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人的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强有力的鼓舞者,发动者,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积极,最为活跃的成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的新理念,并进一步阐述了“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三大领域。这是直接增进学生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中指出:“提倡学科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音乐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音乐课堂人文化,是21世纪音乐教师所席熙者的问额.  相似文献   

4.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习领域,也是艺术学科的基础性学习内容,更是培养学生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演唱,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适应学生发展,分段设计过程的思想。第一阶段(1-2年级)以艺术综合为主,开设唱游·音乐与造型·美术,体现从幼儿园综合活动到小学分科课程的过渡与衔接,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唱游·音乐以趣味化游戏方式开展音乐活动,融合演唱、演奏、歌表演、律动、音乐游戏、舞蹈、戏剧表演多种表现形式。与此同时,艺术课程标准要求1-7年级以传统的音乐与美术学科为主,并有机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的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6.
一、主题内涵。新课标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音乐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得到主动的发展”。音乐学科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音乐教育教学过程即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在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包括音乐课程不同教学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它要求教师通过学科综合"拓展学生艺术视野,深化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灵活地融入诗歌、舞蹈、戏剧等艺术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实现学科综合,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王娟 《考试周刊》2009,(37):229-229
“如何挖掘兴趣之源.让学生享受音乐学习的快乐?”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着重从三方面进行论述:1.把握教学环境,转化学习兴趣;2.开展自主评价,增强学习动力;3.组织音乐活动,深化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正>当下教师普遍缺乏从本质上理解“综合与实践”领域学业要求的意识,即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从自然界、生活和其他学科中感悟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我们认为,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自然融入跨学科情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跨学科主题活动规划跨学科主题学习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环节:明确活动目标、设计活动任务和关注活动评价。  相似文献   

10.
1要培养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做一切事情的力量源泉,只有对某件事情产生一定的兴趣,才能长久地坚持下去并做好这件事,学习也不例外。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只有让学生提高对这门自然学科的兴趣,才能产生一种源源不断的力量,激发学生不断奋发向上。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11.
《音乐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强调:“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 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姐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由此可见,音乐教学要善于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增长音乐技能。拓宽知识领域,让音乐教学展现出绚丽的风采。  相似文献   

12.
秦平 《教育探索》2001,(5):22-22
如何上好心理学课,是每一个心理学教师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而培养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积极性是搞好心理学教学的关键。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兴趣对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等一切活动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部动力。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总之,兴趣能推动人们去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  相似文献   

13.
这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鼓励创造,弘扬民族音乐,提倡学科综合。”同时,以音乐为主线,将舞蹈、形体与音乐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演唱、律动、舞蹈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感悟音乐,用心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学生音乐感受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4.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学科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几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多元艺术形式,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5.
古往今来,兴趣对于人类活动有着很大的推动力,明代学者王明阳也有言:“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不能正。”此言正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学习也不例外。随着学生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随着他们对艺术的了解,学生对现在音乐的课堂教学产生的兴趣不浓,音乐的艺术美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如何利用音乐课教学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呢?怎样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来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呢?经过我多年的教学,现总结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李桂新 《课外阅读》2011,(11):269-269
音乐和美术是中学阶段学校实现美育的两门课程,传统美术课教学受学科特点所限,多表现为“无声”的绘画技法传授,在新课改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理念指导下,本文尝试将音乐的“声”与美术的“色”相得益彰,从多感官感受方面丰富美术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创作的热情,努力实现学生综合艺术素质提高目标。  相似文献   

17.
张燕 《教师》2015,(19)
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参与活动的激情和兴趣.它是用直接感观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更直接、更丰富、更生动地感受,更易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荀子曾说过:“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可见,音乐与文学是息息相关、交相辉映的.所以,我在语文课上经常根据文学作品的风格、意境、情感,尝试加入一些音乐元素,恰当地选择背景音乐,使音乐之声融入语文课堂,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张蓉 《小学生》2010,(9):39-39
人们常说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一切实践活动都依赖于听觉,音乐欣赏更是必须借助听觉而实现的艺术活动。其实我们学习音乐,不论是唱歌、听曲子、演奏、舞蹈表演等都离不开我们的耳朵,需要很好的与“它”配合,“听”在音乐学习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乐器进课堂是目前音乐教改最引人注目的课题。坚笛这种乐器,结构简单,音色优美,容易演奏。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竖笛产生兴趣呢?现在将我的一点体会和做法介绍如下:一、打破常规,培养兴趣音乐艺术是时间艺术,乐谱仅是记录音乐的符号,音乐的再现必须通过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来实现。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当学生产生了这种学习动机时,学生的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在整个竖笛教学中,应该说:情绪最高,兴趣最浓的是开始阶段。每个学…  相似文献   

20.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活动。器乐教学走进音乐课堂,能否正常进行,能否贯彻普及于广大中学生,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竖笛的学习融入音乐课堂的整体教学中,用竖笛演奏表现优美的旋律,是激发学生学习竖笛兴趣的关键,能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