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顿悟思维方法的破定势思维与创新。顿悟思维方法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创新的成果上。从创造过程来说,灵感是创新的起点,直觉是创新的继续,顿悟思维方法的创新作用是对定势思维的突破和创新成果的获得的统一。(一)顿悟思维方法是突破定势思维的思想工具。所谓创新思想是指创造主体在向未知领域探索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开发创新能力,突破定势思维,创立新思想的创造思维活动。因此,从实质上讲,创新就是破旧立新的创造思维活动。在创造思维活动中,创新一是要破除定势思维,二是要创立新颖思想。定势思维是创新的思维障碍机制…  相似文献   

2.
灵感思维方法是灵感思维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地认识和掌握灵感思维方法开发灵感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灵感思维方法的含义和类型    (一)灵感思维方法的含义    灵感思维方法是创造主体对百思不解的问题通过意识积淀贯通作用由解媒诱发头脑风暴而瞬间迸发出破解问题的思想闪光的创造思维方法。正如美国创造学学者沙克劳斯指出的“头脑风暴”“是一种突然爆发出来的灵感。”    (二)灵感思维方法的分类    根据激发灵感的诱因不同,可分为外部偶然机遇型灵感和内部积淀意识型灵感两大类。创造者的灵感诱发…  相似文献   

3.
直觉、灵感与顿悟是思维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觉、灵感与顿悟行为是人类在发明创造活动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智能行为。有的创造行为学或认知心理学研究者认为直觉、灵感与顿悟行为属于人类的创造性思维行为范畴,并相应命名为直觉思维、灵感思维与顿悟思维,我们认为这样的归类和命名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4.
罗劲 《科学中国》2006,(4):44-48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苦苦思索一个问题的答案时,忽然恍然大悟,“灵感”不期而至。这就是人类智慧的火花——顿悟。它从何而来?有何作用?心理学家正在逐步揭开顿悟之谜。[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雅斯贝尔斯把教育阐释为顿悟的艺术,本文为了更好地剖析教育这一概念,首先从"艺术""顿悟"的含义出发,阐述什么是艺术、顿悟和启发的关系、中国的顿悟教育从何而来。其次,进一步阐释作为艺术的教育和作为顿悟艺术的教育,对以往人们对什么是教育,对教育的隐喻都有什么,以及对教育的本质进行总结,从而对教育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三、灵感思维方法的作用灵感思维方法能引导人发现灵感状态:注意力全神贯注或高度集中在创造活动的客体;情绪异常充沛和紧张,对创造活动的对象充满激情,激发创造活动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思想极度明晰性和智慧高度敏锐性。记忆中遗忘的东西突然回忆起来,思维中遇到的最大障碍突然贯通。灵感是由疑难转化直觉和顿悟的特殊心态,从而使未转化为已知。灵感思维方法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中具有重要作用。(一)灵感思维方法是诱发灵感创造、引导科学发现的思想工具。科学发现是创造主体在未知领域之中苦苦探索而在内部积淀意识或一定触媒引…  相似文献   

7.
试论科学顿悟与思维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顿悟与思维方法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科学方法论中争论的一个焦点。本文认为 ,直觉、灵感不仅对于心理学的分析来说是重要的 ,而且对于思维方法的分析也是重要的。当然这就需要突破传统方法的局限 ,进一步研究科学方法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这是符合科学家实践活动真实状况的 ,对于更好地理解科学发现的方法问题将会是很大的推动。  相似文献   

