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5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借鉴顿悟学习的心理学成果和"量子学习"模型的概念,提出应结合华人企业和科研机构普遍存在的顿悟文化对SECI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基于顿悟学习的量子知识创造(Q-SECI)模型,并定义了知识创造力和知识集成力分析该模型知识创造螺旋跃迁机制。在此理论基础上,本文通过对知识管理实证案例的探讨,尝试提出一种基于"实践社群"的应用方案来检验Q-SECI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合肥市市郊三县作为农村地区产业集群的研究对象,通过对三县中介组织发展状况的调研,了解了农村地区产业集群中中介机构的现状,分析了中介机构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的架构,分析了安徽江淮汽车集团(JAC)自主创新的战略定位、创新路径的选择、系统化创新模型以及开放式研发体系的构建与运作,在此基础上,总结了JAC自主创新模式对我国汽车产业实践技术创新活动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褚建勋  汤书昆 《科学学研究》2006,24(Z1):225-228
本文在Nonaka等提出的SEC I模型基础上,借鉴顿悟学习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以量子能级跃迁作为知识创造螺旋上升的理论隐喻,构建了基于顿悟心理的量子知识创造模型(Q-SEC I模型),进而通过对知识创造力和知识集成力这两种动力的分析探讨了Q-SEC I模型知识创造螺旋跃迁机制,并运用于企业组织学习的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5.
基于大科学背景下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的视角,通过分析产学研合作的特征创新,追溯不同历史条件下"科学"角色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演变,并进而探究以大科学背景为历史条件的"科学"角色与产学研合作的结构功能关系,尝试把握其规律。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科学可视化与传播学有着紧密的交叉,形成的科学成果的视觉传播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兴领域。本文从2012年中国与世界十大科技进展的新闻图片对比入手,引出科学成果视觉表达领域国内外的差距问题,结合顶级科学期刊Nature、Science的封面故事以及设计实践经验展开案例分析。指出科学成果在视觉表达时应选准视觉表征的核心元素,以丰富的科学内涵、生动准确的视觉形式来表现科学内容乃至哲学理念,实现更为有效的科学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办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MPA教育的特色,认为应从以下六点着手:依据自身优势,合理设置专业方向;加强专业基础教育,增加实践中的知识创新能力;规范教学内容与流程;注重社会热点问题的模拟教学;实践科技与人文方法的融合;将公共伦理教育摆在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8.
虚拟R&D网络组织边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R&D网络组织边界问题是理解当代科学技术活动演化的重要问题.结合组织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分析了组织边界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如何界定虚拟R&D网络组织的边界,还对决定虚拟R&D组织边界的重要因素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以期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科技中介服务业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设计了评价科技中介服务业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发展环境、主体实力、发展潜力、体系结构和服务绩效五个二级指标,四层结构。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  相似文献   
10.
技术人工物的本体属性经过还原后存在多种争议,造成使用者和设计者在对其认知和行为方式上的困扰。本文通过技术人工物的“两重性”和“三重性”的溯源;伦理实在性的前提批判;伦理本体属性的考量和“四重性”的实践进路,四个层面解析技术人工物底层属性逻辑的问题,以期伦理转向视角为技术人工物的技术治理提供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