆古籍工作发展的影响,并对今后开展古籍专题文献整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小思 《出版参考》2021,(4):67-69,72
在五千年的治水实践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水文化,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水利文献.近年来,在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对水利古籍的整理逐渐深入.其中,古代河工技术类典籍作为水利古籍的代表性文献,在整理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既有古籍整理的共性,又有水利文献自身的独特性.本文以国家古籍资助项目《中国古代河工技术通解》为例,从典籍选录、类型覆盖、调查底本、标点断句、规范用字等方面,对河工技术类水利典籍的整理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根据陈云同志的建议发出《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到现在已经十年了。这十年是古籍整理工作突飞猛进的黄金时期,整理、出版古籍数量之多,整理和研究队伍之大,均为历史上任何时代所不能比拟。这十年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古籍整理的高潮。事实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古籍整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指示》的发出是非常适时的。  相似文献   

5.
近闻陈云同志曾连续多次指示国家出版局、中华书局以及有关大学等单位,一再强调要立即加强古籍的整理工作,并且对整理古籍的方针、步骤作出了明确指示。此事意义十分重大。我国向来以历史文化悠久著名于世,前人的文化遗产大多存贮于古籍文献之中。在某些缺乏历史知识的人看来,古籍文献仿佛是一些“腐旧”的废纸,往往以轻慢的态度加以糟蹋。愚昧无知,会不自觉地做出损害祖国利益的事来。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科技古籍文献种类繁多,价值珍贵.探讨少数民族科技古籍文献整理过程中专门人才的培养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古籍文献浩如烟海。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古籍不少于八万种,其中包括经、史、子、集各个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这些古籍进行整理,这是批判继承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12月19日,西安图书馆与陕西省西安市第三中学正式签订文献保管协议,为其送来的一批清代、民国年间的古籍提供免费保管存藏服务。这批古籍包括《畿辅通志》、《四库备要》、《资治通鉴》等丛书的部分书册以及古代教学类图书,将至少在西安图书馆"托管"3年~([1])。古籍所有权仍归西安市第三中学,西安图书馆将依托西安市古籍保护中心的专业化力量,组织人员对其进行鉴定、分类、整理研究以及数字化加工,更好地将古籍的价值为全社会所用。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文化部《古籍定级标准》的出台和全国性古籍调查工作的展开,图书馆界对历史文化典籍的收藏、保护、管理意识明显增强。人们在重视“古籍善本”的同时,有关“抢救新善本”、“抢救保护民国文献”的呼声也高涨了起来。2011年5月,在西安召开的“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强民国时期文献的抢救工作已刻不容缓,并提出立即实施“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在全国开展民国时期文献普查工作,编制《民国时期文献总目》、《珍贵革命历史文献名录》,使用缩微技术加大对文献的再生性保护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9月14日,中国国家图书馆经过整理,首次公布了《使琉球录》、《筹海图编》等一批馆藏古籍文献,这些历史文献中关于钓鱼岛的种种记载表明,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不容质疑。  相似文献   

11.
湖北大学古籍研究所有十余年的历史。主要骨干力量最初是由从事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汉语大字典》编纂的研究人员组成。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5名,讲师5名。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8名。30岁左右的青年科研人员6名。一九八五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主要专业为中国古典文献学,包括古籍整理与研究、注释学与辞书文献研究、文献批评学三个专业方向。近十余年出版的著作37部55册,著述总量达2300万字。许多著作具有开创意义,如《北魏佚书考》、《注释学纲要》、《词典学研究》、《辽史稿》、《中国古籍书名考释》等。古文献整理方面也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  相似文献   

12.
做好地方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是当今地方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课题。桂林图书馆整理出版地方古籍文献的实践表明:图书馆作为地方古籍文献重要的收藏机构,开展整理出版地方古籍文献的工作,有助于地方文化的建设,也有助于图书馆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学大师张元济为《四部丛刊正编》、《四部丛刊续编》、《百衲本二十四史》及《续古逸丛书》等大型丛书撰有古籍序跋近三百篇,遍及经、史、子、集四部。或阐明学术源流,考定古籍刊刻时代;或感叹国家多难,欲保存国故,内容弘富而多样。吾人可藉群书序跋明瞭张氏整理文献之动机,更得尽窥其文献学之深厚造诣。  相似文献   

14.
肖凤生 《图书馆》1994,(2):34-40
《古籍著录规则国家标准》的学习与研究肖凤生《古籍著录规则国家标准》(以下筒称《规则》)于1987年由国家标准局批准出版后,我们即进行了学习,并决定采用该《规则》来对我馆入藏的古籍线装书重新进行整理编目。由于种种原因,我馆古籍过去一直未整理完;已整理过...  相似文献   

15.
我国第一部郭沫若史学著作全集,《郭沫若全集·历史编》八卷本,经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整理编辑,已由人民出版社全部出齐。这部全集,收编了郭沫若从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七二年近五十年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史、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的一系列专著、论文、考释、随笔、序跋和整理中国文献古籍的著述。郭沫若关于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学、考古学方面的著述,另有《郭沫若全集·考古编》十卷本,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它和现已全部问世的《历史编》八卷本互为姊妹篇。  相似文献   

16.
师宝玉 《档案管理》2021,(2):127-128
本文以河南省古籍文献档案资源开发为研究对象,对河南省图书馆古籍文献档案资源的开发手段和开发重点进行分析,提出古籍文献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宣传、人才培育和挖掘整理特色文献等措施,为我国图书馆进行古籍文献档案资源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古籍文献《五十二病方》是具有很大研究价值的医学方剂类出土文献,在对其整理中,发现其中有两个词汇“翟翟”、“寻寻”的语意无解释,本文对此作尝试的探讨。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18.
从古籍记载考察古代农业文献散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古籍中有关记载农业方面的文献,对其进行了整理与归类的探讨,不仅有助于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化辉煌的成就,也将对现代农业文化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成 《兰台世界》2016,(12):75-77
应对现有古籍资源进行认真清查整理,妥善保护文献原貌,在此基础上完善检索目录、修复破损文本册页以及对古籍文献进行电子化处理。还应健全古籍管理制度,提高古籍保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开放古籍文献查阅权限,以实现古籍文献利用的最大化,为学术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载体。  相似文献   

20.
论文详细描述了郑振铎编印《玄览堂丛书》底本的来源情况,通过《文献保存同志会工作报告》和相关信札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同时,考察了郑振铎等在上海“孤岛”所搜购的古籍善本的流散,藉以呈现《玄览堂丛书》底本散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台湾“国家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三地的历史原因,揭示了在流散过程中“文献保存同志会”、蒋复璁、陈君葆、叶恭绰等文化人士为抢救和保存古籍善本所付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