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哲学中,对生死问题的注重莫过于庄子。庄子哲学实质上就是一种生死哲学。历来对庄子生死哲学的探讨皆局限在较浅层次的揭示和罗列上,充其量不过是把其归结为一种自然主义对生死的超越境界,很少去发掘作为生死哲学的深层本体意蕴。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庄子的生死哲学只是浅表层次,庄子是通过对生死问题的思考来揭示“道”的本质、作用以及世界万物的产生,也就是说生死问题是庄子哲学体系建构的基点。笔者试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庄子生死观与道的同构,即生死哲学的本体意蕴。一、生死与世界的创生庄子在《应帝王》里描写了一个“…  相似文献   

2.
老年朋友最好读读《庄子·养生主》康宁《庄子》书中的《养生主》,值得一读。在庄子看来,"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一个人只要他顺应自然,即可享尽天年;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健康长寿。为发挥这个观点,庄子讲了一个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庖丁熟悉牛的身...  相似文献   

3.
庄子的《逍遥游》中,具足"悲"、"智"、"修"三种情怀。所谓"悲",是指庄子在其所生活的战国中期,广大阶层的知识分子悲惨的生活命运,使得庄子拥有着深刻的"悲悯"情怀;所谓"智",是指庄子巧妙的利用"小大之辩",来顺理成章的引导世俗之人发现功名利禄背后的卑微和不值;所谓"修",是指庄子主张在现实生活中应该从强压多灾的政治场域中脱身而出,根除对于"功""名"的执取之心,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无穷、无限的境界,实现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  相似文献   

4.
瑶池与天池     
王勇 《寻根》2009,(2):130-134
天池一词在汉语典籍中最早的出处是《庄子》,本义是指寓言中所说的海。但是,至少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天池一词,来命名那些位于山原之上的湖泊。比如北魏时期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一书中就特别提到,山西省宁武县西南管涔山上,有俗名为祁连泊池的一处湖泊,因其坐落在山原之上,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天池。也许就是郦道元的这一记述,使这一处天池在后世享有不小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5.
我的民主观     
因为我不愿当奴隶,因而也不愿为人主,这就是我的民主观。无论有多少种其它不同的解释,只要与此不同,即不能谓之民主。“自由”的定义的难题……世界从未对“自由”一词作出很好的定义,而现在,美国人民恰恰十分需要这样一个定义。我们都在为“自由”而大喊大叫,然而在使用该同一词时,其含义却又各不相同。一些人认为“自由”的含义是每个人对自己和自己的劳动成果均可随心所欲;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自由”是他们可以对其他人及他人的劳动成果随心所欲。这里就  相似文献   

6.
孙恪廉 《寻根》2014,(4):14-20
<正>在当今社会,怎样面对物质发展带来的潜在危机,避免"虚无主义"的到来,已经不仅是尼采以来西方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同时也是我国不能回避的一个潜在问题。其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势头强劲的"人为物役"的趋向。这种"物役"状态,与庄子当时的忧心,虽形式不同,但本质无异,都表现为心灵自由丧失的一种精神性衰竭。  相似文献   

7.
庄子思想的真谛──谈谈庄子的人际关系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子思想的真谛──谈谈庄子的人际关系理论谢阳举(一)庄子思想秘旨所谓庄子思想秘旨,当然是指庄子思想针对的对象、目的是什么。这是完整地理解庄子思想历史真谛的大前提。庄子(约前369-前286)生活于战国中期。其时王道衰微既久,天下政经秩序混乱,战火深重...  相似文献   

8.
试论庄子的价值哲学刘兴邦庄子的价值哲学是中国传统价值哲学中最具理论特色且影响深远的价值哲学形态。庄子在继承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既有别于老子,又有别于儒家的价值思想体系。"道"是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它是自然的本体,又是人格...  相似文献   

9.
学曾指出庄子的“无用之用”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然而,如果我们考虑到《庄子》外杂篇为庄子后学之作,应该说,庄子真正提到的只是“偷活苟全之大幸”这种类型的“无用之用”。庄子的“无用之用”是“籍外论之”的“寓言”,欣赏以“无用”求苟活只是它的表层含义,其背后的“意”乃是要求个我去除形限之私,获得广阔的心灵天地。在话语层面,庄子“无用之用”话题所谈论到的价值主体与客体是同一的;在其揭示的“意”上,庄子以“无用之用”话语传达出来的“道”乃指一种心灵境界,与老子的“无用之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庄子的人生观并不消极张建贤庄子是中国古代几位屈指可数的哲学大师之一,他的思想对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心理影响既深且广。但长期以来,只要提起庄子的人生观,一般人就总认为它消极颓废,没有什么积极成分可言。庄子的人生观并不消极。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如何?这是人生...  相似文献   

