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数学教学怎样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呢?展望八十年代的小学数学教学,将突破“以计算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在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培养数学思考能力。一、“三个面向”将促使小学数学教学重点的转移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从1902年算起,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清末设《算学》课程,“其要义在使日用之计算,与以自谋生计必需之知识”,这是封建社会性质所赋予的教学目的。民国设《算术》课程,仍以“培养儿童日常生活中之计算能力”为主,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所赋予的教学目的,此时已形成  相似文献   

2.
“算术、算学、数学”的来历“算术”一词源于希腊,原意是“计算的艺术”。我国古代,算术指的是数学的全体。正式使用“算术’这一名词是《九章算术》一书,其内容包括算术、代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到隋唐时代国家成立了“算学”这一专门机构。我国小学...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四大板块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通过“综合实践”这个平台唱好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戏”,要引导学生在操作中积累感性经验、在探究中积累思维经验、在反思中积累应用经验,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实现数学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一、近代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历程 1898年戊戍变法后,废科举,兴学堂,并于1903年颁布《奏定小学堂章程》,对小学算术课程的育人目标和相应的内容作了规定: 小学算术教学目的:“其要义在使日用之计算,与自谋生计必须之知识,兼使精细其心思。” 小学算术教学内容:“当先就十内数字以加  相似文献   

5.
“早期代数思维”指在小学阶段运用非正式的代数形式,培养学生对代数关系与结构的理解。它是算术思维和代数思维的中间形态,是连接两者的沟通渠道,是关于“变化的数”之间的一种关系性思维。通过灵活地在算术教学中渗透早期代数思维,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整体理解和数学思维的连贯发展。本文在阐述早期代数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若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同时指出了发展学生早期代数思维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算术向代数过渡,是学生认知过程的一次转折,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转变阶段。为了更好地完成从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用“代数的眼睛和耳朵”思考算术问题,充分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代数知识,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铺垫和渗透、拓展,提前孕伏,使学生的代数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与提高。  相似文献   

7.
曾秋惠 《考试周刊》2010,(14):90-91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不应以“传授”思维过程和结论为主,而应讲究思维方法的探索、思维品质的培养。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小学数学教学为什么要暴露思维过程  1.这是《大纲》赋予的任务。小学数学《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此,可以认为“初步”是对培养“程度”的限制,并不是对培养“难度”的修饰。无论是“初步的”、还是“较强的”,其逻辑思维过程和结果理应是完整的、准确的,绝不允许是残缺的、谬误的。可见,教学时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全过程。  2.这是由数学教学的实质决定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其根本任务是将外在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认知结构,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内…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重要课题。许多有教学经验的专家对如何培养小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许多有指导意义的卓有建树的思想和方法。但美中不足的是,他们大多只侧重于思维方法的教学。教给学生思维方法是培养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它只能解决学生“会思维”的问题,但学生只会思维还不够,还必须使学生用思维,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会思维是理论,用思维才是实践,才是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只有同时具备兴趣、方法和良好习惯的学生,其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敏捷、灵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从算术学习向代数学习转化中遇到的困难,一直是国际数学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运算能力项目(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小学数学阶段推出的研究项目)为算术思维向早期代数思维的转化提供了桥梁,这也是帮助学生完成从算术学习向代数学习过渡的一个有益的尝试.其中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在小学阶段的算术教学中渗透代数思维,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代数思维.  相似文献   

11.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从算术学习向代数学习转化中遇到的困难.一直是国际数学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运算能力项目(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小学数学阶段推出的研究项目)为算术思维向早期代数思维的转化提供了桥梁,这也是帮助学生完成从算术学习向代数学习过渡的一个有益的尝试。其中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在小学阶段的算术教学中渗透代数思维,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代数思维。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要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和“思维发散性”,这是由数学思维活动它本身的开放性,思考过程的多样性决定的。数学开放题给学生提供了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展现自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围绕着“开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开放题设计的探索,最终达到掌握知识与训练思维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就是思维的起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激发学生的潜力和智力。在“大问题”教学模式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大胆质疑,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1]。本文主要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大问题”内涵,分析“大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积极探究“大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历来非常重视计算教学。早在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中就明确提出小学数学教学应“以四则运算能力为中心”。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中,仍然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但是要求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方法,同时还要在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上...  相似文献   

15.
李倩 《江西教育》2023,(15):66-6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掘“有向性”的材料,注重“有向性”的思想方法渗透,引导学生的“有向性”表达。“有向性”材料是学生有序思维的根基,“有向性”方法是学生有序思维的关键,“有向性”表达是学生有序思维的重要标志。培育学生的有序思维,是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应然之举。有序思维,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一、课题的提出及实验目的小学数学教学应在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在认识上,认为知识教学的目标是具体的,而思维训练的目标是模糊的;在方法上,表现为或者用单纯的知识传授代替思维训练,或者思维训练和“双基”教学互相割裂,使思维训练成为游离于“双基”教学之外的“附加品”。为了切实改变这种现象,使小学数学教学真正做到“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我们于1986年秋开始进行“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序列”专题实验,并从认识上和实践上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学科.新课改标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全新要求,不仅仅要做好数学知识传递,更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数形结合作为一种高级数学理念,注重通过“数”与“形”来建立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挖掘数学学科本质与规律,使学生形成深层次数学理解,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养成.为实现高质量数学教学目标,教师需重点开展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教学实践提出几点建议,以备后续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汤一梅 《陕西教育》2011,(10):59-59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四大领域之一.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几何概念教学中,如何使概念教学更加灵动,使学生全面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呢?  相似文献   

19.
金良彪 《成才之路》2009,(17):15-16
小学数学生活化既是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实际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的技能训练“生活化”、思维训练“生活化”、兴趣训练“生活化”、日常生活“数学化”。  相似文献   

20.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为了使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教具、学具和电化教学手段。”“在计算和解题时,要鼓励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简便算法或解法,以利于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为了落实义务大纲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我在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方面作了一些探究,现将我的做法汇报如下: 1.坚持启发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