8.
1科学技术与科技创造科学技术是科技创造实践的结果、没有科技创造实践也就没有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科技创造。科技创造包括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都是主体创造性思维的“高级产品”。一部科学技术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发现、发明创造史。人类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创造史,它是主体认识客体、改造客体的结晶,是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的实践产物,是区别其它动物的重要标志。1.1科学技术“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组织科学活动的社会建制”。科学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9.
也论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来,《发明与革新》先后发表了几篇关于“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的文章(见1998年第7期、1999年第3期和2001年第3期)。彼此看法不同,争论不休。庄寿强先生认为两者是“交叉的关系”,而唐利先生则认为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仔细阅读了庄、唐两位先生的大作,认为两位的见解,都还有商榷的必要。钱学森教授说过“有意识的思维,除抽象(逻辑)思维之外,还有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见《关于思维科学》1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第一版对思维的这一划分,被我国学术界所公…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科学技术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统一的科学技七。“思维科学的目的在于研究人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扣方法。”(钱学森语)换言之,思维科学是关于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科学。思维方法是思雏主体观念地把握思维客体的工具。滚滚向前发展的人类文明,是以思维方法、特别是创造思维方法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兵从事创造活动的结果。关于创造思维方法与创造性思维康法、创造思维力与创造性思维力、创造思维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问题,由于在学术理论界的说法不一,界定各异,因而在实际运炸中陷入了困惑。为了获得一个满意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12.
A typical matured nerve cell (or neuron) has one axon and multiple dendrites. It receives information at the dendrites and sending signals to other neurons via the axon. Although scientists have discovered that this axon-dendrite polarity is a cardinal feature of neuronal morphology essential for information flow, they are still in the dark about the cause of this polarization.  相似文献   

13.
本文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分析学生学习被动性特点,从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方面着手分析机械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步骤,并提出一种基于VB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专业英语课程环节设计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正Silicified and phosphatized microfossils preserved in the Ediacaran Doushantuo Formation in South China provide key evidence for the early radiation of eukaryotes after the Neoproterozoic global glaciations. Two microfossil biozones (the Tianzhushania  相似文献   

15.
<正>The research team led by Prof. HUANG Fang from the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USTC), has accurately measured the copper and zinc isotope equilibrium fraction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silicate melt and metal melt, providing new proof for the analysis of moon core component and the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6.
Skywave refers to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reflected or refracted from the ionosphere and propagated in the form of a guided wave between the ionosphere and the Earth''s surface. Since the skywave can propagate over large distances,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long-distance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skywave for deep resource and energy exploration at depths of up to 10 km.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advancements were accomplished in furthering skywave applications. A new solution method based on Green''s function has been developed to study skywave propagation in a fully coupled lithosphere-air-ionosphere full space model. For the first time, the model allows one to study skywav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ithosphere containing inhomogeneity such as ore deposits or oil and gas reservoirs. This model also lays a foundation for skywave data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On a parallel line, we have developed a multi-channel, broadband, low-noise, portabl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suitable for receiving skywave signals. Using the skywave field excited by a high-power fixed source located in central China, actual field survey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some areas in China including the Biyang depression of Henan Province. The initial results appear encouraging—the interpreted resistivity models prove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seismic exploration and known ge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the exploration cost is only ∼1/4 to 1/10 that of seismic surveys. These initial successful applications of the skywave theory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verification of the new method.  相似文献   

17.
资源、能力和知识的持续竞争优势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柳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2):165-169
持续竞争优势已经成为战略管理研究和企业实践所追求的重要目标,而资源、能力和知识在持续竞争优势的创造和持续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三者在一定条件下均可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本文对资源、能力和知识这三个内涵不尽相同,但又彼此紧密相连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探讨,然后分别对三者在发展中的作用,在持续竞争优势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做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创新的政府行为透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依照中国政府在产业集群中推动创新的动机及其作用形式,结合中国产业集群创新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产业集群创新的政府行为模式:引入创新源、运用组织机制和推进技术扩散,并对这些政府行为模式在适用条件、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透析。  相似文献   

19.
组织学习理论中隐性知识的学习机制研究相当重要。针对华人文化特点对隐性知识学习进行分析,借助学习理论中顿悟心理研究基础,用量子能级跃迁作为顿悟学习飞跃的隐喻而提出量子学习模型,并结合实际分析了该模型四阶段针对隐性知识的不同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