11.
单洁 《华夏文化》2013,(2):47-49
庄子的思想是唯美的、动人的,他用自由无疆的思想境界带给了我们别样的精神享受。在动人的思想境界里和有理有据的诉说中,我们还深深感受到他思想中的哲学性,尤其是"无己"观念。本文以其代表作《逍遥游》为例探究他的哲学思想与理念。一、《逍遥游》文本特点与结构作为《庄子》(《南华经》)的开篇,  相似文献   

12.
苑淑娅 《寻根》2008,(4):27-30
作为《庄子》首篇的《逍遥游》,历来为注释家和文人雅士所推重,在大畅玄风的魏晋时代,三教九流的名士更是爱不释手,以之为谈资。“游”是《庄子》的关键词之一,说庄子的《逍遥游》,由“游”入手,方能更得其旨趣。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相继接到几位大学同班同学的诗集,他们的诗各有千秋,充分表现了自由体的自由,有些诗深得我心。那时便想到一个人,一个当时在班上十分活跃、多才多艺,且在同学心目中具几分侠骨豪情,亦颇带才子气的人。不料也不久。这个同学的诗集寄到,这就是湖北师院黄群建教授的《慰闲集》。他写的是旧体诗。我一口气读  相似文献   

14.
正庄子在《庄子》一书中写了11个梦。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齐物论》中写的"梦蝶"或叫"蝶梦":"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这个寓言是如此驰名,以致"梦蝶真人"、"梦蝶翁"成了庄子的代名词。"梦蝶床"也成了重要的文学意象。庄子的蝶梦在中国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史上影响很大,中国古诗文中关于"庄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诗潮至晚唐有一番大的转折,这就是词登上了文坛,并渐进成为一代文学的主要样式一词与诗相比,有两大特征:第一,词的精神属于“歌”的世界,而不象诗那样很早就从汉、魏的“歌”中独立出来,构成一个较为复杂的文学世界。第二,在表现中国文人的精神和气质上,同与诗相比,显得更为集中化、典型化。从文化史的角度说,词是中国文人的特殊形态的“歌”。词起源于市井歌谣。早在唐代,民间艺人们就开始应乐调节奏的抑扬亢坠,填入长短句参差的歌词;这就是所谓的“倚声填词”。新的诗体——词也就应运而生了。词诞生于民间,其初创期的…  相似文献   

16.
托尔斯泰的“雄鸡” 伟大的俄罗斯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熟悉折纸艺术。诚然,他不知道“折纸艺术”(opuzauu)这个词,当时还不通用,俄语辞典中也没有收这个词。  相似文献   

17.
高永 《世界文化》2007,(10):10-11
“中世纪”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比昂多在(《罗马衰亡以来的千年史》一书中提出,此后,便被西方学术界沿用。与中世纪相对应的另一术语就是“文艺复兴”,这个词的最早提出者是乔治奥·瓦萨里,“复兴”即意味着文艺在中世纪已经死亡,有侍于复活。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中世纪的看法。可以说,从那时起,人们就把中世纪看作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但真的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18.
童真和童趣是指在儿童这个年龄段上特有的心理和情趣。它是儿童未经“成人化”的本然。表现在其言行上,即使受成人的影响,有成人色彩,但仍掩不住那一段无邪的纯真。庄子所谓“赤子之心”差可拟之。儿童的幼稚、顽皮、耍赖、好动、好奇等一系列脾性,放在成人身上常常是不适宜的,但在成人的眼里,却自有其可爱之处。  相似文献   

19.
胡其柱 《寻根》2008,(4):106-113
在人的社会里,有主流与边缘之分;在词的世界里,亦有核心与辅助之别。有些词汇星光闪耀,牢牢占据着词语世界的中心;有些词汇则默默无闻,只能充当核心概念的点缀。但是,词语有时候就像人生一样,不会祖祖辈辈役于人下,也不会世世代代享受荣华富贵。前现代社会一些不引人注意的旧词,到了现代则有可能成为万众瞩目的新锐。“自由”一词便是再明显不过的例子。  相似文献   

20.
<正>“道家”一词最早出现于《史记·陈丞相世家》,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旨》首次将“道家”作为学派来论述,《汉书·艺文志》基于目录学家的立场沿用此含义,此后“道家”作为学派成为基本用法。但内容上以学派视角论述道家的文本在“道家”一词出现之前就已存在,例如《庄子·天下》就是最早对道家典型人物及其思想进行论述的文章。随着学术史的发展与完善,学术史文献论述道家的方法与内容不尽相同,道家的内涵与特色也有了区别。大一统的建立使得道家不得不在道势之间产生学术分歧,道家内涵因此在不同时期的学术文献中有所改变。本文就以《庄子·天下》、《论六家之要旨》和《汉书·艺文志·道家略》这三篇学术史上的重要文献所论道家之异同为例,以学术史的视角,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分析道家从先秦到两汉的发展与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